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變革的動力與阻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推動力,它們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只有對它們進行深入地研究和了解,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企業變革的普遍規律,才能更好的將企業變革的不利影響控制到更低,才能使企業順利地度過轉型期的陣痛。企業變革深深地影響著個人、集體、國家,它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財富進行深入研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人對企業變革的動力與阻力研究具有遠大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本文將通過對處在變革期的企業進行分析,將從宏觀、微觀,內部、外部多重視角層層剖析,從中找到問題的矛盾點,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關鍵詞】 企業變革動力阻力矛盾
一、企業變革的概述
企業變革是指企業在適應環境變化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改變,試圖提高企業效率的一項內部改革。當然,這里面充滿著各種機遇和挑戰,一個企業可能因為在變革期優化了組織內部結構從而解放了企業的創造力,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企業也有可能在變革期激化矛盾,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是破產。企業變革是企業的虛弱期,應當格外地重視。
二、企業變革的動力
(一)從宏觀上分析企業變革動力的產生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它對國民經濟的穩定與發展起著無法代替的作用,它也是社會的重要參與者。大環境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它對企業變革動力的產生是在大環境變化使企業獲得利好條件。當然,也有可能是企業決策者做出地對前景樂觀判斷,使企業走在變革的道路。不管出于何種目的或者何種原因,大環境對企業做出變革的決策起著重大的作用,作為在整體中的個體,企業是在宏觀環境中不斷發展的。宏觀環境是由政府 、集體 、個人等諸多組織相互作用 相互滲透 相互影響的產物。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與宏觀環境是分不開的,只有依賴宏觀環境,它才能活下來。宏觀環境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很有可能引發企業的“蝴蝶效應”。企業變革的動力產生根源在于變化,不變則死,變則通,通則透。
(二)從微觀上分析企業變革動力的產生
企業自身也是一個整體,它是企業員工、組織結構互相作用、互相制約情況下大家共同勞動,共同享受勞動成果的一個商業性組織,它是以盈利為追求的,可是財富的分配與勞動付出可能是永遠不匹配的,或者在人內心中,它是不可能滿意的,這就會產生矛盾。在企業內部矛盾激化時,企業變革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往往它是企業最后的選擇。內部的財產分配不均是企業變革產生的最重要的動力,它是不會枯竭的,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剩余價值理論永不過時,矛盾在一次次緩解和爆發中,不斷地推動企業變革的產生。
企業決策者或領導者對企業自身狀況的不了解可能也會成為企業變革產生的原因。企業變革是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它能為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也有可能讓企業落入萬劫不復的地步。企業高層對企業自身的誤判及對變革的過于樂觀推動著企業作出變革的決策,甚至這種企業變革的產生是畸形的。
沒有永遠正確的制度設計,組織結構有效地把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企業寶貴的團隊精神。人力財力物力的整合與分配,形成了許多高效率的團隊。制組織結構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是不斷地走向僵化的過程,如果組織結構不能適應變化的環境,只能更多的浪費資源。精簡機構一直是企業控制成本,走出危機的不二法寶。組織結構的調整將大大的推動企業變革的產生和發展。
三、企業變革的阻力
(一)從宏觀上分析企業變革阻力的產生
企業變革阻力是一直都存在,但凡變革它都會受到守舊勢力或者是保守派的抵制,它是一種思維,一種慣性,一種保護欲。在宏觀環境下,它在作出變革的戰略決策時,慣性排斥新生事物,阻力的產生是必然。企業變革往往是對環境變化的回應,但是,企業變革往往是在宏觀環境久經考驗才成功的。消費者、市場、政府迫使企業作出變革,企業在迎合市場時存在時間差,這都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企業在變革期往往存在諸多麻煩,是企業的虛弱期,競爭力下降,市場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政府政策也有可能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變革期需要時刻關注環境的變化,企業變革成功需要很多因素相結合,失敗可能是因一件很小的事情。
企業變革阻力的產生在宏觀上反應是它受到政策法規、經濟、科學、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壓力。政策法規是企業遵從的經濟秩序,可政策法規具有滯后性、局限性,它不能時刻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企業變革面對經濟不景氣,它面對整個市場的低迷,消費者趨于保守,更加激烈的競爭,往往力不從心,搖搖欲墜。面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產能過剩,能源結構調整,山西、陜西大量煤炭企業大量破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科學一直強有力支持社會經濟的進步,總的來說,它是企業發展的巨大武器。在企業變革期,科學技術并不是總在好的一邊,它需要企業花費大量資源,它也是一項高回報的投資行為,科學研發會成功,也會失敗,失敗的后果是相當慘重的,令企業背負巨大的負擔。
(二)從微觀上分析企業變革的阻力
企業變革面對著來自于企業內部的阻力,它是產生自企業自身諸多矛盾之中。企業由員工(普通職工、管理層)、各級組織結構組成,企業結構、員工、管理層、企業文化等都是企業變革會產生阻力的方面,應是企業變革研究的重點。
企業結構分為多層,具有復雜又簡潔的特性。企業變革一個重大任務就是改造現有的企業結構,這必然引起組織的反彈,它在創造更大價值的同時,也傷害許多員工的利益。員工是為企業創造財富的主體,企業變革并不能給所有人帶來利益的滿足,它是在破壞的基礎上重建。員工不滿意財富再分配,在工作上表現為消極、懶惰、曠工,這將阻礙企業變革的前進。
管理層對企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它們擁有更多話語權。同時也是企業變革重要的參與者和制定者,它們在執行企業變革的時候總是在掙扎著前進,不會一帆風順,在矛盾中走向統一。這里充滿斗爭,他們彼此妥協又彼此不滿,內部不統一,不利于企業變革的推廣。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重要寶藏和精神財富,企業變革也是對企業文化也是一種重塑,而企業文化存在著慣性力,它無形間影響著企業變革,阻礙企業變革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文化是無形地影響企業變革的,所以更要發展它,它在帶領員工如何在企業中工作和生活,改變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無比困難的事情。
四、企業變革動力與阻力結合分析
企業變革動力與阻力是一對矛盾,我們應當認識到它們之間的差別,也應該認識它們之間的聯系。企業變革的動力與阻力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不考慮這個,企業變革只有失敗的命運。
企業變革的動力與阻力是在相互反抗中走向前的,沒有動力就沒有企業變革,沒有阻力也沒有企業變革,沒有原因,就不會產生企業變革。
企業變革是在環境中變化的,構成動力與阻力的因子大多是相同的,條件改變,動力與阻力就轉化。政策法規、經濟、科學技術、社會文化、自然環境、企業結構、員工、管理層、企業文化等都是在不同條件下,成為企業變革的動力或者阻力的因素。把握一般性規律,重點在它特殊的地方下功夫,形成科學、嚴謹的理論,再指導企業變革。
企業決策者或者說管理層對企業變革阻力與動力的判斷也是尤其重要的。如果一個企業決策者或者舵手他對企業變革的動力因素盲目自信的話,他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的時候,避免不了會發生錯誤,這個錯誤會引發什么惡果是難以預料。企業的決策者頭腦清醒和智慧,會對企業變革的阻力與動力的轉換有很好的預判。企業變革動力與阻力研究常常把精力放在自身硬實力,往往對企業的軟實力掉以輕心,企業文化是不應該被落下的。企業文化,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企業變革在考慮企業文化的影響后,才能凝聚員工的創造力,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弘揚企業精神,為企業改革助力,如果忽略企業文化的影響,可能放大企業變革的阻力,造成重大的損失。
作者簡介:劉智勝 ,男,本科,漢口學院,管理學院,財務會計教育專業,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