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宏
交通部門是國家的重要部門,其主管的工作范圍包括公路和水路等,交通部門是國家的行政主管部門,全國范圍內的交通方面的行政以及執法工作,全部由交通主管部門進行負責或監督。省交通廳的工作范圍以及工作內容分別是該省市負責的全部管轄范圍和關于交通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以及交通運輸業未來發展的前景與規劃。隨著交通運輸的高速發展,一些老舊的執法體制逐漸不適用我們高速發展的交通事業現狀,成為我們發展前景的絆腳石,為了讓我國各項事業更好更快地進行全面的發展,行政體制的改革將擺在我國各項事業的面前,交通行政執法體制也不例外,進行一個全新的探索與改革,已成為我國交通業的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交通行政執法的現狀
管理過程中存在多頭管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交通業也不甘落后。以海陸空為主體框架的綜合大交通基本形成,但也因為交通行政執法體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在關于交通方面的管理工作存在為數不少的漏洞。在我國,合法的可以管理交通業的部門有很多,如道路交通當中有交警、路政、運政等機構,這些機構在管理交通業時各自都履行自己的職能,做不到有機統一、高效協作,甚至是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相互推諉,這樣就導致了他們在工作中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因此,會造成社會的矛盾產生,管理相對人、服務相對人就不會滿意甚至他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也浪費管理資源,社會效益得不到提高,形成高投資,低效率,不能滿足現有高速發展的交通事業。
行政法律滯后及執行效率低下。我國是社會主義社會,重視對法律的建設,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對社會主義法律建設的加大力度行為,在我國的公民心中,法律意識也是日益增強的,所以對于我國的交通行政執法體制的要求也就隨之變得越來越高。但是,目前在我國有許多地方的關于交通的法律法規雖說有所完善,但在行業交叉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設置的障礙,出于行業扯皮,政府一定程度有不作為,認為是行業管理問題,尤其是公共的社會問題,譬如貨運車輛的違法超限運輸問題,涉及到交通、交管、運政、安全、源頭、市場等等社會問題,圍繞不法利益,形成久治不愈的社會問題。加之一線執法環境差,執法力度不能到位,甚至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難究等現象存在,這也是體制機制存在問題的結果。
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問題
內部職能重疊。在我國的交通行政執法工作中,有一些職能部門出現了職能重疊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一些民眾無法區分交通行政執法的職能。交通行政執法的工作也會因為職能重疊而出現工作混亂,這就會導致交通行政執法中的資源浪費。各管理部門在交通運輸業中的執法工作,也是各自執行自己的工作,因為職能重疊,所以容易造成混亂的局面,也就是工作上的事情誰都管理又誰都不管理的尷尬局面。
暴力行為屢次出現。在交通運輸中,難免有一些司機會不法上路,甚至形成了普遍的社會市場現象,如不超不掙錢等理念,那么這些寧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超限超載上路的司機目的是什么,事實證明,假如他們安全通過,那么他們可以獲得的利潤就是正常運輸司機的兩三倍還要多,所有在這樣誘人的利潤的誘惑下,有不少的司機愿意鋌而走險地進行超限超載上路,假如碰到相關執法部門進行正常執法,那么這些司機可能會為了金錢進行暴力抗法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潤,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事實證明,每年我國都有大量的執法人員在暴力抗法的事件下造成的傷亡,這種情況每年都常有發生,令人望而生畏。
法律法規受到干預。地方政府在做關于交通行政工作時,目的是為了加快本地的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為了自身的經濟發展,在交通執法管理方面對其進行庇護,嚴重的對交通的法律法規進行肆意輕視,然后隨意改變進行獲取利潤的方法途徑,他們在公路上任意的開設道路,并且肆意占用公路上面的紅線做出一些規劃建設,這樣不僅干涉了交通管理中的路政工作,而且公路的權利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甚至有嚴重的,更會用犧牲公路的完好來換取更多的利潤,從表面上來看會加快地區的經濟發展,但這樣為交通更好的服務經濟建設埋下隱患,在交通行政管理方面,地方政府對其干預的影響是一大弊端。
信息化建設滯后。在當今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應當充分的利用了網絡和現代化手段去執法,建立交通的大數據,以便提高管理效能,并且充分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管理成本。但是,在交通行政執法上并不是做得很好,如大件貨運車輛的審批管理及信息查詢違法處理等進行聯網管理,這樣既方便承運人,又便于執法管理。那么充分使用網絡進行工作這是交通行政管理工作以后要進行改進的重要部分。
安全工作有所欠缺。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根本目標,在社會生活中,交通安全尤為重要。通過寫安全提示語、制作交通安全設施、交通安全宣傳報等形式大力宣傳。打造服務型,運用網絡等高科技對交通安全進行實時監控,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建立健全法律體制,加大法律懲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樹立起行業安全威信。交通安全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權的基礎,加大交通安全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自身安全自我保護意識,使交通安全的知識“銘記于心,外化與行”。加快交通安全建設,完善交通安全防護體制體系。通過互聯網、電視、廣播、書籍等傳播方式,快速普及交通安全常識知識,使人民群眾更加重視安全問題。杜絕如中國式過馬路的意識,行車要有秩序乘坐,愛護交通設施,遵守公路安保法規。使人民群眾堅決按章出行,按章享用交通服務,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建立完善的“海陸空”體制,提高交通現代化服務的普及率,提高公民的安全感。
宣傳工作有所欠缺。在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社會,任何行業做任何工作都少不了宣傳這一重要步驟,你不推廣,你不宣傳,知道的人就越少,對于你的工作,就會不了解,也就無法支持你的工作,要想在工作上取得大進展,那么宣傳工作是一定要做到位的。在當今社會,宣傳的方法數不勝數,有傳統的傳單宣傳法。也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例如廣播、電視、網絡等等,都可以讓交通行政執法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在關于交通行政執法體制的改革與創新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宣傳工作的開展,為交通行政執法贏得得社會認同感。
交通行政執法的改革建議
解決執法人員身份問題。不管交通行政執法體制如何的改革與創新,在關鍵問題上,是絕對不會改變的一點,那就是人的問題。目前我國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的身份是有待改變的,因為他們現在按照要求是公務或事業型的身份。但是有一點,好大一部分工作人員是沒有正規的執法人員的崗位保障制度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執法。所以,為了解決在交通行政執法處工作的工作人員的身份問題,在這里尤為建議國家的交通、人事主管部門,要加強此項工作的改革,盡快出臺一起關于交通行政執法工作人員的身份的法律法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進行執法的工作人員做到身份合法,隊伍建設規范,已達到可以穩定執法的效果。
進行綜合型執法機構。為避免交通行政執法部門內部出現多方向、多部門的執法現象,我國應該盡快嘗試進行綜合的執法機構,對于交通行業來說,一定要整合內部的相關執法資源,建立交通執法綜合機構,統一形象,統一隊伍、統一執法主體,這樣一來可以達到更高效率的服務于人民,同時也使得交通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更大,也會讓社會中的人民達到更高的滿意度。交通行政執法部門應該成立自己的工作系統,或者直接將交通行政執法的機構轉變為行業型系統,執行現在交通執法機構所行使的權利,做到統一管理、分級負責,責權利統一的各級執法機構。從而也可以避免在工作中與其他單位協調不順,處處矛盾,暴力抗法等很多這樣棘手的問題便于解決,可以說這樣做以后就達到了一勞永逸,也建議變更行業公安運作,也可以考慮將交警部門劃回交通部門。結合以上的調研情況和關于體制改革的所有建議,希望領導們可以詳細的制定出適合我們國家自己的改革方案,盡快的把交通行政執法工作更好的納入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上來。
所謂交通行政執法工作,是我國依靠法律進行治理的交通工作的重要核心內容以及基礎的前提。交通行政執法的工作范圍十分龐大、涉及的方面也十分的廣、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要求也非常的高。交通行政執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交通行業服務的好壞,而且也直接影響了國家的交通法規政策的貫徹和執行。近幾年來,我國隨著依法治國的快速發展,在各執法行業法規政策方面也在不斷的健全和完善,相應的執法隊伍更是在不斷的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但遠遠還做得不夠。綜上所述,交通行政執法工作的改革與探索一直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的完善與發展,為我們的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獻出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