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溥
【摘 要】文章對網絡教研特點進行了總結,并且分析了高中網絡教研工作的現狀。同時,文章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具備的計算機方面的基本能力進行歸納,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學科素養和能力進行了分析。通過優勢資源互補的思想得出在網絡教研工作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積極對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幫助與支持,扮演三種角色,從而解決廣大一線教師在網絡教研工作中遇到的困擾,提高參與度,促進網絡教研工作的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網絡教研中發揮獨特的作用,提高網絡教研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網絡教研;作用
信息化發展日益迅猛的今天,傳統教研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主要表現為,純粹的“應試化”導致教研活動枯燥乏味。教學活動缺乏創新的環境、傳統教學的交流信息的速度過慢等。最大問題在于知識共享與信息交流存在瓶頸。與此同時一種新興的基于互聯網的教研方式正在發展,它就是網絡教研。網絡教研是一種以網絡協同學習平臺為技術支撐而開展的有組織、有引領的教師自主研修活動的新方式,它是對傳統的教師常規教研與培訓的增容、延伸與發展[1]。
從廣義上講網絡教研可以理解為將網絡技術應用于傳統的教學研究活動的過程。細致的講,網絡教研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教研平臺,對教學的各個過程實現交流和共享,以探究學習交流研討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實踐。
與傳統的教研方式相比網絡教研有著特有的優勢。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教研是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具有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使傳統的教學研究活動突破了時間、地域、空間的限制。
第二,促進了交流與共享,使得大集體、大智慧融合成為可能。
第三,更有效地傳輸信息,提高教研效率。
第四,更加高效的實現互動,以體現學習本質。
如何走出網絡教研的“深水區”,真正實現“困惑生研,研中解惑”的現實目的,突破教師教研互動不深、活動流,于形式等問題,讓教師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網絡教研活動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成為實現網絡深度教研的一項重要內容。[2]在現實的教研工作中,網絡教研工作的推進遇到了不少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參與度:網絡教研的主要參與者是廣大的一線教師。網絡教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理論上應該是廣大教師推崇的平臺。但是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有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有多半的高中一線教師不參與或很少參與相關的網絡教研活動。更多的一線教師則喜歡做“隱身者”,只是單純的把網絡教研平臺作為獲取信息的平臺,缺乏積極參與和互動、交流、共享的意識。這些都表明教師的網絡教研參與度很低。
其次,網絡教研效率:由于過于注重課件制作,而課件制作要耗費大量時間,制作過程對于對相關程序操作方法不熟練的老師們比較繁瑣,導致很多老師廢寢忘食地制作課件,極大地降低了教研的效率。
總而言之,網絡教研這種新興的教研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教研方式有著很多的優勢,但是還是沒有大面積的開展。
網絡教研工作進展不順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諸如教師參與度低、缺乏適當的制度保障、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等都是網絡教研工作沒有大面積展開的原因。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有相當一部分一線教師尤其是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對于網絡教研有著很好的想法和規劃,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由于計算機理論與操作水平的限制,對網絡教研平臺操作受到約束,導致參與網絡教研的效果一般,問題百出,最終草草了事。長此以往這部分教師會對網絡教研這種新興教研方式失去信心,最終放棄網絡教研繼續選擇傳統的教研方式。簡而言之,計算機理論與實踐水平限制了很大一部分一線教師參與網絡教研的熱情。
在高中各個學科教師中,信息技術教師有獨有的特點。他們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在計算機技術方面,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是具備信息系統理論、信息技術理論等基本的信息學素養的教師。他們具備信息處理的能力、計算機系統基本操的作技能、信息系統使用的技能。對信息的采集和錄入支持方面的工作對于信息技術教師更是信息技術教師更顯得游刃有余。同時作為教師信息技術教師有著教學設計能力、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能力,可以說既具備計算機的相應水平與能力又具有教學相關的能力與技術。在教學設計方面,信息技術教師通過教育學的運用,對教學設計方案等基本技能熟練掌握。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由于本身的專業技術可以對媒體資源很好的應用與開發,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術資源認識的優勢,優化教學環境。信息化圍繞在生活各個方面的今天,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學生的課程反饋與評價顯得更加高效。
根據資源互補的原理,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網絡教研工作中可以發揮其特有的作用。經過分析網絡教研的現狀,和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具備的基本技能,我們似乎可以發現如果整合現有資源,充分發貨信息技術教師在網絡教研中的作用似乎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解決網絡教研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廣大一線教師的參與度。
在網絡教研工作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發揮以下作用:
首先,技術支持者:針對那部分對網絡教研認可,但是受限于網絡教研平臺操作的一線教師,可以請教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指導。信息技術教師對于這樣的操作可以較為輕松的解答,并且可以在教授方法的同時提出操作建議,長此以往廣大一線教師不僅可以順利的參與網絡教研,還可以學到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會越來越少,效果會越來越好。從這個方面講,信息技術教師成為了一個網絡教研技術支持者。
其次,顧問:在信息技術充斥于工作、生活每個角落的今天,多媒體課件已經是教學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諸如PPT、FALSH、PS等工具軟件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但是對于軟件的不熟悉,廣大一線教師大多會在制作課件上耗費大量的時間,明顯影響網絡教研的效率。究其原因,并不是說確實需要如此多的時間去研究多媒體課件,而是對于課件制作不熟悉導致大量時間被浪費。而信息技術教師在這方面無疑是專家。各學科廣大一線教師可以請教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指導、答疑。從這個方面將信息技術教師扮演者顧問的角色。
最后,積極參與者:信息技術學科教師也可以積極參與到網絡教研中去。進行信息技術學科網絡教研,積極備課、互動、交流。在網絡教研方面,信息技術教師除了具備教師的基本技能外,有著明顯的技術優勢,可以輕松完成網上教研任務。起著積極的示范作用。
相信信息技術教師憑借自己的計算機專業技能以及學科設計能力可以在網絡教研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發揮特有的作用。解決廣大一線教師在網絡教研工作中遇到的困擾,提高參與度,促進網絡教研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立,郁曉華,祝智庭.教師繼續教育新模式:網絡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21-28.
[2]汪曉鳳,陳玲,余勝泉.基于實踐性知識創生的網絡教研實證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014(10):總第3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