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芬 鄭潔 周璞 李顓森

【摘 要】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及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和競爭壓力與日俱增,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商業銀行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選取我國2015年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樣本數據,對其競爭力水平進行了檢驗。
【關鍵詞】 商業銀行 因子分析 競爭力
一、引言
金融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柱,而在整個金融體系中銀行業處于核心地位,其中商業性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總體。隨著近年來國際經濟發展的-體化趨勢加強,金融業的發展也越來越自由化、公開化、體制化,尤其以利率市場化最為突出,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更多,同時給各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水平帶來巨大的挑戰。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強弱將直接關乎我國金融業及國民經濟的穩定。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如何變化和怎樣提高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困擾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現實問題。
二、銀行競爭力闡述
競爭力本身是各個商業銀行綜合能力的體現,商業銀行想要在競爭中占得優勢和獲得良好發展機遇,就需要良好的資源狀況、營運能力,使企業資源配置合理,同時還需要良好的企業外部發展環境,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由其資源狀況和業務能力決定,同時其資源狀況和業務能力又對整個商業銀行行業產生反作用,改變著整個行業的競爭狀況。所以,資源狀況、營運能力和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間相互作用,綜合作用于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三、實證檢驗
(一) 樣本選擇和指標選擇
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交通銀行五大國有銀行和中信、華夏、浦發、招商、興業、民生、光大、南京、北京、寧波和深圳發展銀行為樣本商業銀行,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樣本公司的2015年年度財務報表為數據來源,以此進行指標計算與分析。選取了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等)、流動性(產權比率、存貸款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安全性(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市場占有能力(存款份額和貸款份額等)以及增長能力(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長率等)這五個方面的財務指標,
(二) 因子分析法檢驗結果
本文提取16家樣本商業銀行的財務數據,計算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市場占有能力以及增長能力這五個方面相關指標,對財務指標進行統計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首先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商業銀行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即公共因子,通過成分矩陣分析對提取的公共因子進行定義;最后根據得出的因子得分計算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名。
1.公共因子提取
在選取的分析指標中我們可以發現影響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因素多,難以找到主要矛盾,使得企業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時難以有準確依據,為此我們需要找出影響商業銀行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對商業銀行提出針對性建議。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影響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幾個公共因子,這幾個公共因子是在原來指標基礎上的綜合,不僅保留了原始信息,而且更具有針對性,比原始財務指標更具有優越性。通過分析發現,在提取4個公共因子后,累計解釋85.78%的原始信息,提取4個公共因子是可行的。
2.成分矩陣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存在4個公共因子可以解釋大部分財務信息,可以通過成分矩陣分析公共因子內涵。通過成分矩陣分析可以發現第一個公共因子主要受存貸款增長率的影響,反映商業銀行的成長能力,定義為F1;第二個公共因子主要受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的影響,反映商業銀行的安全性,定義為F2;第三個公共因子主要受資產凈利率等影響,反映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定義為F3;第四個公共因子主要受存貸份額和比率的影響,反映商業銀行的市場占有能力和流動性,定義為F4。定義一個綜合指標反映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力為F,其中F由各樣本商業銀行五項指標進行加權求和,而權數就是各個公共因子所解釋的內容比重。
(三)檢驗結果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各樣本商業銀行綜合得分,結果如表3-1所示。
1.分因子分析
通過第一個公共因子F1可以看出,興業、南京和北京三家銀行大幅領先,成長能力遠遠高于其他樣本商業銀行,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排名最后,成長能力較差。并且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成長能力排名和最后綜合排名的走向大致相同,這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提高成長能力對于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至關重要。而大多商業銀行只關注眼前利益,成長性較差。現在商業銀行間產品同質化嚴重,業務范圍和經營理念大同小異,行業間競爭激烈,成長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商業銀行的主要因素,商業銀行具有良好的成長能力才能吸引更多客戶,才能具有更高的競爭力。
通過第二個公共因子F2可以看出,南京、北京和交行三家商業銀行安全性較高,對流動性風險和不良資產的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華夏、光大和深發展三家商業銀行排名靠后,風險管控能力較差。
通過第三個公共因子F3可以看出,興業、工行和招商三家商業銀行得分較高,盈利性較好,具有絕對優勢,中信、華夏和深發展盈利性相對較差,業務范圍和市場成熟度遠遠落后于國有銀行。
通過第四個公共因子F4可以看出,市場占有率較高和流動性最好的是農行、南京和建行三家商業銀行,在市場占有方面國有銀行具有絕對優勢,中行、招商和建行三家商業銀行流動性較差。
2.整體分析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發現,16家樣本商業銀行中綜合競爭力較強的是興業、南京、北京三家商業銀行,其中興業銀行綜合得分1.11,競爭力最高,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緊隨其后,遠遠領先于其他樣本商業銀行。中國銀行綜合得分最低,排名墊底,競爭力遠遠低于其他樣本商業銀行。其中成長能力和安全性是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關鍵,部分中小型商業銀行通過管理創新和安全性的提高,得到了迅速發展。
四、結論及啟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6家樣本商業銀行的競爭力綜合得分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主要的影響還是成長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提高未來發展能力。
商業銀行需要加快商業銀行轉型速度,提高經營效率。根據客戶需求的轉變經營方向,注重理財業務的發展,拓展業務領域,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理財方案,提高服務態度與服務質量,在擴大商業銀行聲譽的同時提升業務管理水平,增強業務盈利能力。建議加強商業銀行業務的創新與建立協作機制,以提升商業銀行的存貸業務拓展潛力。根據客戶需求開發針對性業務服務,擴大客戶服務范圍,擴大市場占有率。在商業銀行的競爭中規模因素占一定影響,但是僅僅依賴規模優勢、依賴現有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會使得原有客戶流失,失去競爭力。并且除了五大國有銀行具有大規模外,其余商業銀行要想與其競爭,只有加快轉型,提高自己經營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健華.我國商業銀行的 X 效率分析[J].金融研究,2003 ( 6) : 46 - 57.
[2] 蔡亞蓉.中外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 ( 7) : 26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