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文化藝術的發展,人們的藝術品位不斷提升,這對于舞蹈專業的教學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然而,在高職舞蹈專業教學中,在課程設置方面,許多學校還是依賴于本科的教學方法,只是單純地模仿,不能夠針對高職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設置專業課程,對培養學生舞蹈綜合表演能力造成阻礙,是一些學生就業后,不能夠快速的適應社會需求。因此,針對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的創新路徑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
一、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需要改進
在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教學中,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課程設置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課程設置不合理,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從某個層面上來說,課程設置,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法。舞蹈專業實踐性比較強,在教育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快速的掌握舞蹈技能,對于舞蹈內容有一個深刻的領悟,課程設置是關鍵。目前,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一些技術學院、中等職業學校也轉型為高職院校,雖然從表面上看具備了高職教育的能力,但是,卻并不一定具備高職教育的水平,期間,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其課程設置是否合理。很多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照搬本科類內容,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沒有凸顯,很難實現是職業教育效果。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剛剛進入轉型期,在專業設置上還處于調整階段,課程設置還處于探尋和摸索的程度,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
2.課堂教學模式單一,“雙師”素質教師比較缺乏
受各方面條件集因素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舞蹈功底各不相同,在組織教學的時候,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難度,如果采用統一的教育模式,很難獲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必須采取因材施教的辦法,這樣,更有利于發現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今,在課程設置上,具有普遍性,課堂模式教學單一,很那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所以,導致教育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另外,教師的能力和素質,也是影響課程設置有效性的一個關鍵因素,一些高職院校處于轉型期,許多教師都是中專教師,或者技工學校的教師,能力和素質比較有限,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教學內容的增多,很多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已經跟不上教育教學步伐。表演專業教師舞臺經驗不夠,在實際教學中,缺乏綜合性能力。教師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影響著課程設置的有效性,以及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創新路徑
1.加入多媒體教學元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中加入多媒體教學元素,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教學,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加入多媒體教學元素,所傳遞的信息更多,圖畫、文字和聲音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舞蹈教學中,課程設置以教師為中心,練習模式單調,所講授的內容以教師示范為主,加入多媒體教學的元素,可以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利用多媒體,學生可以看到更多的舞蹈表演,優秀舞蹈家示范的舞蹈動作,以便于增強對舞蹈動作的思想認識。另外,利用多媒體,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舞蹈示范進行錄像,課后將自己的示范動作與多媒體中舞蹈家的示范動作進行對比,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中多媒體元素的加入,還可以解決實踐教學課程少,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沖突的矛盾。多媒體示范表演,還可以使學生快速的了解到最新、最流行的舞種和表演技巧,加強學生的自學時間,以有效解決課堂教學時間少,教師的表演能力有限等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建立適當的課程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教學,傳統課程教學主要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被動練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被激發起來。在課程設置上,主要傾向于教師備課、講解、示范、考評等等內容,長期進行這種模式的教學,會大大減少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的精力主要用在了模仿、練習和應對考試方面,不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在新的時期里,高職院校舞蹈表演專業教學,要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學”上,以學生為中心,建立適當的課程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欲望,樹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比如,筆者在教學維吾爾族舞蹈時,不僅傳授給學生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還給學生介紹維吾爾族民間風俗,讓學生對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找細節,不斷豐富舞蹈表情,根據自身特點,建立適當的課程目標,并通過探索實踐,完成一個個課程目標,激發學生自身的創新性,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便于在課程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激發學生的潛力和動力,使學生不僅會創新,還會大膽地進行表演和展示。
三、結語
隨著藝術文化的發展和普及,人們對于舞蹈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舞蹈表演人才標準,已經很難滿足新時期舞蹈藝術文化需求,社會急需具有綜合表演能力的舞蹈藝術人才。因此,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也需要根據社會需求不斷調整,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便于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蔡艷.高等職業教育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3).
[2]黎恬恬.高師舞蹈教材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王翔燕.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西南大學,2012.
[4]穆藝丹.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2(8).
作者簡介:
朱秋濤(1986—),男,漢族,湖南婁底人,本科,助教職稱,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