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學生雖學歷比高職學前教育和本科學前教育要低,在葫蘆島的幼兒教師中比例卻很大,承擔著培育祖國花朵的重任。因此,作為葫蘆島市學前教育專業的龍頭學校,研究出適合本校的科學、合理、有效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課程體系建設、學生實踐方案的制定、評價體系的建設三方面闡述如何實現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園校合一“三個三”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園校合一;“三個三”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隨著幼兒教育機構數量的快速提升,社會對學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幼兒教師的技能及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對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與實踐,成為了優秀中職學生培養的關鍵之所在,對于提高整個社會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我校作為葫蘆島市三產學校的龍頭,承擔了重要的幼師培養的任務。因此,研究出適合本校的科學、合理、有效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優秀的應用型人才,能夠造福葫蘆島眾多幼兒。
二、研究現狀
關于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學結合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的研究者認為學校要培養出適合企業和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人才就要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這一路徑。這樣做不僅能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同時也是職業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學生在第一學期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并且安排1-2周專業認知學習,學習專業知識。第二學期將實習和實踐課程緊密聯系。第三、四學期繼續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交叉進行,并且加大實踐教學課時。第三年主要通過校企合作,進行頂崗實習,實行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教學。將教學和企業實踐結合,增強教學內容針對性和實用性。
訂單式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有許多相似之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根據企業用工合同或是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約定,定向為企業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工作能力的技術工人、管理人員的人才培養方式稱之為訂單式人才培養。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對從業人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都直接對應崗位群的要求。
三、研究界定
“園校合一”:我校嘗試依托校內實訓基地——葫蘆島市實驗幼兒園,構建園校合一的“三個三”人才培養模式。
“三對接”: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相對接、教學活動與工作過程相對接、實習崗位與就業崗位相對接。
將實踐型、應用型、技能型幼教人才作為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并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實現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相對接。依托校內實習實訓基地—葫蘆島市實驗幼兒園,將幼兒園的工作流程和幼兒教師的工作過程引入課堂,使教學活動與工作過程相對接。依托校內外實習基地,滿足學生多輪循環的見習、實習,并通過“雙導師”制,由園校雙方對學生的頂崗實習進行系統的、專業的職業指導,提升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實現實習崗位與就業崗位相對接。
“三融合”: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融合、專業教師與行業專家相融合、學校考核與幼兒園評價相融合。
將幼兒園崗位能力要求引入教學內容,通過專業文件解讀使學生了解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使學生了解崗位要求、明確學習目標。聘請行業專家及幼兒園優秀教師為本專業兼職教師,與我校專業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及學生的實習、實訓指導,并由園校雙方共同進行學生評價。
“三證書”:畢業證、幼兒教師資格證、特色課程證。
第六學期對學生的彈、唱、跳、畫、說、講課、說課等各項基本技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使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同時,開發、引進育嬰師、奧爾夫音樂、兒童潛能開發等特色課程培訓,使學生學有所長的同時,有機會考取各類相關職業技能證書,實現畢業證、幼兒教師資格證、特色課程證“三證書”的獲得。
四、研究內容及實施策略
(一)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保障“三證書”的獲得
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綜合性強、知識面寬、相關學科互相滲透的特點,在園校合一的“三個三”人才培養模式下,構建“基礎、專業、拓展”相融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三個模塊的課程有機融合,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二)制定切合實際的實踐方案,保障“三對接”的實現
實踐,即實踐實訓,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必須經過的一道關,它的應用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是對學校專業課教育的總體檢驗。實踐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質量。實踐過程是提高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過程,更是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學前教育學生的實踐組織和管理意義重大,而制定切合實際的實踐方案就是重中之重。
(三)構建“過程化”的評價體系,促進“三融合”
教育評價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使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必要手段。單純以成績評價學生行為和素質的優劣的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所以,我們應該采用“過程化”的評價。
構建“過程化”學生評價體系。在學校原有的學生考評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幼兒園給出的各項能力考核建議,制定《學生過程考核評價方法》。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園校共同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建立“學生專業成長檔案”,將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實訓成績及成果以作品實物、影像資料、文檔等形式進行收集、整理,對學生進行過程化、綜合性評價。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期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日常量化考核成績+教學任務的完成成績+實踐成績)和期末成績(試卷考核成績+實操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比例根據學科特點進行分配。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主要由幼兒園和我校實習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習期間各方面的表現給予綜合評定。
四、結語
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研究,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希望學校借著省級示范校建設的契機,踏踏實實地,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完善學生實踐方案、構建過程化評價體系,真正培養出技能型、應用型學前教育優秀人才,造福葫蘆島眾多幼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習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
[2]吳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相結合研究——以河南省南陽市學前教育專業為例[D].江西: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2014
作者簡介:
尹龍曉,女,葫蘆島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