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銀輝
苦蕎是蘭坪縣高原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旱地經濟型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結構變化,苦蕎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發展苦蕎種植可以增加糧食產量和提高農民收入,特別是對高寒山區農民增收貢獻尤為突出。現將苦蕎高產栽培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一、經濟價值
苦蕎不僅僅有很好的營養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 苦蕎也是很好的飼料作物,養麥籽粒、碎粒、皮殼、秸稈和青貯都可以飼喂畜禽,而廣泛用作牲畜飼料的是碎粒、米糠和皮殼??嗍w碎粒是珍貴飼料,用其飼喂家禽可提高產蛋率,也能加快雛雞的生長速度;飼喂豬能提高肉的品質。苦蕎比其他飼料作物生育期短,其青體、干草和青貯均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嗍w皮殼是人們通常使用的枕芯填料,長期使用有清熱、明目、安眠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對苦蕎營養、藥用成分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對苦養食品越來越青睞,苦蕎食品在出口創匯中供不應求。
二、栽培技術
1、播種前的準備
(1)整地
苦蕎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但適宜在有機質豐富,結構良好,養分充足,保水力強,通氣性良好,酸度為pH6~7的土壤上生長。蕎麥根系弱,子葉大,頂土能力差,適宜的土壤及正確的耕作對苦蕎的發芽出苗和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囵B整地,應于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深耕。通過深耕增加熟土層,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蓄水保墑和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減輕病、蟲對苦養的危害。
(2)品種選擇:主要選用分枝多,結籽集中、結籽早、結實率高、抗寒力強、產量高的本地當家品種。
(3)播種
①種子處理。種子處理是苦養栽培中的重要技術措施,有利于提高苦養種子質量、保證全苗壯苗??嗍w種子處理主要有曬種、選種、浸種和拌種幾種方法。A.曬種宣選擇播種前7~10天的晴朗天氣。烙萊砉秭子菠菹抑搬存向陽千熳的齜而或席早卜。存10時至16時連續曬2~3天。B.選種的目的是剔出空粒、秕粒、破粒、草籽和雜質,選用大而飽滿一致的種子,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其方法有風選、水選、篩選、機選和粒選等。C.溫水浸種也有提高種子發芽力的作用。用35℃溫水浸15分鐘效果良好。D.播種前用0.1%~0.5%的硼酸溶液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種,或藥劑拌種能獲得良好的增產效果。
②播種期。苦養性喜冷涼稍濕潤的氣候,苗期宜在溫暖氣候中生長,而開花結實期宜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涼爽天氣中進行,生育期間高溫干燥天氣均不利于蕎麥生長發育。由于各地的氣候特點和種植制度不同,因此,各地播種期不能要求一致,其原則是:A、在終霜期前后4~5天,即冷尾暖頭播種,早霜到來之前收獲,B、開花結實期,處于當地陰雨天較多,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0%,以內,溫度在18℃~22℃的階段,有利于養麥的開花結實。養麥的播種方只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三種。
③合理密植。構成苦蕎產量的主要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株粒數和千粒重。只有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使單位面積株數、株粒數和千粒重協調發展,才能保證理想的產量。合理密植是實現苦養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嗍w留苗密度的適宜范圍,應根據各地自然條件、土壤肥力、品種特點和栽培技術水平來確定。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下,每畝留苗密度以12萬株為宜。據有關試驗,苦養每畝留苗在6萬~12萬株密度范圍內,增加密度,光合強度逐漸減弱,有效分枝和千粒重下降,但光合物質向籽粒的分配比值增大,單株粒數和粒重增加,進而增加產量,留苗密度每畝超過12 7株時,則由于經濟性狀變差而使產量大大下降。一般苦養每0.5公斤種子出苗1.5萬株左右。因此,苦蕎每畝播種量控制在4公斤~7公斤為宜。
四、適時播種:春蕎適宜播期為3月15~25日。
五、播種量及方法:每畝播種量4公斤,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播后蓋上細泥灰,最后進行覆土,覆土不宜過厚。
六、水肥管理:播種時要求每畝用草木灰900kg和磷肥25kg作底肥??嗍w不耐肥,肥力過高會導致倒伏和貪青晚熟。
七、適時收獲:苦蕎開花期較長籽粒成熟時間極不一致,在同一植株上可以同時看見完全成熟的種子和剛剛開放的花朵。成熟的種子由于風雨的振動易脫落導致苦蕎減產。因此,及時和正確的收獲是奪取苦蕎高產的關鍵。最適宜的收獲時期是當苦蕎全株2/3的籽粒成熟即籽粒變為褐、淺灰色、呈現本品種固有顏色時,及時收獲。
(作者單位:671408云南省怒江州蘭坪縣啦井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