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暉
【摘 要】開放網絡環境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豐富了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效果,增進了師生交流,但網絡的負面作用也極大干擾著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嚴重威脅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針對這個矛盾,結合教學實踐,對于該環境下怎樣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一、引言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開放的網絡環境逐漸步入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強大的網絡功能、豐富的網絡資源給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都帶來了極大便利,但網絡的負面作用也極大威脅著學生的身心,干擾課堂秩序并影響教學質量及學習效果。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的基礎上,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是每個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為本人在探求該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幾點心得體會:
二、以規章制度約束學生
目前的大多數的高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加上網絡游戲、聊天等因素對眾多學生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他們堅強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
新學期前四周是培養學生自我約束力和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的最好時期,上課第一周就要宣讀機房使用的規章制度,其中一條要規定“上機課上不允許打游戲、不允許閑聊,任何人都必須遵守”,并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和上機習慣;第二周繼續觀察,再次強調機房使用的規章制度;第三周是一個關鍵的總結周,針對前兩周學生學習和上機中存在的不足和嚴重問題,強調制定規章制度的宗旨和教師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心悅誠服,并真切感覺到教師真的在為學生著想,加上教師兩周來教學內容的吸引力,讓學生親自體會到不學就是一種損失,慢慢地就舍不得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了;第四周教師需要加大表揚學生的力度,并充分信任自己的學生,這樣師生之間就會逐步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當然,教師作為章程的制定者,應當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杜絕上課期間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
三、以實力征服學生
好的章程需要好的教學模式來配合,教師必須在這個問題上下大工夫,要靠實力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課堂上來,而不是靠命令和指責。
1.教學內容合理化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應注意課程內容的延伸,除常規內容外,還需要兼顧學生的需求和學科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補充學生感興趣并真正有用的知識。每節課結束前留點懸念,讓學生盼望下節課的來臨。欲達到此效果,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需求動向和學科發展動態,勾畫思路,撰寫教案。
2.講課形式靈活化
講課形式單一,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情緒,實際教學中盡量采用多種講課方式來吸引學生,比如分組研討、分組比賽、學生個性作品展示等形式,讓學生遠離枯燥的課堂,在變幻莫測中吸取知識。
比如像QQ、MSN、E?mail這些信息交流工具如泛濫的洪水,只靠堵是不行的,要加以正確引導。這塊內容可以采取辯論的形式組織教學,一方代表利方,一方代表弊方,分小組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不但了解了這些軟件的用法及利弊,而且自己教育了自己。
3.教學方法多樣化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針對不同的知識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任務教學法”、“媒體教學法”、“發散思維教學法”等,使課堂教學多樣化。
4.教學資源豐富化
教師可以在校園局域網的服務器上建立一個“教學資源包”,該“教學資源包”包括課件、教案、原始素材、演示作品、學生作品以及與本課程相關的資料和網址,學生可以登陸校園網共享資源,并利用Internet查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
5.教師教學品牌化
每個教師經過多年教學生涯的“拼殺”和學生的檢驗,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當教師的教學風格得到師生的欣賞時,在學校就有了好的口碑和威信,自然就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學生跟著品牌化的老師上課,自身感覺就是一種榮耀,學習也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四、以作業鍛煉學生
我們把作業分成兩塊:書面作業和作品制作。書面作業可以寫教師規定的作品報告,也可以寫自己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學習技巧、對教師的建議、學習中的疑難點。學生可借助網絡信息發布、交流工具提交作業,提交形式分為記名提交和不記名提交兩種,這樣學生就可以敞開心扉的寫,教師不但可以從作業中及時了解學生的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進度,還能讓學生把寫作業轉化為自覺行為,鍛煉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學習信息技術,不僅要提升信息素養,還要培養信息技能,所以,每個章節的講解都會配合若干個實例,即學生需要制作的作品。學生完成的作品通過網絡上傳到校園網指定文件夾下,對學生作品的檢查,教師可采取全部檢查和部分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決不讓學生偷懶。對有創新的作品要特別統計,向全體學生廣播展示,并將獎勵的得分記入綜合評定中。
五、以魅力感染學生
教師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教學內容設計和作業檢查上,還包括教師的生活態度、為人處世的方法、上機輔導熱情、語言的親和力以及責任心、知識面、幽默度、儀表等諸多方面。時刻展現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生活樂觀的你,以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周圍的學生。
六、以考試激勵學生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的教學模式應有好的考試模式配合。考試不是學科成績認定的唯一形式,而是教學過程的一種延續,也是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發揮和能力培養的重要舉措。我們學科實施的課程評分標準為:綜合評定=期末考試+作業+課堂表現,作業和課堂表現為平時分,占總值的30%,它們的評定是靠教師和學生一起評定。
七、以綠色軟件保護學生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色情、暴力等有害的內容,對廣大青少年上網者的思想與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對于學生機,不僅要安裝配合教學的常用軟件,還要安裝集過濾不良網站和信息、控制上網時間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綠色上網軟件,如“網絡爸爸”,“網絡媽媽”等,這樣,青少年就可以免受不良信息的影響,安全、高效、便捷地使用互聯網資源,遨游于一個清潔安全的網絡世界。
八、結束語
總之,每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會帶來利弊,有利的我們要繼續發揚,不利的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盡可能避免,而這些需要的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與不斷探求。
【參考文獻】
[1]李曉明.關于“計算機教育”的情況與幾點認識,計算機教育,2006
[2]徐進華.互聯網與多媒體在程序設計教學中的利與弊,計算機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