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杰
摘 要:新疆內職班教育一直是各省市的教育重點,內職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有關調查表明,內職班的學生在性別上和其他項目上都存在差異,孤獨感、自責和學習焦慮是造成新疆內職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新疆內職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新疆內職班 心理健康 對策
中職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所面臨的內在壓力和外在壓力普遍增多。適當的壓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率,過多的壓力則會引起較嚴重的后果。尤其是對遠離家鄉在異地求學的新疆內職班的學子,比普通的中職學生又多了更多的壓力,心理的壓力可能導致許多軀體癥狀甚至引發精神癥狀等。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內職班的學生在性別上和學習焦慮、過敏等項目上都存在差異,孤獨感、自責和學習焦慮是造成新疆內職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了應對新疆內職班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通過研究得出以下對策。
一、分階段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
1.預科階段
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樹立求學他鄉的目標與理想,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內地自然環境與風土人情,在心理上早日適應內地的生活環境;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與漢字書寫能力,為內職班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高一、高二階段
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動力,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與周圍的同學、老師和睦相處,逐漸提高生活能力,逐步減小心理負擔,適應內職班的學習與生活。
3.高三階段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較大、負擔較重、顧慮較多,部分學生進入實習崗位會面臨就業實習的壓力,部分學生在校進入高職班面對高考的壓力。針對不同的壓力,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對于實習的學生提前進行就業指導,讓他們能快速地適應社會,適應實習生活。對于高職班的學生,增強其自信心,樹立目標意識,同時利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放松訓練,讓學生學會積極應對學習的壓力,學會緩解壓力的方法。
二、多途徑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內職班的教育環境相對單一,教育空間相對狹小,管理模式相對簡單,為了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優化學生的心理環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多安排學生走出校園,定時安排外出采購、旅游觀光;在古爾邦節等傳統節日,組織晚會,讓學生縱情地歌唱、舞蹈,釋放平日學習中積累下來的壓抑感,得到充分的放松。這樣的活動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2.引導學生增強信心,正視學習的壓力
面對學習壓力,教師要鼓勵學生正視學習,對于不明白、不適應的問題,要積極同老師同學交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的方法,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課外閱讀以及娛樂活動緩解學習壓力。
3.全方位、多形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按照教育部、人社部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綱和課程標準要求,職校學生第一學年必須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為了促進內職班學生心理健康,學校還可以定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給學生講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向學生介紹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介紹心理咨詢室。另外,還可以根據內職班學生的實際和需要,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種巧妙設計的活動中,寓教于樂。
三、重視學生的“三生教育”
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這個時候學生對于生命的重視程度較低,不少心理脆弱的學生接受不了打擊,很容易受到挫折。“三生教育”是以學生為本,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緊密聯系、融為一體的系統教育。學校通過“三生教育”培養新疆學生樹立追求幸福生活、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鼓勵每位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積極學習知識和技能,不忘感恩祖國、家鄉、父母和老師。
四、培養愛國熱情,促進民族融合
學校在新疆內職班學生中樹立“國是大中國,家是一個家”的理念,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積極引導學生寫好漢字、說好普通話,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國家、民族、校園、班級、課堂、宿舍等集體文化的熏陶下,在師生、生生間的良性互動下,促進各民族學生的融合,讓內職班成為一個和諧友愛的大家庭,促進內職班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作者單位:紹興技師學院(籌)、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