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盤縣保田鎮保田小學 莫 峰
數學是一門最嚴謹的科學,數學語言表述數學對象精煉、準確、嚴密。講究有序邏輯。往往少一個字不行,多一個字不行,換一個字更不行。少、加、換都會導致題意的改變,影響問題的解決。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時,一定要對關鍵的字、詞、句認真的“咬一咬”,仔細的“嚼一嚼”。不要把“咬文嚼字”當作語文教學的“專利”。數學教學也要“咬文嚼字”,并且要認真刻苦地咬地嚼。它應該是學好數學的第一關,也是學好數學重要的前題。
數學概念貫穿整個數學教學的始終,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生理年齡、心理年齡、認識思維結構均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不存在抽象思維。只會認識一個事物的具體形象,一般不會抓住概念定義、法則、小結語中的關鍵詞去仔細斟酌、推敲。如果只讓學生生硬地背誦,學生背了也不會理解含義,更不能領會題目語句表述的數學對象之間關系。為此,老師在講解時,對表述中關鍵性的字、詞、句要進行圈一圈、點一點、劃一劃,讓學生在讀表述句的過程中,醒目地注意關鍵點,準確地理解概念和題目句子的真正含義。這樣教學起來就自然會有的放矢。學生學起來就能抓住要害,思維活躍,理解深刻,積極性自然就會高漲。如教學循環小數時,學生用豎式計算“400÷75”“1.5÷7”,發現除不盡,商的某幾個數或者某個數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教師揭示循環小數這個概念。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循環小數概念:“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教師在講解循環小數時要注意關鍵詞“小數部分”“一個數或幾個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在概念中的含義進行討論。得出“小數部分”是指范圍,“一個數或幾個數”指一個數也行,幾個數也行,即一個,多個都可以,“依次”即“按一定數字排列的規律順序”,“不斷”即“沒有間斷”,“重復”即“一次又一次”。然而,光題解字詞面上意義是不夠的,還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咬文嚼字,使他們真正理解概念的文字內涵。此時教師提出: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有些同學說:“白天和黑夜”,有些同學說“日出日落”……。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數學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學習數學的基礎起點;是數學邏輯推理的依據;是正確、合理、迅速運算的保證。像這樣的概念須要咬一咬,嚼一嚼的文字很多,如直徑、半徑、奇數、合數、位數、數位……。老師在講解時,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認真地剖析與探究,使學生理解概念更深刻,運用概念更準確。
從上面兩例不難看出,文字題要讓學生仔細討論、推敲。找準關鍵的字、詞、句,教師要不斷的啟發。這樣,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加深了對小數的理解,為解此題掃清了障礙。
實踐表明,要學好數學,咬文嚼字是學好數學的前提,要象學語文那樣,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咬”“嚼”。真正讓學生領會題意,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演繹推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績效的關鍵舉措。因此,數學教學還必需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