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各行各業的經營的方式,就目前來看,互聯網+已然成為一種新模式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使用。就服裝行業來看,受互聯網+背景的影響,服裝行業從設計到生產銷售間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一定的轉變,因此,我國服裝教學中傳統教學方式的使用顯然無法與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需求相適應。對此,就要求各校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服裝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充分的探究來對轉變現有的教學模式,以確保學生的知識能力與互聯網+背景下的市場需求更加適應。
受互聯網+背景的影響,服裝行業從設計到生產銷售間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一定的轉變,為了促使服裝專業的學生與現階段的市場需求愈發適應,就要求服裝專業的教師能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根據互聯網+背景下服裝行業的實際情況來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并以學生實踐能力的強化為目標,在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現實項目的引導下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市場適應性。
互聯網+背景下服裝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我國服裝行業在互聯網+背景下設計、生產、經營等多方面都出現了極大的轉變,因此,傳統的服裝教學方式已然無法與現階段的市場需求相適應,就目前來看,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服裝教學主要面臨如下的幾點問題:
教學理念無法適應市場需求。當今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極大程度上轉變了服裝行業從設計到生產銷售的模式,將互聯網絡信息技術融入到服裝行業各環節的工作中已然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然而就我國服裝專業的學生教學培養來看,大多數的教師仍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自身的專業能力無法與市場的實際需求相適應,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限制。
忽視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以社會市場的實際需求為依據,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強化培養,以提高學生在市場的適應能力。然而就目前互聯網+背景下服裝專業的學生教育培養來看,教師仍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課本教材知識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進行強化培養,在教學中所進行的實踐操作也多源自于課本教材中的操作練習,與實際的市場需求之間相脫離,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教學評價的方式相對較為單一。互聯網+背景下服裝專業的學生教育培養應重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對學生知識能力評價的全面性。然而就目前我國服裝專業大多數教師對學生實施的教學評價來看,所采用的評價方式和所評價的內容往往較為單一,主要通過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的方式來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動手能力進行評價,忽視了學生在服裝工藝方面的綜合水平,使得學生所具備的知識能力無法與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符合。
互聯網+背景下的服裝教學策略
轉變傳統的服裝教學理念。要對傳統的服裝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師能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給予充足的重視。一方面,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強調學生在學習中主體性的發揮。要求教師在互聯網+背景下充分利用網絡所具備的互動性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另一方面,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合理的進行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選擇,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以激發。與此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學校還可以邀請相關的專家對學生進行在線指導,讓學生在與專業的互動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利用項目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生在服裝學習中的綜合實踐能力指的是,在確保自身的服裝知識及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還必須保證自身的知識能力與市場的實際需求相適應且能靈活應對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基于此,服裝專業的教師就可以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來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進行強化。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服裝教學中項目教學使得使用教師可進行如下的教學設計,以男士襯衫為例:在課程結束后提出專題“男士襯衫”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組成項目小組來完成項目專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進行市場調查來了解時下男士襯衫的市場需求趨勢;小組合作進行襯衫的設計、打板、裁剪、制作、質量檢驗等工作,保留服裝設計圖樣與打板圖樣并標注此次設計的理念以及服裝各環節部位設計的創意;以互聯網+為背景設計有效的營銷計劃策略并制定相應的銷售計劃書;以小組為單位對此次項目完成分過程及成果進行演示;各小組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教師做最終的總結評價。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互聯網+背景下服裝市場形勢的多元化轉變要求教師能轉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以對學生進行更加多元化的評價。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實操能力進行評價之外,還應當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實操能力與市場的實際需求之間進行充分的結合,進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要注意的是,教師除了要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之外,還應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進步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而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教師還可以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專業的平臺讓相關專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互聯網+與服裝教學之間的相互結合在給服裝專業學生教育培養帶來全新挑戰的同時,也為其教學發展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帶來了新的機遇。基于此,我國服裝專業的教師就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為目標,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服裝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并與服裝企業之間進行充分的合作通過實際的工作項目來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