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偉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摘 要】作為一名土木專業的研究生,施工一線的工作經歷讓筆者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施工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雖然比較復雜,但還是有規律可循。對于施工管理人員來說,出版行業是一個全新的行業,跨度較大。對于具有土木專業背景和多年工程管理經驗的筆者來說,建筑類圖書的出版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圖書的內容,陌生的是出版的相關要求。筆者需要了解出版相關知識,應用自己的學科背景及工作經驗,熟悉圖書出版,積累出版資源。關于責任編輯與施工管理人員之間的聯系,筆者根據自己的體會做如下分析。
【關鍵詞】施工管理;責任編輯;轉型;心得體會
一個工程項目由若干單位工程組成,單位工程由分項工程組成,分項工程由分部工程組成。對于圖書來說,一本書包括封面、扉頁、版權頁、前言、目錄、正文、參考文獻等。它們的共同點是這些組成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必須從整體上把握。
工程管理包括質量、進度、安全、成本等方面。這幾方面是相互制約,密切聯系的。比如工程質量差,可能會導致返工,由此會影響進度、成本,甚至存在安全隱患。管理好一個項目,必須達到質量、進度、安全、成本的統一。圖書出版管理包括質量、進度、成本,其中質量問題包括政治性、領土完整等原則性問題及錯別字、語言不流暢等一般性問題,這就是工程中的安全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將影響讀者閱讀,也會對書的效益造成不良影響,如果遇到原則性問題,將給個人、單位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工程施工很靈活,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工法。比如圍護樁施工,可選擇的工法就比較多,其可供選擇的施工機械也很多,比如旋挖鉆機、長螺旋鉆機、反循環鉆機、正循環鉆機等。但是每種機械設備都有其適用范圍,必須充分考慮地質條件、周邊環境、工程造價,工期要求等因素。所以工程管理人員須了解工程的每一個細節,只有這樣,才能管理好工程。同樣,要想做好一本書,必須做好調研工作,掌握圖書市場的現狀,物色有能力完成該書編寫的作者,與其洽談出版事宜,制定出版計劃,保質保量出版,并做好后期營銷宣傳工作。出書的前期準備工作與工程施工的準備工作同樣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圖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比如一本書前期調研時,只關注了圖書的經濟效益,忽略了社會效益,可能會誤導讀者,并導致該書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更無法成為經典之作。
工程管理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包括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前者包括項目部的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后者指與施工相關的其他人員,比如建設、監理、設計等單位的人員。前者的管理主要靠管理制度,后者主要是協調。工程管理中的難點是人的管理,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在內部能營造一個團結協作的氛圍,在外部能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當然,圖書出版也會涉及人的管理。同樣也由內部和外部人員組成。前者包括本單位同事,后者涉及讀者、作者,還有同行。一個優秀的編輯,一定是與同事和諧相處,與外部人員保持良好的互助關系,亦師亦友。其中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定數量的作者資源庫,了解每一位作者的優缺點,與這些作者保持溝通。編輯本身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在與作者的交往中,不卑不亢,誠實守信,取得作者的信任。作為土建類專業編輯,具有一定的專業施工經驗,可以更好地與作者進行溝通,還可以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對于作者很重要,他們應該會慎重考慮你的見解。
一本書就是一個項目,責任編輯就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從選題策劃到組稿,到審稿到編輯加工,排版、印刷,直到出版發行,宣傳及售后服務,都需要責任編輯全程關注,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這本書的出版以及經濟效益。這與項目施工的投標并中標、前期拆改移、工程施工、竣工驗收、保修的過程類似。責任編輯需要制定圖書的出版計劃,根據出版時間要求,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時間,必要時可辦理加急。圖書的質量控制從組稿開始,一直到印刷出版,其中收稿后的審稿最重要,直接決定稿件的質量,審稿的結論有通過、退修改、退稿,如果把關不嚴,將給后續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在成本方面,圖書出版與工程施工很像,每一道工序都會有成本產生,控制成本應該從每一道工序做起。
編輯和施工管理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協調溝通能力,較強的責任心,團隊合作精神,專業能力。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工程,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本書,一切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與傳統工程項目施工向信息化施工轉型一樣,圖書出版也面臨紙質媒介向數字介質的發展。編輯工作需要更多的發揮個人想象力,挖掘可開發的市場,只有不斷的推陳出新才能在圖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責任編輯,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合理利用所有資源,做出真正有市場潛力,獨具特色的出版物。
綜上所述,編輯和施工管理看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崗位,其實,兩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只要善于總結和思考,將施工管理中積累的經驗應用到編輯工作中,就能順利完成施工管理人員到編輯的轉型,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從施工管理人員到責任編輯的轉型對筆者來說是一個挑戰,算得上是跨界了。之前也擔心能不能適應,因為工作內容、工作形式、工作環境等都有很大的變化。雖然這次轉型跨度較大,但是工作中好多能力都是相通的,最重要的是筆者喜歡編輯這個工作。經過時間的檢驗,筆者體會到了之前的工作經歷對編輯工作是很有幫助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協調溝通能力,在筆者擔任項目負責人期間,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高的提升。責任編輯接觸的人包括作者、讀者及其他相關人員,具體到教材的編輯就是學校的老師、同學。為他們提供好的服務是責任編輯的本職工作。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能使與作者的溝通更暢通,不僅如此,還能發現書稿中的一些作者忽略的專業問題,甚至還能為作者出謀劃策。一本好的圖書需要好的策劃,其中作者的選擇尤為重要,直接影響這本書的質量。因此,與作者保持良好的關系,了解作者的專業特長,建立自己的作者庫,是一個好編輯必須完成的事情。這與工程中一個好的施工隊伍是一個道理,工程質量的好壞與施工隊伍的素質有很大關系。對于讀者的服務主要包括:圖書質量的反饋以及相關配套資料的提供。讀者相當于工程的使用者,施工單位需要提供良好的工程質量維修服務。良好的售后服務不僅可以彌補工作上的不足,還可以為改進工作提供方向,此外還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此外,施工項目管理工作的經歷使筆者具有涉及施工、建設、監理、設計等單位的資源群,這其中可能有你的作者,也可能有你的讀者,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開發,這是其他編輯沒有的資源。
以上是筆者在施工管理人員到責任編輯的轉型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可供有類似經歷的人員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