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勤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飛速發展,各門類專業層出不窮,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在現代化科技更新換代的大背景下,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成為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語文教育作為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的最重要的學科,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性情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語文閱讀不是冷冰冰的,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這對學生的專業學習也大有裨益。
一、對“存疑多思法”的界定
目前,學術界對“存疑多思法”還沒有明確的定義。這一教學方法可追溯到明代學者陳獻章提出的“學源于思,思源于疑”這一教育思想,主張在學習中學會質疑,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存疑多思法”正是對這一教育指導思想的應對之策。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內化吸收知識的過程,而“存疑多思法”強調將教學變成“疑—思—釋”這樣一種師生互動的過程。“存疑多思法”最重要的一點是摒棄標準化、統一化的答案。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權威、書本權威,而忽視了學生對教材的質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好奇心因而受到打擊;在考核方面,學生學習語文只是一味地記住標準答案,這背離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初衷。“存疑多思法”的提出,讓學生有機會提出自己的疑問,深入地探討,并結合疑問進行的思考,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達成自主探究、自主閱讀。
二、職業院校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學習的主體性不強
我國的課堂教學一直遵循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特別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將框架與細節一一擺在學生面前,而學生需要做的僅僅是死記硬背,完全沒有自由閱讀。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成為了學生深入自主閱讀的枷鎖和絆腳石,閱讀教學的死板沉悶使得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另外,職業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涉及的知識面更為廣泛,閱讀材料也更多。而語文閱讀教學僅僅以一本《語文》教材就涵蓋了所有的語文閱讀,閱讀資源的單一性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再者,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曾經在學業上有過失敗的經歷,對語文閱讀有抵觸心理。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學生對閱讀感興趣了,才能主動閱讀。
2.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有待更新
語文閱讀作為職業院校課程體系的一部分,與普通教育繁重的知識型教育目的相比,更注重趣味性,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然而,現實中職業院校語文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教學技能不過關,大部分語文教師并非正規的師范學校畢業,并未接受系統的教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而職業院校為了節約成本,在招聘教師時忽視了專業的對口性。第二,職業院校缺乏語文教師,聘用在讀研究生的現象十分常見,教師流動性很大,而語文閱讀是一門需要系統性學習鞏固的科目,教師大規模的流動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第三,職業院校的學生對語文這類基礎性學科的學習缺乏興趣,課堂上教師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維持課堂紀律。語文教師往往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同專業的語文學習內容完全一致,這不僅偏離了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而且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好奇心。
三、“存疑多思法”在職業院校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貫徹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語文閱讀課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閱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課程計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自主探究
職業院校的學生認為語文閱讀枯燥無味,對自身的發展沒有用處,對語文閱讀存在認識的誤區。教師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基礎上,要真正考慮學生的需求,選擇學生喜愛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設置相應的問題,閱讀后讓學生自行思考或小組討論,得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體會自主探究的樂趣。另外,教師要創設相應的語文閱讀情境,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行為。
3.設置疑題,引導學生質疑
設置疑題是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意地留下適當的疑問,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不要馬上回答,留出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指出,學生有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一種是在他人的幫助下所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而這兩種發展水平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師設置疑題的意義就在于讓學生在滯留的時間中由現有發展水平達到高一級的發展水平,這樣的困惑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教師引導學生質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注意問題的針對性。針對學生不同的專業以及不同的教材內容設置不同的“陷阱”,引導學生深思,如果有可能,教師可以在教材內容之外提供其他相關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主題學習。第二,注意因材施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采取不同的閱讀教學方法,注重趣味性,只有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學生才會積極思考。第三,注意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語文閱讀這一充滿個人特色的活動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去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并從文章中得出對生活的啟發和意義。
4.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重視解疑過程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有疑問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對疑問做出解答,這就是“疑—思—釋”這一過程的體現。學生缺乏思考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以正面鼓勵為主。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奇怪”的問題加以引導,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批評,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的問題采取包容的態度,并進行切合實際的引導,盡量與學生的專業實際相貼合。第二,循循善誘。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新想法,教師要認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從關鍵詞入手,引領學生從教材中的一點擴大到對整個文學領域的探索。
四、小結
筆者從界定“存疑多思法”入手,針對職業院校的學生對語文閱讀缺乏興趣和教師教學策略不當這兩大問題,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質疑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四個方面的解決措施,以期對職業院校語文閱讀教學有所啟發。
(作者單位:安徽六安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