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1,由于實行計劃生育,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在12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每出生100多個女孩,就伴隨有120多個男孩出生,而今天,那些在出生性別比高峰期出生的孩子陸續進入了適婚年齡。近年來,日趨嚴重的“婚外情”“一妻多夫”“越南媳婦”等事件層出不窮,農村大齡男青年娶妻難問題已嚴重威脅農村的社會穩定,制約農村的經濟發展,影響農村的精神文明和精神風貌,進而阻礙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嚴重降低了農村人民的幸福感。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我國迫切需要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本文針對農村大齡青年娶妻難的問題,從農村大齡青年婚配問題的現狀入手,并對農村大齡青年娶妻難的原因和造成的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個人的見解和相關研究資料,對農村大齡青年娶妻難問題的解決提出了相關措施。
【關鍵詞】 大齡青年 娶妻難 彩禮 婚姻觀念
一、農村大齡青年婚配現狀
(一)適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多女少
由于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中國的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衡。以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標準,推算出從1980年到2010年間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情況,出生的男性為2.9億,女性為2.54億,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600萬。而且隨著這一代人陸續進入了適婚年齡,男女失衡的問題也將被無限放大,從2010年開始,我國男性將面臨長達幾十年的“婚姻擠壓”。尤其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男性,將有10%甚至15%的男性找不到或者很難如期找到配偶,而這種情況多出現在農村,尤其是那些地處偏遠,貧困落后的農村。
(二)農村大齡未婚男青年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
受自然和歷史條件的限制,農村地區產業機構單一,生產力相對落后,經濟發展滯后,大部分農村居民生活仍比較貧困,大部分農村大齡未婚男青年文化水平較低,生產生活的技能低下,且絕大部分因為家庭和思想上的限制,沒有理想和奮斗的目標,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部分大齡未婚男青年成為村中的貧困戶,甚至需要政府的幫助和社會救濟來維持日常的生活。
(三)農村彩禮過重,大齡青年難以負擔
近年來,農村結婚的彩禮持續飆升,猶如一道無情的屏障,讓許多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未婚青年“望婚心嘆”。當金錢綁架了婚姻,彩禮變成了衡量愛與不愛的標準,有情人終成不了眷屬,兩個不相愛的人卻卻陰差陽錯得被高價彩禮“綁”在了一起。這樣的婚姻沒有感情基礎,還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相互攀比之風盛行。許多農村地區更是明碼標價,按農村女孩的學歷索要彩禮,本科生10萬,專科生8萬。
二、農村大齡男青年娶妻難造成的社會問題
(一)婚姻觀念畸形發展,金錢至上,農村婚姻文明遭到踐踏
日益興盛的農村彩禮文化,無疑給人一種“賣女”的感覺,在崇尚婚姻自由的今天,那女雙方的感情基礎理應比物質上的索取更為重要,而現在的農村婚姻,男方沒有足夠的彩禮去結婚,女方彩禮到位后結婚缺乏足夠的人格尊嚴,花錢買來的婚姻,注定是一種悲哀。在很多相對貧困的農村地區,索要高價彩禮的現象愈演愈烈,女孩出嫁甚至成為了一些家庭發家致富的手段。
(二)威脅基層農村社會穩定,擾亂農村正常生活秩序
農村大齡未婚青年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已經逐漸演變為社會邊緣人員。因為長期處于單身生活狀態,得不到關懷和心理撫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性格孤僻,情緒喜怒無常,思想偏激,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動怒,對社會存在反抗思想。由于缺乏生活目標和動力,且文化水平低下,極易受邪教組織的影響,報復社會。由于沒有精神寄托,無牽無掛,很容易沾染“黃、賭、毒”等不良風氣,為了一己私欲,偷盜、強奸,墮入犯罪的深淵,威脅社會治安的穩定。滋生腐化墮落的生活習慣,敗壞當地的社會風氣,給國家,給社會,給村子帶來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和沉重負擔。
三、解決農村大齡男青年娶妻難的相關對策
(一)大力發展經濟,擺脫貧困,優化農村生活環境
依托農村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村經濟,整合優質項目,為農村大齡未婚青年提供工作崗位。鼓勵農村大齡未婚青年創業致富,重視大齡未婚青年素質培訓,提高農村大齡未婚青年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對大齡未婚青年進行文化知識的教育和道德素質的修養,努力提高其自身素質。努力幫助大齡未婚青年修建改造房屋,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增強大齡未婚青年的生活品味和生活修養,為擇偶提供物質條件。
(二)摒棄傳統彩禮思想,改變婚姻觀念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要大力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精髓,通過各種有力措施,破除舊的婚姻觀念,建立現代婚姻觀念。積極引導人們重新審視市場觀念下的農村彩禮問題,逐步縮減農村繁雜的結婚儀式和高額的彩禮聘金,把重視男方彩禮和存款的利益婚姻觀向以雙方感情為基礎的感情婚姻觀轉變。提倡婚姻自由,婚姻自主,把父母從兒女結婚是自己的義務中脫離出來,樹立個人戀愛觀。農村大齡青年擇偶問題上,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要不等不靠,敢于勇敢面對當下娶妻難的現實困境,敢于走出農村,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的閱歷,在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擴寬自己的交際范圍和擇偶范圍,從而擺脫娶妻難之困,提高結婚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風笑天.農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與家庭:一個值得重視的研究領域[J].人口研究,2006,(01):57-60.
[2] 桂華,余練.婚姻市場要價:理解農村婚姻交換現象的一個框架[J].青年研究,2010,(03):24-36+94-95.
[3] 李鳳蘭,杜云素.透視農村大齡未婚青年擇偶難問題[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21-24.
[4] 倪曉鋒.中國大陸婚姻狀況變遷及婚姻擠壓問題分析[J].南方人口,2008,(01):59-64+58.
[5] 王磊.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冀北地區調查為基礎[J].人口學刊,2012,(02):21-31.
作者簡介:張曉斌(1991-),男,漢族,河北邯鄲人,法學碩士,單位:河北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方向:人口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