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根據WTO統計,2015年其成員共發起反傾銷案件233起,中國涉案75起,占全球的32%,是全球第一涉案大國。是以,面對國外對中國實施的反傾銷措施,我國企業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我國對外貿易體系呈有利增長趨勢。
根據中國企業應對反傾銷戰略的現狀和總體特征,了解中國企業被反傾銷的原因,從而提出中國應對反傾銷的策略,提高中國企業反傾銷能力,增強中國企業的自信心,大大減少中國企業在反傾銷案件中應訴率、勝訴率低的問題;從而減少經損失,使得經濟利益最大化的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提高人民群眾的利益。
一、中國企業反傾銷現狀及原因
(一)我國遭遇國外反傾銷的原因及其分析
國外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外貿出口,成為中國出口的障礙,而且隨著中國出口規模的逐年擴大,這一問題將長期嚴峻地突顯在中國政府和企業面前。知己知彼,認真分析中國屢遭外國反傾銷的原因有利于中國出口的順利進行。下面我們就內外多方面的因素來分析一下我國面臨嚴峻反傾銷現狀背后的一些主導原因。
1.外部因素
(1)貿易保護:新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逐漸呈下滑趨勢,各國直接投資率不斷下降。反傾銷規則使得反傾銷與世界經濟變化緊密相連,世界經濟低谷的時候,各國往往會青睞于選擇反傾銷作為貿易壁壘。(2)歧視問題:一些發達國家把我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采用“替代國”方法計算傾銷幅度,而這種方法是極為不公平且帶有歧視性的。(3)政治因素: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他們不希望眼睜睜的看著一個社會主義中國不斷變強,便試圖在經濟上壓制中國經濟發展,同時利用反傾銷也可以打擊中國商品的市場占有率,減少本國經濟以及社會對中國的依賴,限制中國可能在其國家所獲得的政治籌碼。
2.內部因素
(1)中國企業反傾銷意識不足:我國企業出口商品時缺少對于出口市場的深入調研,制定的國際營銷戰略會出現一定的偏差。(2)中國企業不積極應訴:我國遭受的反傾銷案件中,無人應訴的情況比比皆是,導致對方不戰而勝。(3)中國企業外貿出口結構不合理:我國出口產品偏向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貿易中是一大優勢,但無形中威脅了進口國公民的就業,因此這些行業成為反傾銷調查的目標便不足為奇。
二、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策略
由此可見,對中國的反傾銷立案不會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消失,相反可能會逐漸遞增。中國正面臨著被他國反傾銷的一系列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從多角度采取措施:
1.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積極融入市場
(1)企業必須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以質取勝。但作為一種重要的競爭形式,企業出口產品價格越低,反而更有可能引起反傾銷訴訟。企業在定價時參考一下國際市場及反傾銷的實時動態,可以大大減少反傾銷訴訟。
(2)企業應調整產品出口經營策略,實施多元化國際營銷戰略。建立正確的市場營銷理念,以貿易為主轉向投資貿易并重,力爭在海外建廠,建立多家跨國公司,企業,使其商品能夠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將反傾銷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時,中國企業從單一貨物貿易到技術貿易發展,并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將國內企業融入其中,避免形成低價銷售的狀況。在市場結構中,要變目標市場過于集中于市場多元化。在鞏固現有歐美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以降低市場過度集中的風險,并避免反傾銷調查的影響。在競爭手段上,從簡單的價格競爭變為多種方式競爭。在經營方式上,要改單純出口商品為直接對外投資,這樣利于國內過剩生產能力的轉移,也提高了企業的國際化程度。
2.加強反傾銷意識,積極應訴
中國企業應轉變傳統的經營理念,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極主動地應對反傾銷調查,建立和完善現代國際貿易發展體系。這要求企業不斷提高自主經營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做到自負盈虧和自我約束,企業利益最大化。通過理念創新,企業可以提高競爭力,擴大行業影響力,從而改變對外出口成本低,出口量增加效益不增的現狀。此外,一家出口企業遭到反傾銷調查,不僅這一家企業將遭受巨大損失,對我國生產該類產品的整個行業也會帶來不小的沖擊,更甚者會影響到國家經濟發展。所以面對反傾銷調查時,需要各類企業共同面對,避免個別企業由于成本高昂應訴失敗。
3.企業要學法、懂法、用法,同時培養相關人才
據統計,在中國近500起反傾銷案中,至少有一半的企業選擇放棄應訴。我國企業之所以不應訴反傾銷,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企業不敢應訴,而是不了解國際貿易法規,缺乏國際商業專業人士,不知如何應對。所以企業要學習、了解、運用法律。與此同時,我國有關部門也應協助企業參加應訴、協商。還可以通過駐外機構、向外國資本輸出的方式建立的一些海外企業,了解該國的法律法規、政策趨勢并及時反饋給中國有關機構和企業,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網,完善我國企業預警機制。
4.塑造良好形象
中國企業要大力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售后服務,建立自主品牌。不僅以價格競爭為主要競爭手段,要同時勝在質量和服務,這樣不僅可通過增加成本來提高產品的出口價格,還可以塑造良好形象,增加產品附加值。既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可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從而改變原有的產品形象。以減少國外反傾銷的動機,避免給人留下把柄。
5.加強與外國企業以及國內企業的聯系與合作
(1)反傾銷調查帶來的影響巨大又沉重,其化解途徑之一就是溝通。在對外貿易中,我國企業應積極促進貿易雙方的相互了解與合作,達成一定的協議,這樣,在我國產品被指控傾銷時,部分該國相關企業能夠共同參與訴訟并提供有利證據為我國企業證明,甚至說服對方起訴者撤訴。
(2)國外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不僅僅是針對個別企業,而是針對所有中國企業而言的,因此中國企業必須聯合起來,一致對外;在某種程度上,反傾銷是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的較量。因此,企業只有與政府,行業協會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通力協作才能有效應對反傾銷案件。處于國際化經營低層次的中國企業尤其需要重視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曉芳.新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研究.企業市場與營銷,2015 (12).
[2] 汪瑩瑩.反傾銷成本會計相關問題分析.財政金融,2015 (11).
[3] 張玉卿.國際反傾銷法律與實務[M].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5:40-46.
作者簡介:丁思穎(1984.11-)女 ,學歷:碩士研究生,專業:區域經濟學。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貿易;職稱:講師, 工作單位: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