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
摘要:中國的精力發展帶動了科技的不斷發展,讓人們逐漸注意到教育教學事業的重要性。語文教育是中國教育的重中之重,語文是中國的本源,是我們中國從古至今都存在的文化,語文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中國的發展。在語文教育中,基本原則的學習和認知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標準的人格。因此,本文就語文教育本原問題探問闡述了語文教育中基本原則、語文教育基本原則實施現狀以及如何更好的應用這些基本原則。
關鍵詞:語文教育;本原;現狀;應用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一代人,因此,對于他們的教育非常的重要,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些教育事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遵循語文教育的本原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本原問題也是最主要的問題。
一、語文教育的本原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底線,都要有一定的基本原則,這是對社會和學校的負責,也是學生提高自己的底線。
(一)學生對老師要遵循尊重性原則
老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自我要求的標準,老師的社會經歷比學生要豐富,比學生想的更透徹。因此,在語文教育中,學生一定要對老師遵循一種尊重性原則,對老師的尊重是一種學習態度,是與人交往的底線,只有學生對老師足夠的尊重,才會讓老師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的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老師對學生要遵循科學性原則
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的任何的東西,都關心到了學生的未來生活和學生的心里活動,它直接影響了學生以后的工作態度,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了。因此,在老師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老師對于學生的學習一定要遵循科學性原則,讓學生不斷的提高自己理論知識,也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科學的對待學習和生活
(三)學生對學生要遵循交互性原則
學生與學生之間要經常的進行語言上的交流,語文的教育就是要求學生經常的對話,要求學生經常的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無奈。因此,學生在面對與自己一般大的學生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交互性原則,與學生經常的互動,一起參加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不斷的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二、語文教育中本原實施現狀
如今,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作為獨生子的他們,非常的傲慢,不喜歡與別人接觸,不習慣謙讓別人,就導致了如今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惡劣
按道理來說,老師與學生共同生活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他們應該互相關愛,互相包容和體諒,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對于老師,不再是尊重,也不再愛戴。他們認為老師就是為自己服務的人員,因此,不管什么事情,都會去要求老師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就不利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語文教育中,老師也不會更好的教給學生只是。
(二)老師的水平低下
老師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和學生學習到的東西,但是如今有的老師水平低下,他們對于學生的語文教育沒有自己的體系,而是一味的抄襲別人的教育方法,有的時候會適得其反。語文教育中,老是的語文知識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語文老師都沒有原則,那么對于他教育的學生來說,更不可能有什么基本原則了。
(三)學校的不重視
對于學校來說,他們不再關心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他們也不再關心學生與考試時間是否關系融洽。他們關心的知識學生的成績,因此,對于學生的本原問題來說,即使這個學生存在很大的問題,只要他的成績好,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他們也不會去關注,夜不會去讓學生改正。
三、更好的應用這些基本原則的途徑
對于老師在課堂上的語文教育來說,對于學生在語文教育中的本原問題來說,只要好好的利用,遵守這些本原,就會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會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一)加強實踐性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本原
新課標強調“語文是一門關于語言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實踐中,語文教育可以與別的科目的教育結合在一起,比如畫畫,比如唱歌等,讓學生在語文教育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的了解本原問題,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基本原則,讓自己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與學會與他人和平共處。
(二)語文教育是讓學生走進文本,再走出文本的過程
語文教育中,學生最主要的還是要扎實的學到語文理論知識,充分的了解到作者的意圖,想要我們從課本中學到什么東西,想讓我們在課堂上掌握什么東西。因此,一定要讓學生走進文本,了解到作者,了解到故事發展。其次,重要還有就是讓學生走出文本,我們學習理論知識,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把他們運用到實際中去,運用到生活中去,才會讓你學到的知識有意義,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進步。
(三)小組合作學習和多人異步學習是今后語文教育的大勢所趨
合作,在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只有與別人合作,我們才能做到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會完成一個人完不成的任務。因此,在語文教育中,老師一定要把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進行合作學生,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他們在語文教育中,才會發揮每個人的優勢,老師才會了解到每個人的想法,才會根據這個想法給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語文教育就要區別于其他不同科目的教育,就要有自己的特點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老師和學生都要在語文教育中做到最好,既要自己學會,也要幫助別人學好基本原則問題,使得我們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使得老師和學生不能在語文教育中胡來,對于學生來說,本原就是他們的底線。
參考文獻:
[1]錢祖宏,索一凡. 語文教師:我們到底怎么了——關于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幾點思考[J]. 江蘇教育研究, 2008 (19):127-131.
[2]張偉平.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問題教學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青年文學家, 2012(20):176-176.
[3]楊瓊. 語文課堂如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探索[J]. 考試周刊, 2016(04): 135-136.
[4]王倩. 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建設與教師的教學反思[C]// 紀念課程·教材·教法創刊30周年暨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論壇. 20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