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慶臻+姜洋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也在發生著轉變。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加快我國教育向現代化發展,要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在中職畢業生中篩選出一批優秀的學員讓他們能夠進入到高校進一步的培訓,因此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教育中職本科生教育。在中職本科院校的建立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素質和校園文化的建設。
21世紀我國迎來了教育的大改革,在對教育的轉型改革和培養應用性人才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職業教育。就現在看來職業院校越來越多,學校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為了讓職業院校的學生能夠進一步的深造學習,我國開始建設中職本科生的培訓,讓那些學習優秀的中職本科生能夠有機會繼續深造學習,也為了融入更多的職業特征和職業技能,因此要著重的研究中職本科院校的學生素質培養和校園文化的建設。本文就中職本科生的素質培養以及中職本科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素質的融合做了具體分析,望有助于中職本科院校的管理。
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關系的分析與研究
中職本科學生學情分析。現階段來看,中職本科院校的學生部分生源來自于農村,這些學生個別是由于家庭困難放棄了就讀高中的機會,個別學生是學習成績較差,家里邊沒辦法送到中職院校去學一門手藝。現在國家提供了中職生的繼續深造條件,他們中那些可望繼續深造的學生有機會繼續去學習,因此構成了中職本科生的生源來源不均勻。
中職學校的培養方案決定了中職生以專門的技能學習為主,因此導致了中職生的文化課學習成績較差,在升本后的學習中對文化課的學習較為吃力。2016年以前中職升本考試科目共六門,分別是語、數、外、計算機、專業綜合和技能考核,其中語、數、外分值均為100分,計算機60分,專業綜合300分,技能考核100分,總計760分,但是在實際錄取時控制分數線卻很低,以2015年遼寧省的中職升本考試控制分數線來看,文化課的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為80分,專業課的錄取控制分數線85分。雖然中職升本考試文化課難度明顯低于普通高考,但從中職升本入學考試的成績來看,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英語和數學更是他們的弱項,他們的職業技能方面較強,較好地體現了中職學校突出技能培養的特點。
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是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載體。在中職本科生的培訓中,加強學生素質的培訓是重中之重,而素質的培訓是可以融入進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校園文化的建設直接展現了學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學校的文化風格等。在現在的中職本科院校中加強學生校園文化的建設,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校的集體活動中能夠培養起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團隊精神。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供良好的氛圍。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永遠是一個院校建設中的重點工作,校園文化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塑造一個安定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具有匯聚人心,展示校園形象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的建設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產生著影響,這種影響是其他的教學影響不到的。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可以開展各種各種的文體娛樂活動,可以組織各種的技能競賽,建立學生團體社團。讓學生在自我的培養中提升自己的素質,在提升素質的同時全面的推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融合途徑的研究
確立二者融合的基本原則。在現在的中職本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素質培養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建立中要保證兩者之間的建立原則,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性建設,而學生的素質建設又是一個學校的基礎性建設,21世紀是倡導素質教育與德育教育的重要時代,在中職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當充分地將這點體現出來,在建設校園文化的同時要調動各種因素,使各個環節在建設中都能夠相互協調,做到統籌一致。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學生的素質培養關系到了學校的整體育人目標以及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各個師生員工之間的整體性。
構建教學和學生工作的融合主體。中職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涵蓋了全校的所有師生,需要全體師生以及學校黨政部門的全力配合,共同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在構建校園文化建設與緊抓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中一方面黨政部門和學生工作者都應該明確工作的內容,要學會利用現有的資源,不斷地整合資源,進而贏得全體師生的共同支持,形成一個全面融合的局面。在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素質建設中要建立起一個系統有序的主體隊伍,要加強對主體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提升主體隊伍的相互促進和相互監督水平。
建立和完善協調系統化的融合機制。在現在的中職本科院校中要想建立起完善的校園文化和培養起學生的綜合素質就要建立起相應的協調系統管理機制,要讓這種機制來促進兩種建設的共同發展。通過系統的研究后建立起能夠激發全員利益的驅動機制;要搞好整體的規劃,確保在機制運行中每個要素之間的協調關系;要強化起理論保障、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經費保障和監督保障機制的建設。為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建設培養融合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條件的支持。
選擇多樣特色性的融合載體。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建設的融合需要一個固定的載體,一個能夠將兩者良性融合的媒介。在媒介的選擇上要充分地利用校園網、貼吧、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人們經常使用的平臺,在平臺載體的基礎上選擇實踐較好的活動載體、社團載體等促進兩者的有機融合。學校還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加強校園課程體系的建設帶動融合的校園氛圍建設,營造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校園文化環境。
中職本科學生的素質建設與中職本科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樣關系到學校的發展,在這樣一種狀況下要怎樣將兩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就兩者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對兩者的融合發展做了具體的策略安排,希望有助于中職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