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露

【摘要】目的 芻議循癥護理在腦梗死合并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近兩年收集的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中選取96例進行芻議,按照患者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效果組。其中對照組48例,護理方式為常規基礎護理;效果組48例,護理方式為循癥護理;將兩組患者的干預結果和神經功能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高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高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高血壓情況低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結論 循癥護理在腦梗死合并高血壓護理中應用效果甚佳,盡可能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可大量推廣。
【關鍵詞】循癥護理;腦梗死;高血壓;神經功能;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2
腦梗死屬于神經內科疾病之一,在臨床極為常見,其復發率、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因此一旦患病便隨時威脅到患者的生命[1]。若腦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壓疾病,不僅提高了該病風險系數,還提升了治療難度,對患者的預后效果也有一定影響[2]。而有臨床研究證明,循征護理在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占重要地位[3]。為證明循癥護理在腦梗死合并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對96例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近兩年收集的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中選取96例進行芻議,按照患者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效果組。對照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44~85歲,平均年齡(60.4±4.6)歲;高血壓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為(5.3±2.1)年。效果組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43~84歲,平均年齡(60.2±4.3)歲;高血壓病程6個月~9年,平均病程為(5.4±2.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情況均無明顯差異,可進行比較分析(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式為常規基礎護理;效果組護理方式為在對照組的前提下實施循癥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心理、飲食和康復訓練護理。首先為心理護理:患者住院后,積極與患者和家屬交流,醫護人員應表現出熱情主動的狀態;患者極易出現恐懼、煩躁和緊張等負面心理,若情緒變化幅度太大可能導致血壓上升,這時相關護理人員應表現出冷靜的一面,讓患者感受到真誠和熱情,同時耐心積極與患者交流,盡可能緩解和穩定患者的情緒;對患者提出的疑問合理解答,并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提高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其次是飲食護理: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飲食習慣,為患者制定一套科學性的飲食方案;提高患者蛋白質和維生素食物的攝入量,最好保證食物呈半流質狀;禁止食用一些高熱量和高脂肪的刺激性食物,防止患者血壓反復上升的現象。最后是康復訓練護理:腦梗死患者同城會出現癱瘓和語言功能異常等并發癥,可見康復訓練在治療腦梗死患者的整個過程中尤為重要。患者需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進行訓練,在行走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肢體運動;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語言功能障礙,針對這類患者可采用從易到難的發音方式進行訓練,以便于幫助患者恢復語言功能。
1.3 觀察標準
將兩組患者的干預結果和神經功能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其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越低,代表患者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患者產生的數據進行記錄,將其統一采用
SPSS 17.0軟件分析;文中出現的計數資料通過發生率(%)比較,x2為檢驗工具;計量資料通過“x±s”比較,檢驗工具為t;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情況和住院時間
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高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高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壓變化
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高血壓情況低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見表2。
3 討 論
我國社會經濟在逐年發展,人們生活質量逐漸改善,在飲食方面有較高的選擇性,而含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越來越常見,隨著這些食物的攝入量增加,人們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4-5]。腦梗死作為一種心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有較高的發生率和致死率,而臨床癥狀主要有:神經功能缺損、語言功能異常以及偏癱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合并高血壓的現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6]。針對腦梗死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機制而言,通常遵循減少溶栓時間和穩定患者血壓水平的原則,從而保證患者腦組織血流量充足,維護神經功能的正常[7]。循證護理方式不僅可給予患者良好的治療環境,還可將醫護人員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外來資源融合在一起,獲得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8]。在我院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平均住院時間均高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高血壓情況低于效果組,組間存在明顯差異,可進行統計(P<0.05)。
綜上所述,循癥護理在腦梗死合并高血壓護理中應用效果甚佳,盡可能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可大量推廣。
參考文獻
[1] 嵇常梅.循證護理應用在妊娠高血壓病的可行性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6(11):126-127.
[2] 左金鳳,劉 鐵,賈維力,等.淺談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化及護理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7(13):176-177.
[3] 張文輝,劉鳳霞,王春雷,等.循證護理在預防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42(20):160-161.
[4] 劉立榮.循證護理在心血管內科患者壓瘡預防與治療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1):91-92.
[5] 陶曉葆.循癥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7(26):552-553.
[6] 李 梅.循癥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35(3):227-228.
[7] 李開萍.循癥護理在腦梗死并發高血壓護理中的運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18):3744-3744
[8] 金玉秀.觀察循癥護理在腦梗死伴發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前沿,2016,6(30):211-21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