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忠
【摘 要】在新課標推行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老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創新教學策略,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教育的有效落實,本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對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的創新作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創新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是對課堂環節、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多方面所做的改革。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的重要環節,教學策略也要依照新的課程標準來做出調整。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自從新課程標準正式實施以來,我國絕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育者都已經對教學方法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并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在嘗試應用各種類型的實踐方法。
然而,教學策略的雖然對小學數學課堂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是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從教育者的角度來分析,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與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和制約,很多小學數學教育者仍然將絕大多數的教學重點鎖定在理論知識中,采用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另外,還有一些教育者雖然在積極的應用生活化教學措施,但是仍然將最終的教學目的同學生的期中或期末考試成績相掛鉤,讓整個教學活動變得死板且流于形式。部分小學院校的管理者對于生活化教學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不僅沒有定期對數學教育者展開系統培訓,甚至還會在潛移默化中向教育者滲透“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教育理念;其次,從小學生的角度來分析。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匱乏,因此如果僅憑他們自己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是無法準確的理解和吸收一些比較抽象化的數學知識的,在絕大多數的時間里,小學生都在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強迫”自己接納和吸收數學知識。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創新
1.依托教材,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化的學習材料
小學數學課程的教材不僅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基礎保證,同時還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基礎線索。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充分利用好數學課程中的教學資源,結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特點來科學性的構建和引入教學情境,通過恰到好處的教學案例來聯結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通道,幫助小學生可以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他們創造出更多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例如在教授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時,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利用放學時間來仔細觀察學校周邊的道路狀況與綠化狀況,而后在其中挑選出一個比較受到學生關注的內容來設計應用題:為了能夠讓我們校園周邊的綠化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校長準備在學校周圍的公路兩旁種植500棵樹木,最終成活下來的有490棵樹,請各位同學計算一下這批樹木的成活率。這倒應用題不僅非常的符合小學數學教材的授課要求,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腦海中出現一個真實的思考情境,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便求得了正確的答案。
2.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要想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老師就要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主要做法如下:一要調節好師生之間的關系。老師即使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的朋友,因此,數學老師一定要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二要為學生留足夠的思考空間。由于個體差異的問題,學生跟學生的思維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留夠思考的空間,這為提高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3.利用課堂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常重要的,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受教,注重興趣的培養,讓小學生能主動去學習。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小游戲,通過游戲來讓學生認識數學,了解數學。如,可以讓學生充當顧客和營業員的角色進行數學游戲。
活動道具:小面額的零錢、日常用口(牙膏、牙刷、小手帕等)
活動內容:對日常用品進行標價,分配學生充當顧客、營業員,顧客到營業員那里買日常生活用品,營業員收錢找錢,而老師在這過程中進行指導,檢查學生在收錢找錢過程中是否出現差錯。
活動總結:類似這樣的數學小游戲有很多,這些例子在生活中也是運用到的,學生也會對這樣的游戲而感到新奇,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數學游戲中去。而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出現錯誤的應及時糾正,對表現好的應給予表揚,并講述數學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張楚廷.課程要“回歸生活”嗎——論課程與生活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10(05)
[2]洪瑋.課標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福建中學數學,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