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創
【摘 要】實踐教學是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有關教學設置的新目標,也是“學以致用”的教學方針。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以及小學教學在教育中的基礎地位,傳統的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訴求,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特點。啟發式教學是中高年級數學教學新的嘗試,也是啟迪學生智慧的有效辦法,它能夠通過問答和科學的實踐,找到小學數學教學的要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動課堂變為主動探究的新課堂。本文就從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現狀出發,對實踐性教學做一個探索,提出開展啟發式教學的具體方法,創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的成績。
【關鍵詞】實踐教學;啟發式教學;小學中高年級數學
小學教學在整個教學階段起到夯實根基的作用,對于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具有積極的作用。據調查顯示,小學生在學習中最頭疼的科目就是數學,數學課程對孩子的邏輯性要求高,在牢記公式的同時還要學會解題技巧,能夠實現學以致用。然而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還不夠科學,灌輸教學的模式忽略了以學生為核心的要義,且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啟發式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種新方法,也是新課改下創新教學的手段?;谛碌慕虒W環境,要立足實踐,讓學生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突出啟發式教學的意義,掌握教學的要領,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一、啟發式教學的優勢
顧名思義,啟發式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啟迪他們的智慧為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并在實踐中開展教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他們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掌握學習的客觀規律,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發散自己的思維。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實施啟發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內容,改變傳統教學的方法,通過多種手段實現探究教學。
以往的單一教學方法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而啟發式教學,則能夠讓教師更好的扮演課堂角色,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對于學生而言也不是被動的進行知識記憶,而是主動參與分析和探究,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將學生置于主動學習的位置,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二、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啟發式教學的具體實踐
小學中高年級的數學相比于基礎課程已經有了一定的深度,開展教學的時候要找到切入點,做好具體科學的實踐。
1.教師的正確引導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應該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因此,在啟發式教學的運用中要通過設置情景,通過靈活的方式啟迪學生的智慧,讓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參與。作為教師則要主動的完善和提高自己,在講課技巧、方向性上下工夫,避免空洞的講解,而是強調知識結構的梳理,確定學生正確的學習目標。例如在對圓的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自行車為道具創設學習情景,通過在給道具自行車更換方形和橢圓形的車輪,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進而引出這一課程的知識內容。適當靈活地運用道具對數學課程知識教學進行引導,不僅豐富了課堂學習的樂趣,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探究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情景中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數學知識的教學效率。
近年來,教學改革深入實施,課程的內容不斷發生變化,教材也在擴充和完善。新課標的出現對于孩子而言,更是需要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與實踐水平,過于理論化的講解只會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唯有正確引導,啟發式教學的使用,才能實現課內課外的有機銜接。
2.強調啟發點選取的準確性與靈巧性
啟發教學在原則上都存在一個教學啟動的點,這個點又被稱為啟發點。準確的選擇課程中的啟發點,突破問題解答的渠道,是解決知識的科學方法。同時,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
以平行四邊形的學習為例,在復習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關系時,為了幫助學生更為全面的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教師可以將平行四邊形高與長方形寬之間的關系作為啟發點,對學生的圖像學習進行啟發式教學,在針對平行四邊形圖像特征進行分析探討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數方格為工具使學生對圖形面積進行裁剪與拼接,進而完成對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師準確的找到啟發點,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遷移和延展,在新舊課程中找到結合部分,在鞏固學生知識體系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啟發式教學與講授教學的結合
啟發式教學的應用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全部更新,而是新舊教學方法的合理安排與使用。在實踐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思維能力,合理分配理論、技巧、實踐教學的比例,突出啟發式教學畫龍點睛的目的,做好延展性教學。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面積這一數學課程時,為了使學生在初次接觸三角形分類,特點等知識內容時能夠準確的理解,便可以采用講授式教學方式進行基礎知識講解。在三角形面積計算以及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處理中,則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啟發學生分析四邊形面積推導并開展圖形拼接練習,使學生在教師啟發和自身探索中完善三角形相關知識的學習。
三、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啟發式教學的要領
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啟發式教學的要領,則是教學與講解的有機結合,是創新應用學習的方法。小學生年齡較小,對知識的理解不深刻,只有因材施教、立足實踐,才算抓住了教學的要領。
首先,教師要明確每一堂課的學習目標,根據教學計劃和學生的情況,采取有目的的教學方法,提高課程教學吸引力的同時還要做好教學的雙向互動,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效率。
其次,教師要做好感性與理性教學的結合,要向學生提供有關新知識的豐富材料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對所學的對象有足夠的領會和理解的過程。要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去激勵和鞏固學生對所學課題的興趣促進他們積極思考盡量有讓他們自己親自去發現。
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從實踐出發、自足根本,養成學生自我思考的和學習的好習慣,發散學生的思維。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開展互相測評,通過自我檢查和作業創新方法的布置,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
四、結論
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與傳統講授式教學的有機結合,會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和運算能力,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在實際教學中立足實踐,找到新舊知識結合的切入點,掌握好啟發式教學的度,并掌握好教學的要領和關鍵,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黃家嵐,孫庚會,慈婧.信息技術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237-239.
[2]錢永梅.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197.
[3]易煉成.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68.
[4]李亮亮.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5,03:88.
[5]王利勇,潘金花.試論做好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J/OL].學周刊.
[6]孫展孝,劉富民.數學直覺思維的教學價值、特質及其培養路徑——以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6,10: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