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沂紅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深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的整體就業狀況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在當前的形勢下,必須采取相應的財稅金融政策來促進我國的整體就業率。就業問題是一個國家的重大民生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形勢下社會崗位的不足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的不再適應,在新的形勢下,政府要采取一定的財稅經濟政策來促進當前的就業率,從而使我國的經濟能夠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本文分析了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探析了就業形勢面臨困難的各種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就業問題的一些參考性的政策。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在經濟發展的政策上需要考慮的人口因素較多,而就業問題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下所必須解決的問題,政府雖然已經采取一些幫扶性政策,但是仍然需要對就業形勢進行實時的分析并實行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政策,使得我國的勞動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財稅金融政策影響著許多人口就業狀況,在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經濟發展保持穩定的背景下,我國仍然需要采取與市場經濟相互符合的金融政策,保證我國公民就業率穩定增長,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探析了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以及就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能夠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政策。
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就,并且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背后存在的就業問題逐漸突出,解決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我國的經濟正常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的經濟想要保持穩定的發展,民生問題就必須得到保障,而就業問題是關系到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問題。當前,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加快,我國的金融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關系越來越大,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就業率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的經濟想要保持發展,就必須從我國的財稅金融政策出發,以政府主導,去實行符合經濟的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引導我國的就業人員去尋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保障社會的安全與穩定,促進我國經濟能夠穩步的發展。
就業問題中存在的困難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增加。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每年新增就業人口總數達到2000萬左右,其中,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達到了500萬,農村新增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1000萬,隨著經濟的發展,新增就業人口總數仍然在不斷增加,而在當前的經濟政策下,我國每年能夠提供的新增就業崗位在1000萬左右,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在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總數不斷增長的前提下,經濟政策已經不能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就業矛盾,在就業的過程中,就業競爭力不斷增長,高校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僅有40%,政府必須采取新的財稅經濟政策,刺激我國的就業崗位的增加,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國農村勞動力人口的就業問題,由于農村勞動力人口的人口素質普遍不高,但是在當前經濟政策下,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流動,并且新增就業崗位也普遍在大城市,因此農村勞動力人口的就業為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再加上農村勞動力人口的素質不高,在就業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這就需要政府實行政策去改善我國農村勞動力的人口素質,促進農村勞動力人口的就業提高。
產業結構的變化較大。我國近些年來經濟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造成我國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產業結構不斷變化,加上政府經濟政策以及教育政策的影響,我國的勞動力人數不斷的增加,勞動力人口的專業技能知識與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化差異逐漸增大,使得我國的勞動力人口在尋求就業崗位的過程中面臨巨大的挑戰。
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我國實行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金融危機對于我國的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大,這也是造成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保持著6~9個百分點,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困難越來越大,我國的經濟政策在應對金融危機的經驗不足,不斷的通貨膨脹造成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人力資源上考慮的問題增多,在新增就業崗位上保持著較高的思慮。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也開始下滑,但是我國近些年來,憑借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價值以及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制造業上取得很大的發展,但是在制造核心技術方面的掌握不足,經濟發展對于外資的依賴度較高,同時我國還需要向外購置較多的原材料,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更加重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壓力,我國的制造業企業憑借著外資的制造業產品的訂單利潤雇傭著較多的勞動力人口,當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增大后,制造業企業利潤下滑,就必定面臨著剪裁勞動力人口的現狀,更加重了我國的勞動力就業問題。
促進就業的財稅金融政策
政策出資幫扶農村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村勞動力人口受教育的程度較大,能夠進行的勞動種類限制較大,政府應采取全民政策去促進我國的農村勞動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我國的國有企業在近些年來保持著較高的發展態勢,政府的資金流較大,政府必須實施更加全民的農村人口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更加完善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無法進行高等教育的人口要進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去培訓一門專業性技能,使得勞動力人口在進入社會后就業選擇能夠更加的多樣化。同時,我國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農村人口就業保障體系,通過城鄉一體化的體系,去給予勞動力人口就業方面的指導。
國家經濟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產業結構變化的情況下,需要加快發展我國的產業機構綜合化,利用財稅政策,加大就業資金的投入,鼓勵并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因為中小企業與我國的就業水平存在較大關系。所以,應在財稅政策上加強中小企業的建設發展,能夠使中小企業在較為有利的環境中健康進步。重視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具有較大的就業空間,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增加更多的崗位。重視一些非正規就業,根據稅政政策具有的導向性,應鼓勵人們發揮其自主創業意識,并加大其培訓力度,以促進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近些年來許多中小企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相較于國企,中小企業所從事的行業普遍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中小企業吸收了我國70%以上的就業人口,在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些年來,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政策壓力較大,政府應該采取經濟政策去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中小企業的財稅政策上面給予適當的優惠,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
政策刺激保持經濟增長。在勞動力就業壓力的背景下,政府必須采取相應的經濟政策去刺激經濟保持增長,避免經濟下滑增加人口的就業壓力。一方面,我國的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當前,政府應當出資去完善我國的基建以及生態保護,通過建設我國基建的同時去充分的利用閑置的勞動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的就業人口壓力,同時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根據以上相關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的就業形勢面對著較為復雜的狀態。
而經濟的發展與就業問題的解決是密不可分的,政府采取財稅金融政策去促進經濟的發展,是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重要方法。在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上,要采取合適的財稅金融政策去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這樣不僅能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還能實現充分就業的積極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