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寧
窗外,天色陰暗,到處灰蒙蒙一片,我正興致勃勃地準備開講,不知哪個小鬼爆出了一條大新聞:“馬上下雷陣雨啦!”
“下雨啦!”學生們不約而同地向窗外看去,我雖有不悅,但也情不自禁地把目光移向了窗外,果然一道閃電劃過天空,刺得我們的眼睛不禁快速地眨動了一下,緊接著就是“轟隆隆”的雷聲,隆隆的雷聲好像天宮中誰在猛烈地擂鼓,向人們展示著他的威力,后來,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不久便暴雨如注。
“把窗戶打開吧!”范XX同學建議道。話音剛落,同學們都圍攏到窗前,去觀察這突如其來的“雷陣雨”,這些小鬼,什么時候學會自作主張了?我面帶慍色。此時同學們全盯著我,目光中寫滿了期待,我有些不知所措,是繼續完成我的教學設計,還是讓學生放飛心靈呢?看到孩子們興致已完全淹沒了聽課的熱情,我決定“讓孩子瘋一把吧!”去吧感受一下吧!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來到教室的走廊上,有的用手去接來自天上的雨水,有的昂起頭去喝來自天空的雨水,有的默默地拿筆去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那興奮的眼神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
我興致勃勃地看著孩子們可愛的神情和意猶未盡的可愛“瘋狂”,他們已經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絕妙的旋律中去了。嘩嘩啦啦的雨不停地下著,似不斷線的珠子盡情地扭動著身軀,我怎能去打擾孩子們這份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呢,又為自己這樣的決定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賞雨結束,回到教室同學們已經無法抑制心中的激動,在教室里嘰嘰喳喳地交流起自己的感受,真不忍心破壞他們的這份興趣。于是我筆頭一轉,隨即在黑板上板書習作內容:《突如其來的雷陣雨——談象聲詞的使用》。從陰天—閃電—打雷—下雨這大自然神奇的變化在學生們的筆下應運而生,而且文章有了象聲詞的點綴變得生動形象。同學們有的把自己想象成雨中的仙子,在天地間自由飛翔,有的把自己當成一滴雨水,一并融入大地,滋潤萬物。
這次即興作文非常成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了生活、有了體驗,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得以發揮,學生們難得走出校門去擁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神奇的魅力,“親近自然、接觸社會”是學生寫作的素材,想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習作,不讓學生去親自體會親自實踐是無法做到的,學生如何說起真話,又怎樣學做真人呢?
靈感,古人稱之為“靈氣”“神現”,心理學家稱之為“頓悟”,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稱之為“潛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即興,是執著和智慧的化身,而實踐是產生靈感的基礎。“得之于俄頃,積之在平日。”習作者首先要有生活的激情,因為靈感的產生需要神經元的沖動(興奮);其次要有細致、敏銳的觀察能力,去洞察世界、透視人生;最后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寫作知識、技能和文化修養,只有這樣才能捕捉住寫作的靈感。我想:這走進課堂的“雷陣雨”就是學生寫作的靈感源泉。
這走進課堂的“雷陣雨”讓我深深領悟到:作文教學不是閉門造車,為學生提供寫作提綱和素材,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去捕捉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捕捉生活中的寫作靈感。興趣才是寫好文章的關鍵,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不能僅僅坐等“雷陣雨”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而要主動帶著學生去探索自然,去感受生活,去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美、書寫美。學生筆下的世界一定是五彩斑斕的,一定是充滿智慧的、一定是絢麗多姿的。
“昏暗中,一道白光在我毫無防備的時候劃過,仿佛一把匕首把天空劃成兩半,幾乎同時,‘轟隆隆一串震耳欲聾的雷鳴把我嚇了一跳,蠶豆般大小的雨珠‘吧嗒吧嗒落地有聲,開始還能聽出些節奏來,緊接著雨借助風力‘嘩啦啦……整個雨就是從天上傾倒下來,瓢潑大雨匯注在房檐上,時而形成小瀑布,時而宛如玉珠簾飄來蕩去,時而又沿著玻璃窗飛消,別有一番情趣。”
“早晨,晴空萬里,碧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我們正在上語文課,忽然天色暗下來,灰蒙蒙地朝我們壓下來,不經意間,閃出一道光,天色越來越暗,這時雷聲大作,電雷公好像在拼命地敲鑼打鼓,‘轟隆轟隆幾聲雷響過后,只聽見‘嘩啦,嘩啦,嘩啦啦……雨點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從天空灑落下來,伴隨著電閃雷鳴,雨漸漸小了,似乎是停止了哭泣。雷公電母停歇了一會兒,可是沒過半晌工夫,又開始拌嘴,東海龍王又打了個噴嚏,雨水又一次‘嘩啦啦地落了下來,打在了花朵上,打在了泥土里,打濕了我們的心,春雨我愛你,春雷我愛你,春天我更愛你!”
“烏云像是控制不了它的重量,已經不能在天上飄似的,離我們越來越近,像天上的天兵,黑壓壓地向我們壓來,像是馬上要天黑了。烏云積得越來越厚了,壓得越來越低,仿佛一伸手就能抓到。突然一道閃電劃過天際,在烏云的映襯下,多么像一幅美麗的黑白抽象圖哇!隨閃電而來的是震耳欲聾的雷聲‘轟隆轟隆轟隆……雷公發怒了!隨著幾道閃電過去,便是大雨滂沱,隔著玻璃都能聽到響亮的下雨聲,‘嘩啦嘩啦嘩啦……風婆婆打開了風囊,吹得防盜窗‘嘎吱嘎吱響,搖搖欲墜。不一會兒,風停了,雨停了,我呼吸著空氣,啊,真清新!”
“今天早上,太陽早已掛在了天空,天很冷,空氣中透出一股潮濕的味道。第一節語文課時,天空已由天藍色變成棕褐色,天空傳來雨點的聲音,同學們預感有事要發生,在老師剛要開口講課時,教室劃過了一道強光,不到一秒鐘,又化為烏有,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猛烈的雷聲,一場雷雨拉開序幕……都說六月天,孩子的臉……”
就這樣,在走進課堂的“雷雨”的伴隨下,一篇篇好文章應運而生了,它來得是那樣自然,來得是那樣生動,來得是那樣耐人尋味……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