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學生的課堂情感是使學生對上課內容及教學方式所持態度的體驗,它與學習的動機、興趣和學生普遍性格等因素是有密切的聯系的,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良好的學習效果的形成,遵循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這樣的學習過程。由此我們知道積極的情感即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基礎。
各種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
教《漁歌子》的時候,我教三個課時。教學第二課時結束的時候,我讓學生根據《漁歌子》的內容改編一篇作文。第三課時根據學生寫的東西進行寫作上的交流和指導,整堂課學生情緒非常飽滿,學習時很認真,教學效果很不錯,課后我有了一些感悟。那么我接下來將從“學生積極情感的調動”方面,以六年級課文《漁歌子》為例談一談,在語文課堂上,怎樣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
PPT的精心制作,能讓學生精神飽滿。在導入《漁歌子》的時候,用PPT先展示幾篇學生的優秀習作,從學生中抽取課堂事例作為引入,學生開始對課堂的興趣開始激昂起來;在中間的教學過程討論三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前后討論了三個問題:“作文中排比的作用”“片段中需要修改的地方”“題目與結尾連線”,在討論期間,學生充分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全程課堂中,PPT的制作我花了很多的心思,豐富的動畫效果和適當修飾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從內容上來說,PPT制作得很有層次,結構分明又不失創意。課堂上學生們聽得比較認真,眼睛是盯著PPT,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學生是真心接受這堂課,這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基礎,也是重要的前提。
教師風趣的語言,能讓學生興趣滿滿。導入時,我用一句比喻句讓學生懂得題目的重要性:“作文就像自己的孩子,題目就像他們的名字,往往好的作文題目能讓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學生不但易于理解,而且便于接受,在講授過程中,我是這樣調侃地說:“有些同學沒有題目的一些作文是‘無名氏”,讓孩子在幽默風趣的氛圍接受一個觀點“好的題目是成功的良好開端”。其次,在教學時,我引用時下最熱門的“新詞兒”來拉近與學生們的距離,比如在教學中,“duang”“醉了”都能使學生的課堂充滿生活的情調,讓他們知道語文習作并不是“嚴肅高冷”的,而是“平易近人”的,拉近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每時每刻都在激勵著同學們。
教師注重肢體語文,使學生激情多多。我在這節課堂中能夠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還有面部表情等等,在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課堂交談,使得同學們的每一個課堂環節都被關心到,這節課不再是沉悶無趣的寫作頭痛課,而是幽默生動的欣賞課,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語文習作課的趣味性,老是不只是悶頭說教,一本正經地灌輸知識,而是無時無刻地與同學生進行互動,讓他們覺得寫作其實就在身邊,很有趣味性。但我在實踐過程中在細節處也有做不好的地方,在學生交流或回答時,我只是站在講臺上傾聽或等待,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生中去,下次我還要嘗試參與到學生群中,和他們一起討論交流。
課堂內容的清晰層次,推動學生的積極性。整堂課我覺得教學內容上層次十分清晰,分為五個部分:題目一排比句優化一上下文聯系一合理使用人稱一結尾點題。讓學生在每個環節中都能夠懂得修改習作的一個小技巧。
課堂中的教學方式非常新穎,首先先出示壞的作文片段,讓孩子自由發言哪里寫得不夠好,再出示好的片段,讓孩子進行對比,這樣一來孩子便體會到排比句的使用該怎樣優化。中間還有個環節是讓學生看片段想象下文如伺,很多孩子的補充非常好,而我出示學生寫的真正的片段卻讓人大跌眼鏡,讓學生心理形成一個反差,利用這種心理反差讓學生懂得上下文聯系的重要性。
在結尾中有個環節是一個游戲,名為“標題和結尾連連看”,讓學生將結尾與合適的題目連起來,然后98%的同學都沒有料到結果與自己想的所不同,明白了原來自己平時寫作時,忘記了結尾點題,因而變成了“文不對題”,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能夠在這種游戲中懂得結尾點題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是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體驗過程。新理念下的語文習作教學的課堂,必須是體現人文關懷的課堂,因此,老師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必須落實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讓語文活起來,快樂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在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方面做得還是不夠的,今后還要往更豐富的方向發展。
這堂課實踐中我的收獲
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觀念。教學中,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所謂的“知識灌輸機器”,而是和學生共同發展的,共同成長的。現在提倡的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不能把自己的位置擺高,反而應該是降低姿態,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生活,才能設計好一堂課。
轉變教師自身的教學方式迫在眉睫。這代表著我們有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是一天兩天就能促成,而是需要不斷地探索,不僅是學校同事之間積極的探索與體驗,還是師生之間的互相磨合與探索,都是要不斷發展,動態的行為,而不是靜態的。
教師進行情感遷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中我發現,如果老師能夠調動起來學生的積極體驗就能讓學生學習得更加深入,將他們與學生的生活喜好結合起來,使得學生不僅愛學習,還能學到東西,我想這才是老師們最想達到的教學狀態。
總之,積極的學生調動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期待能夠達成的結果,如果想使得學生高效率的學習,高興趣的學習,積極情感的調動就必不可少,在今后的教學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思想,是語文老師都應該堅持探索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