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新時期下,為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必須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主要問題,平衡好村農與城市的發展關系,為城鎮化、工業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加大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力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競爭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本文將對鄉鎮水利工程的建設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新時期下水利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發展方向,對當下的鄉鎮水利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鄉鎮;水利工作;建議
水是生命的源泉,不僅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現代化農業、工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確保鄉鎮水利工作的有效開展,才能為農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提供保障。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出效益,相反則會招來災害。農田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基層問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仍然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短城鎮農村的貧富差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
一、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現狀
農田水利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政府一直對農村水利建設給予高度關注,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農村水利建設水平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隨著農業生產的進行,許多地區水利設施的地下水位已經出現大幅度下降,一些灌溉井已經無法使用,由于水位過深、水泵揚程不足,出現灌溉水位不夠抽的現象。出于保護水資源和水資源合理利用的目的,我國鄉鎮的灌溉方式也得到改進,從傳統的大水漫灌變為管灌、噴灌和滴灌,建設地下水回灌工程,開挖長條井。但由于部分企業的污水排放不達標,許多人畜用水受到污染,人們的節源環保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另外也需要加強管理,對水資源進行有效保護。
雖然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許多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由于缺乏維護管理,出現較為嚴重的老化和損壞現象。許多農田的橋、涵、閘已經無能正常發揮作用,境內溝渠不暢,一旦遇到暴雨等自然災害,容易發生澇災,危機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新時期下,仍要加大力度進行鄉鎮水利建設,促進農業的更好發展。
二、鄉鎮水利工作的基本思路
首先應提高水利工作的思想認識,認清當下水利建設的嚴峻形勢,形成危機感和急迫感,從而端正工作態度,嚴肅工作工程,確保水利工作的有效開展。認真分析各地區的水利建設現狀,在對傳統水利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工程現狀進行實地考察,擬定水利工程改造或新工程建設的實施方案。
加大水利建設的宣傳力度,普及水利知識,讓人民群眾了解水利建設現狀,深刻認識水利工程建設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水資源的保護意識,節約用水,重視水資源保護,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促進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最大限度的保證人畜用水、灌溉用水無污染。
做好水利工程基本材料的整理工作,包括各種數據資料、圖紙資料等。圖紙繪制要做到清晰準確,使工作人員能夠根據圖紙準確找到每個水利設施的準確位置。同時標注好周圍的地形地貌,比如哪里由溝渠、哪里是河流險段等。水利建設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識,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水利與農村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進行水利工程改造時,必須做到詳細了解情況,做到實事求是、量力而為。培養一支業務精湛的工作隊伍,在領導組織下,確定水利工程建設或改造的可行方案,充分聽取人民的意見,促進農民群眾的參與,逐步實現水利建設的各項計劃。
三、對鄉鎮水利工作的幾點建議
節水工程的實施可以獲得巨大的效益回報,但是前期的投資也非常大,為確保資金投入,應充分動員社會力量,調動農民的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補助政策。以國家投入為導向,以群眾投入為主體,以銀行貸款為補充,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模式,確保資金投入充足,促進節水工程建設的良好開展。
積極發展節水農業,做好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提高水利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專業素質,聘請水利建設專家組織培訓,集中解決農村基層水利單位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加強農民群眾的水利法規知識宣傳,引導農民按照作物生產期進行合理灌溉,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節約。此外,應進行水價調整,這是對水資源保護的最有效措施。由于傳統的生產觀念中沒有把水作為一種商品看待,造成水價略低于供水成本。應完善《水利產業政策》中對水價的規定,新建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的制定應滿足運行成本費用、繳納稅金、歸還貸款和獲得利潤的原則。在水價改革過程中,應根據水的具體用途,將水價調整到位,對超額用水的現象應采取加倍收費的方式進行管理和約束。
水利部門應建立一體化服務體系,從項目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施工安排、材料購置、工程管理、項目驗收等各個方面,為基層提供全方位的水利服務。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的統一化管理,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規范、統一供應、統一程序驗收。積極進行管理信息化建設,引進新的技術設備,提高管理效率,保證水利工作的有效開展。推廣科學的灌溉技術和節水技術,干旱地塊優先種植耐旱品種,調整作物結構,降低水利供應壓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水利建設是農業發展之本,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國水利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應該清楚認識到新時期下水利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應不斷提高對水利建設的重視,更新工作思路,積極引進引得技術手段,促進我國鄉鎮水利建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艾買爾·卡司木. 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 建筑技術開發,2016,(01):135-136.
[2]張靜. 后稅費時代鄉鎮水利站職責履行狀況的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2.
[3]賈晉. 鄉鎮政府經濟職能與鄉鎮債務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
[4]曲延春. 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變遷研究[D].山東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