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仕

【摘要】 目的 分析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及幽門螺桿菌(Hp)陰轉率。方法 120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西醫治療,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性上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以及Hp陰轉率。結果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0.0%)以及Hp陰轉率(88.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73.3%、68.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清除Hp, 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 左金丸;半夏厚樸湯;穴位貼敷;慢性淺表性胃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6.05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of Zuojin pills and Banxia Houpu decoction add and subtract combined with acupiontis stik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Hp) negative rat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received Zuojin pills and Banxia Houpu decoction add and subtract combined with acupiontis stiking therapy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Hp negative rate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90.0%) and Hp negative rate (88.3%)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3.3% and 68.3%),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Zuojin pills and Banxia Houpu decoction add and subtract combined with acupiontis stiking therapy show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along with eliminating Hp. So this method i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Zuojin pills; Banxia Houpu decoction; Aacupiontis stiking therapy;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 是慢性胃炎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痞脹、胃痛、吞酸、噯氣等, 此病易反復發作, 且遷延難愈[1, 2]。據調查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進行治療, 顯著的改善了臨床癥狀, 提高了Hp陰轉率[3, 4]。隨機抽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60例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 均符合《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中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診斷標準, 均經病理組織學、幽門螺桿菌檢測以及胃鏡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實驗組男32例, 女28例, 年齡36~69歲, 平均年齡(52.5±15.1)歲, 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9.5±8.3)年。對照組男33例, 女27例, 年齡33~65歲, 平均年齡(49.8±15.7)歲, 病程2~20年, 平均病程(10.1±8.5)年。排除患有嚴重意識障礙、精神障礙以及溝通障礙的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西醫治療:給予患者標準的三聯療法:奧美拉唑膠囊(沈陽圣元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4652, 規格:20 mg*14 s)口服, 1粒/次, 2次/d。阿莫西林膠囊(吉林顯鋒科技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73235, 規格:0.25 g), 1.0 g/次。甲硝唑片(山西津華暉星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4021736, 規格:0.2 g×100片), 2片/次, 2 次/d。連續用藥1個月。
1. 2. 2 實驗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性上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進行治療。常規的西醫療法同對照組, 再給予患者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藥物劑量隨癥加減):厚樸8 g、半夏12 g、茯苓12 g、蘇葉10 g、生姜9 g、吳茱萸9 g、黃連10 g。① 脾胃虛寒者:加白術12 g、太子參12 g。② 反酸燒心者:烏賊骨20 g。③ 肝胃不和者:柴胡8 g、郁金12 g、佛手12 g。④胃陰不足者:麥芽12 g、石斛15 g。水煎服, 1劑/d, 分兩次服用。穴位貼敷:取肉桂、公丁香、五味子各30 g, 打粉混合, 用生姜汁調和, 敷于患者的神闕穴、中脘穴、雙足三里穴以及雙天樞穴, 每個穴位貼3 h[3]。連續治療1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5]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以及Hp陰轉率。臨床療效評定標準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病變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病變基本消失。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病變無改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治療后, 對兩組患者再次行胃鏡檢查, 統計并分析兩組患者Hp轉陰的例數, Hp轉陰率=(Hp轉陰例數/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比較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Hp轉陰率比較 兩組患者通過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中有53例患者的Hp轉陰, Hp轉陰例率為88.3%;對照組患者中有41例患者的Hp轉陰, Hp轉陰例率為68.3%。實驗組的Hp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0704, P=0.0078)。
3 討論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主要是由于喝濃咖啡、嗜酒、膽汁反流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6, 7]。 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于中醫領域中的“胃脘痛”、“腹痛”等范疇, 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厚祿之品, 饑飽失常, 憂思過度, 損傷脾胃, 運化失常所致。中醫治療該病的主要原則是“健脾益氣、行氣活血、散寒清熱”[8-10]。
左金丸中重用的黃連具有清肝瀉火的功效;吳茱萸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半夏厚樸湯中的半夏具有降逆和胃、化痰散結的功效;厚樸具有下氣除滿的功效;茯苓具有滲濕健脾的功效;蘇葉可以起到散寒解表、行氣和胃的功效;生姜可以起到辛溫散結的作用。左金丸和半夏厚樸湯聯用, 可以起到燥濕降逆的功效, 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兩方中的厚樸、半夏可以能起到明顯的行氣、鎮痛的作用, 調節胃液的分泌量, 消除胃黏膜充血、水腫的狀態[11-13]。穴位貼敷是一種內病外治的治療方法, 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不僅可以取到顯著的效果, 還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敷于患者的神闕穴、中脘穴、雙足三里穴以及雙天樞穴, 可以有效的調節患者的脾胃功能, 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脈的作用[14, 15]。本文研究數據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通過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后,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0.0%)以及Hp陰轉率(88.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73.3%、68.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可以有效的緩解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癥狀, 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 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取得的臨床療效頗為顯著, 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 Hp轉陰率明顯提高, 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立, 蘇立軍, 曹春麗, 等.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50例臨床觀察.中醫藥導報, 2015, 21(4):91-92.
[2] 潘東洪, 呂艷, 王偉, 等.穴位貼敷聯合中藥拔罐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人的療效觀察. 護理研究, 2013, 27(22):2350-2351.
[3] 吳東偉.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32例療效觀察.中醫臨床研究, 2013, 5(20):56-57.
[4] 史金花.穴位貼敷聯合黃芪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研究.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11(2):227-230.
[5] 曹剛. 左金丸合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5):53.
[6] 田英娟, 王維亭, 黃維芝. 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胃食管反流病32例. 內蒙古中醫藥, 2015(4):3-4.
[7] 郭素芳. 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并用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40例.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06, 20(6):640-641.
[8] 王文凡. 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治療反流性食管炎50例. 光明中醫, 2010, 25(5):806-807.
[9] 馬春. 左金丸加減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42例. 中國老年學, 2011, 31(24):4918-4919.
[10] 李春穎. 半夏厚樸湯加左金丸治療反流性食管炎53例.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18):13-14.
[11] 劉靜, 李淑良. 半夏厚樸湯新解. 北京中醫藥, 2016(1):92-93.
[12] 龔嬡媛, 符思, 王微, 等. 半夏厚樸湯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環球中醫藥, 2016, 9(7):901-904.
[13] 李媛. 半夏厚樸湯組方淺析. 四川中醫, 2015(2):46-47.
[14] 劉西建, 韓濤. 中藥穴位貼敷研究現狀及思路. 中醫藥信息, 2014, 31(5):130-132.
[15] 周煒, 王麗平, 張樹源. 穴位貼敷療法的臨床應用. 中國針灸, 2006, 26(12):8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