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班級管理理念也在不斷完善與創新。教師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與實施者,不但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擔,還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因此教師需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開展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管理理念和策略;心得體會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心智尚不成熟,認知能力與感受能力較弱,自制力也較差,就導致小學教師的管理工作開展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就需要教師更新小學班級管理理念,充分尊重、理解學生,體現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進行班級管理,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小學班級管理的理念
(一)采用“愛的教育”管理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護與關懷,可以使學生感到溫暖,從而促進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為教師順利開展課堂教學打下基礎。比如,對于自由散漫、沒有禮貌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細致觀察,關注學生的言談舉止以及性格特征,然后與其進行交談。在交談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理解尊重學生,進而融入學生的思想世界,與學生進行深刻的情感交流,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能夠使學生變得積極開朗,從而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二)班干部輔助管理班級
小學班級的管理不能只依賴于教師,還需要班級干部的協助才可以。班干部是班級中學生的榜樣,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并且班干部是通過學生采用“競爭上崗”的方式選舉出來的,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有利于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此外,讓班干部對班級進行管理不意味著“放任自流”,教師一定不能袖手旁觀,這樣會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逐漸喪失,不利于日后對學生的管理。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主導地位,培養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從而輔助教師管理班級,使班級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1]。
二、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
(一)制定班規,營造良好班風
小學教育能夠為學生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就需要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制定相關的班規,規范學生行為舉止,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小學班級也要有班規,班規的制定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班風,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生執行的過程中還能夠交會學生一些必備的生活技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就打掃衛生方面制定班規,規定學生在掃衛生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細致,如果出現打掃不干凈的情況,學生需要重新打掃,不能夠推卸責任,從而培養學生的責任心。雖然打掃衛生是一件小事情,但是以小見大,長期下去就會使學生缺乏責任感,因此一定要制定班規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2]。
(二)樹立班干部威信,便于管理
要學生服從班干部的管理,就需要樹立班干部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只有這樣班干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時候才能夠得心應手。教師應該盡量為每一個班干部創造獨立管理班級的工作機會,為班干部設立“自主管理日”,將一天的時間都交給班干部,使其管理班級內的全部事務,遇到問題獨立解決,這樣做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還可以樹立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威信,使班級學生尊重班干部、服從班干部,讓學生知道班干部為班級集體榮譽做出的貢獻,從而使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關愛尊重學生,幫助學生成長
小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非常需要教師的關愛與關懷,以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對于一些存在心理偏差的學生來說,教師給予的尊重與關懷是他們最欠缺并且最渴望的東西,因此教師就應該對這類學生更加重視,及時的指導幫助學生,使其恢復心理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四)幫助學生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小學的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學生會克服困難,有的學生就會止步于困難,這樣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提高,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及時的對學生進指導,并且教會學生冷靜下來看待問題,然后認真分析問題,從而找到突破口,順利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從而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3]。
三、小學班級管理的心得體會
因為小學生年齡偏小,心智尚不成熟,認知能力與感受能力較弱,自制力也較差,所以小學班集體是一個管理難度較大的集體,因此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創新管理理念,從而將班級管理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想要管理好一個班集體,讓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服從于教師的管理,就需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與尊重,只有這樣,才會便于教師管理。并且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把教育工作當成一項偉大的事業,而不是一個謀生的職業,教師還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目標,把培養學生作為己任,不求回報,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的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策略,從而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班級環境。
小學班級管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教師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關愛與尊重,從而完善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教師還應該從制度班規入手,從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美娜.小學一年級班級管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王赫.小學班級管理中班長組閣制的實施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金俊杰.網絡環境下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吉林省輝南縣樣子哨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