林敏
一、鋪墊的理論依據——支架理論
支架原指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是建筑樓房時必需的臨時性支持;當樓房建好,這種支持就撤掉了。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包括支架教學、拋錨式教學及隨機進入教學。根據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的有關文件,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定義中很清楚地說明了教師的教就是給學生搭建一個必要的腳手架,支持學生不斷地建構知識體系,不斷形成新的能力。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聽前的鋪墊包括聽力文本中所涉及的知識背景介紹、聽力技巧點撥以及重點詞匯的處理,這些將會有助于掃除學生聽力過程中會遇到的障礙,激發他們聽的欲望,增強自信心。
二、鋪墊的意義
(一)有效的鋪墊是學生的心理需要
哲學家康德說過:“興趣是任何思想情感都具有的能力,興趣滋養著促進施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條件。”一切能力培養的先決條件是學生愿意和樂意接受對他們各種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聽力教學之前,應了解學生的準備狀態,盡可能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使學生產生想要進一步了解的愿望,再順勢而為,學生自然會欣然接受。
(二)有效的鋪墊是學生順利聽懂聽力文本的需要
由于一些生詞的出現,加之有些學生在小學時對英語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聽力訓練不夠充分,導致在聽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顧此失彼,即為了聽懂某一個單詞而錯過大部分語篇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教師應進行有效的鋪墊,對聽力文本中的障礙進行再加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的鋪墊是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需要
譯林版初中英語選材新穎、與時俱進,學生在學校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對社會大環境的變遷知之甚少,故教師在文化以及社會背景方面的鋪墊對學生理解文本、掃除因跨文化意識缺乏而帶來的聽力障礙有很大幫助。
三、鋪墊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掃清文本中的主要語言障礙
文本中會有許多語言障礙,比如大量的生詞和詞組,教師在處理時不是每個都去解決,而是抓住學生的難點,處理文本的關鍵點就是要解決學生的難點。教師貴在知學情,摸清學生真正的難點和語言的盲點在哪里,注意列舉不宜多,聽前的負擔過重也會打擊學生聽的積極性。例如:In March one year,an earthquake struck my hometown.I had just returned home from school and were going to watch TV.At first,I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it.But after two seconds,it moved again and I realized it was an earthquake.這段文本材料中,學生對于struck,realise這兩個詞會存在理解難度,我告訴學生struck是strike的過去式,呈現例句:(1)A typhoon struck my hometown last year and my house was damaged.(2)I failed the exam,and I realized that there will be a storm from my mum.通過這兩個例句,學生便能猜出struck是“襲擊”之意,也能理解realise是“意識到”的意思,進而掃清聽前障礙。
(二)傳授聽力技巧,做好技術鋪墊
1.有數字的題
在聽數字時,聽到的第一個數字往往不是答案,答案是在第二個或經過運算而得出的。有些題需要你用加法、減法或乘法運算之后才能得出答案。例如:A:The price of vegetables has increased a lot.Now tomatoes cost about seven yuan a kilo. B:Yes.Three years ago,they only cost half that price. Q:How much did a kilo of tomatoes cost three years ago?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7元除以2,即3.5元。
2.常識推理
選項中有時會有不用聽說話內容就能進行判斷的錯誤選項,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所了解的知識或生活常識進行排除。聽力應試技巧是建立在平時“多讀、多聽、多說”的基礎上的,所以還是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有較大的詞匯量及較豐富的英語知識儲備。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聽力技巧,掃清了文本中的語言障礙,具備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時,就可以順利開展聽的任務了。
總之,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做好聽前鋪墊,將消除學生聽前的畏難情緒,有力提高聽的效度,樹立學生對英語聽力的信心,進而輻射到整個英語學習,提升英語成績,為學生終身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李小融.教育心理學新遍[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