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東+張能云+胡靜
構建高職院校現代治理體系是高職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重要一環,要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完善現代職業學院制度,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從制定學院章程、擴大學術權力、構建多元育人平臺、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其他高職院校進行治理體系建設具有借鑒和推廣意義。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19號)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完善現代職業學院制度,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提出要“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自身建設時,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其不二的選擇,而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良性治理結構,推動高職院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河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推進構建高職院校內部治理體系建設進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本文以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高職院校內部治理體系進行了研究,對其他學院開展內部治理體系建設有一定借鑒意義。
堅持依法治校,制定學院章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條規定:“設立學院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組織機構和章程等基本條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第十三章建設現代學院制度中指出:“各類高校應依法制度章程,依照章程規定管理學院。”《高等學院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章程是高等學院依法自主辦學、實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職能的基本準則。”《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在完善現代職業學院制度中提出:“職業院校要依法制定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機構,提升治理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制定符合各自實際的章程是符合依法治校的原則,可以進一步推動實現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章程》的制定,要求章程制定既要充分體現現代職教教育理念,也要貫徹學院歷史文化和傳承。章程草案起草完畢后,將草案分發到學院領導、中層干部和教代會各代表手中,進行逐條細致研討,提出修改意見。而后,根據河北省高等學院章程核準委員會評議修改意見,學院再次對《章程》進行了修改并上報。2016年9月28日,學院收到《河北省教育廳高等學院章程核準書第34號》,標志著學院《章程》已正式生效。《章程》主要規定了學院名稱、性質、宗旨、結構等內容,是學院依法自主辦學、實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職能的基本準則和依據。學院將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堅持推進依法治校,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同時,《章程》對學院黨委、院長辦公會議、學術委員會、教代會、學代會等在內的組織機構權責做了明確規定,強化院、系兩級管理體制,明確了黨委領導、院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治理體制。
堅持教授治學,擴大學術權力
一是要重視和提高對教授治學的認識。要尊重專業發展與科研活動的規律,高度重視教授治學對改善治理體系的重要意義,進一步轉變觀念,使行政權力的角色從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深入探索符合高職院校發展的內在規律,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真正賦予教授治學的權力,推動高職院校治理體系的改革和發展。
二是要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的作用。教授治學的方式需通過學術委員會才能得以實現,而成熟的學術委員會運行有賴于出臺相關的制度。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學術委員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學術委員會,明確了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職權。促進了學術規范管理,完善了內部治理結構,保障了學術委員會在教學、科研等學術事務中有效發揮作用。
三是加強教授自身建設。教授要高水平地參與到學術事務治理中來,就必須不斷提高個人學術道德水準和學術管理水平。學院出臺了《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規定》,堅持把教育和預防作為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基礎,完善學術治理體系,建立科學公正的學術評價和學術發展制度,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不驕不躁、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加強了教授們的科研誠信、科學道德、學術規范教育。同時,進一步將科研誠信、科學道德、學術規范方面的知識納入教師崗位培訓和職業培訓的學習范疇。
創新體制機制,構建多元協同育人平臺
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職教集團的平臺,構建“政校行企”多元育人平臺。“政校行企”多元協同育人是通過政府主導、學院主體、行業指導和企業參與的方式,各利益主體以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為目標,以校際聯合、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為主要形式,聯合多家企業,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跨區域、跨行業、多元化的職業教育集團,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最大的效用。
2008年,學院成立了河北省裝備制造業職業教育集團,依托集團的資源優勢和重點專業優勢,通過“廠中校”、訂單班、產學合作基地等方式,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校、行、企共同就學生就業、崗頂實習、教師掛職鍛煉、員工培訓和社務服務等相關項目展開合作。同時,整合行業、企業資源設立了省市院三級研發中心,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服務。2015年以來,積極倡導政府主導、行業指導、校企參與的方式,在邢臺市柏鄉、南河、巨鹿等縣市區設立了教授工作站。“教授工作站”圍繞服務發展地方經濟重點開展五項服務:為縣域相關產業及企業發展戰略提供咨詢和技術服務;為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管理難題提供服務;為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成果、開展技術轉化與推廣、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提供服務;為企業培育技術、技能、創新人才提供服務;為企業邀請其他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教授提供服務,形成多元化合作局面。
為充分發揮集團成員單位中行業企業的作用,促進產業鏈、崗位鏈、教學鏈深度融合。2016年,學院主持召開了“中高職銜接與裝備制造業職教集團工作推進會”。會議對河北省及邢臺市裝備制造業現狀、規劃、人才需求情況,裝備制造類職業院校的發展規劃、專業布局等給予了宏觀指導。研討了現代學徒制、中高職銜接、職教本科師資培養、職教集團工作構想等議題;會議指出職業院校應對接產業加強合作,借勢借力謀求發展。與會單位希望通過本次會議進一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強中高職銜接,加強制備制造業職教集團平臺建設,促進職教集團內部成員的深度融合。
推進民主參與,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保證權利的有效運行重要渠道。高職院校要賦予師生員工民主參與管理的權力,努力實現決策權力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民主化。這是依法治校的重要體現,能夠防止權力濫用與權力腐敗,更能激發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
一是健全教代會和學代會制度,奠定學院民主建設基礎。教代會是全體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學代會是學生行使民主權利和參與學院管理的基本形式,代表廣大學生的意志,維護全校所有學生的合法權益。教代會每屆5年。每年應至少召開一次全體代表會議。每次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方能開會。教代會的選舉和表決,需經代表總數半數以上通過方為有效。學代會每年召開一次,代表由各班采取無記名投票,民主選舉產生。
二是緊密結合實際,推進民主管理。高職院校要把民主管理與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通過民主管理,把學院領導干部置于教職工的民主監督之中:要把民主管理與學院日常工作相結合,促進學院發展;要把民主管理與依法治校相結合,促進學院民主政治建設:要把民主管理與教授治學相結合,落實學術權力在教學、科研、專業建設等方面的主導地位和作用:要把民主管理與教代會相結合,落實教職工在學院重大工作中決策、咨詢、建議和監督作用,形成科學決策、民主監督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