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藝術產品的產權交易是指藝術產權所有者將其擁有的資產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及相關權利全部或者部分有償轉讓的一種經濟活動。交易范圍包括藝術產品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領域。藝術產品的產權交易是文化產權交易的一部分,對于藝術產權交易的研究有利于文化產權的明確和交易環境的保護。
關鍵詞 藝術產品 產權 交易
作者簡介:李玲,渤海大學法律(法學)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277
一、 藝術品的特性及產權交易的群體研究
藝術品首先是一個物品,無論是名人字畫還是古玩雕刻都是藝術品的范疇,藝術品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其次,我們既然要談藝術品的交易,那么這個藝術品也要多一層特征,那就是要具有商品的屬性,在經濟學中,商品具有兩大屬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從價值層面來看,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是價值的定義,這是藝術品得以流通的前提條件。使用價值是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使用價值即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價值,有人會疑惑了,藝術品能滿足人們什么樣的需要呢?其實這里所說的需要是一種增值空間和精神需要。
這也就是說明,藝術品不像普通的產品一樣,有生產流水線,它不是憑簡單的體力勞動中就可以獲取的,它最關鍵的是一種腦力勞動,這種隸屬于精神領域的特殊勞動所具有的原創性和無法量化的特性,使得藝術品作為商品也同時具有原創性、 共享性、增值性和典范性這些特殊屬性 。
藝術品最為提高藝術氣質的一個必需品,是社會的一種消費時尚,也是高端產品的一種。藝術品作為人們精神層面的一種需求其實交易范圍非常的狹窄,一般普通群眾還是停留在物質需求的階段,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要求并不高,只有經濟能力十分寬裕的情況下才會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藝術品的流通范圍基本上出現在社會的高薪階層。
在古代,只有達官貴人才會擁有藝術品,貧苦老百姓只要求溫飽,但在那個時代,即使是擁有文人字畫和其他藝術作品的官宦家庭,也對藝術鑒賞和消費不太在行,他們大多將其看作家世顯赫的一種標志,至于這件藝術品種飽含了怎樣的價值他們一概不知。
而現代,藝術品的交易群體似乎看到了藝術品的潛在價值,但畢竟這樣的群體占到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在收藏家的行列徘徊。藝術品價值的發掘不是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而是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將其投資收益分享出去,這樣才能讓藝術品發揮其更大的價值。
二、藝術品產權交易的模式
近年來,我國相繼成立了許多文交所,各個文交所都將藝術品列入流通的領域,但是具體的做法有各不相同,縱觀藝術品交易市場,主要有以下幾種交易模式,其中以上海、天津、深圳三所城市為代表。
(一)“天津模式”
“天津模式”是一個較為大膽的嘗試,它主要是采取證券的模式來進行藝術品的產權交易,近幾年,對于天津文交所的“緋聞”層出不窮,2016年8月份名聲大噪的郵幣卡交易因涉嫌非法證券交易被叫停,一位參與過郵幣卡投資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郵幣卡有點像傳銷模式,后面要有接盤俠,等盤子接不動了就會出問題。郵票已經脫離了實際價值,成了一種符號。”2016年8月16日,天津文交所郵幣卡中心再度公告稱,從8月16日至復盤交易前將不收取“借貨模式”中所有借貨人的“租金”。知情人士指出,借貨模式是一種做空機制,交易平臺可以將虛擬郵幣卡借給投資者賣出獲利。據“郵幣卡之家”統計,目前全國共有85家郵幣卡交易平臺,郵幣卡品種一共3841件,其中包括獲得地方政府批準設立的文化產權交易所和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在眾多交易平臺中,交易規模最大的是河北郵幣卡交易中心,日成交額可達到22億元,擁有近50萬戶投資者和約3000家代理商。這樣的交易模式在大起大落中風險必然相當之大,充滿了不穩定性。
(二)“上海模式”
“上海模式”在上市之初將交易模式就定位在產權交易上,這是它最重要的特點。“上海模式”與其他模式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地方。首先,“上海模式”的交易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產權交易的模式,而且掛牌的產品名叫“產權組合”,在這樣一種組合的模式之下,藝術產品的所有權就要遵循《物權法》中“按份共有”的概念來界定,在“上海模式”中,藝術產品只能在上海文交所的藝術品投資俱樂部內部發行,而俱樂部人數的硬性規定是不得超過200人,所以人數相對固定,若是俱樂部之外的人想要參與進來,這能等到老會員退出后才可加入。這樣的做法比較穩健。
(三)“深圳模式”
全國第一個文化產權交易所在深圳設立,深圳的產權交易模式類似于發行基金的方式,但是這個基金又不是對外發行的,而是在內部,它和“上海模式”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對象基本特定,這樣對于穩健性和安全性是十分有利的。
三、 藝術品產權交易中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藝術產品的價格研究
我們都知道藝術品的價格是很難衡量的一個點,一方面藝術品是人類的勞動產品,但是這種勞動集中體現為腦力勞動,腦力勞動的強度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究竟什么樣的腦力勞動是價值高的,什么樣的腦力勞動價值低,這是很難來判斷的。另外,標準也很難確定,有人認為這個藝術品的價值不菲,有人確認為一文不值,那么基于普通民眾和鑒賞家的眼光不一樣和關注的角度不同,藝術品的價格的確定也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藝術品的產權交易又必須有一個價格,所以我們應該形成一個指導價。這個價格的確定主體應當是專業的鑒定藝術品的人士。而不應根據普通民眾和收藏家的眼光來確定,那樣會導致價格過低或者過高,影響藝術品的增值和收益。
(二)藝術產品的交易規則
什么樣的藝術品才可以進行產權交易,在這里我個人認為應當有一個嚴格的界定。并不是但凡藝術品就可以進行產權交易。我們要尋找有價值的藝術品。在這里有價值的藝術品并不是指名家的作品,我們不排除非名人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價值。那么這個價值是誰說了算,還是專業的鑒定人士,由他們進行價值判斷,然后將判斷的結果形成意見紕漏于產權交易的對象,有些人會不放心這些鑒定人員的選擇判斷,認為他們可能存在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行為,這樣的擔心也不是不必要的。所以我們在專業藝術品鑒定人士進行價值判斷的同時,要形成一個監督機構,這個監督機構由一部分藝術品收藏家組成,對鑒定的結果進行質詢,若有較大的偏差則應進行商討取中間價值來作為交易的價格。同時,藝術品進入了交易中心,也不是萬無一失了,我們要定期進行評估和檢測,確保其價值。
藝術品的交易方式應當靈活,設計藝術品產權交易分期付款、售后返租、托管經營、固定收益和固定期限回購,以及二級市場撮合、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業務模式,把藝術品交易與藝術品價值評估、藝術品經營、藝術精神傳播、 藝術資源分享結合起來,才是藝術品產權市場的真正內涵 。產權市場的交易可與先進的科技結合起來,利用信息網絡的渠道進行大力宣傳,包括進行網絡拍賣,電子競價,網絡報價等等,創造出靈活多樣的交易方式,在傳統的交易方式之上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興的交易方式,滿足各種人群的交易需求。
(三) 藝術產品產權盈利模式研究
對于藝術品的盈利,我們不排除傳統的盈利方式,即產權交易市場作為產權交易的第三方收取固定的組織手續費,但我們說,交易方式是非常靈活的,那我們的收益模式也應當緊跟步伐,創造出更加靈活的模式。
產權市場其實不是一方盈利的主體,他們的目標是不斷降低交易雙方的成本,本質上是為了交易雙方的利益而存在的公平的第三方,他的盈利來源只要是基于基礎的組織和手續上的一些費用。
產權交易市場可嘗試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例如如果其他的金融機構依托產權市場和金融工具設計出投資增值的金融產品時,在滿足不同層面的投資者理性投資和合理回報的前提下,金融機構還有增值收益時,產權市場可以與金融機構進行收益分成。只有在這樣的市場交易機制下才會產生理性繁榮的藝術品產權市場 。
四、藝術品產權交易的幾點建議
(一)透明交易
對于任何交易,都是建立在誠實信用的基礎之上的,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也是維護市場秩序的需要,藝術品的產權交易也不例外。
我們在交易的過程中應當盡量做到透明交易,主要是指交易方式和交易過程的透明化,減少“地下交易”的出現,只有在透明的前提下,才能使產權交易更加清晰。
(二)加大對交易環境的把控
交易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是受到限制的,藝術品的產權交易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權交易活動,在我國,管制力度還非常小,正是因為這方面的立法不完善,經驗不足,所以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比如有些人為了盈利刻意夸大藝術品的價值,造成交易環境的不安全,加強交易環境的管制力度也是維護整個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步驟。
(三)加強對外的交流與學習
藝術品的產權交易在我國還是處于起步上升期,有很多制度上和法律上的內容還不是很完善,而相對于中國來說,西方有很多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我們要學習研究西方國家的制度及法律規定,汲取其經驗教訓,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調整藝術品產權交易的制度和法律規定,使其適應我國的產權交易的現狀。
綜上,對藝術產品的產權交易我們不能墨守成規,應該大膽創新,但又不能激流勇進,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綜合考慮判斷,在平穩中保持前進的步伐。
注釋:
吳華、向勇.中國藝術品金融化模式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
馬志春.產權市場藝術品產權交易模式研究.產權導刊.2011(4).
參考文獻:
[1]邱家和.“上海模式”:藝術品產權交易新路徑.上海證券報.2011(8).
[2]高波.文化產權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創新分析-以泰山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為例.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2(11).
[3]陳少峰.文化產權交易所在藝術品份額化交易中的轉變、癥結和改進方案-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為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