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頻
摘要:在分析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經驗,從多角度論述了小學語文識字的具體措施,語文教師應積極思考,大膽創新,采用多樣化的識字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小學識字;識字教學;教學策略
文化教育的起點就是識字教育,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是一項重點的工作,對于后續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影響。當前,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存在著“花時多,收效微”的問題[1]。在這樣的背景下,應要求小學語文教師積極思考,不斷創新識字教學策略,保證識字效率的提升。
1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分析與思考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只有掌握了識字、寫字基礎上,方可進行閱讀、寫作,也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工作。在新教材的識字內容中,每篇課文至少有7~8個新生字,往往字形較為復雜,難以記憶,學習中經常出現記住后面的,卻忘記了以前學的,這樣自然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如何將會孩子具有正確的高效的識字方法,這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工作[2]。
2 小學語文識字的具體措施
2.1 從造字規律入手,靈活從音、形、義結合思考
第一,在形聲字方面,采取歸類識字法。在學習漢字中屬于形聲字的范疇中,一般遵從部首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來記憶字形、理解字義。比如,在學習“青、請、情、情”的過程中,在掌握“青”的韻母是“ing”的基礎上,利用不同的學習環境,進行“請、情、清”的教學,應該重點對于表形以及表聲的部分進行區分,在此基礎上,指導通過換部首來記憶生字。利用這種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積累,能夠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第二,在象形字方面,采取形象識字法。從古老的漢字構成角度出發,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能從象形的變化中找到印記。比如,在學習課本中的“田、羊、鳥、日、月”等字時,可以結合食物圖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從事物特點入手,找到象形字和圖形之間的聯系,方便進行字形記憶。
第三,在指事字方面,采用字義聯想識字法。對于教學中的漢字,利用指事造字規律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比如,在進行“本”字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在“木”的下部加一畫,利用這樣的指示能說明其為樹根的部位。另外,“火”用“一”蓋住的情況下,就是代表了“滅”的涵義;“不”和“正”組合在一起就是“歪”;很小的土則是代表了“塵”等等。具體的教學中,應該從偏旁義入手,結合各偏旁義的事理關系而進行總結和歸納,得到新字的涵義。
第四,在會意字方面,采用結構組合法。應該結合會意的造字法,用部件含義進行新字的組合。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分析漢字的部件,并加以組合和變化,這樣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比如,對于“木”來說,很容易記憶二“木”成“林”,三“木”成“森”;“休”則表示一個人累了,停靠在樹木邊上休息。
2.2 從認知發展規律考慮,恰當運用游戲識字方法
第一,通過“拼、畫、說”等環節來識字
從小學生的生理特點考慮,他們喜歡做拼一拼、畫一畫、說一說的游戲。在具體的教學中,以此為基礎,進行趣味化教學的設計。在進行“秋、思、和”的教學中,可以將相關的代表“禾、火、田、心、口”卡片發放到學生手中,進行重新組合創造新字;在進行“秒、妙、沙”的學習中,可以結合偏旁與字卡拼的組合方式來學習。另外,還可以結合漢字的造字特點,結合繪畫的方式,將識字和繪畫相互結合,鼓勵學生將漢字畫出來,這樣則會大大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采取“奪紅旗”等多種類型游戲識字。在識字學習中,鼓勵教師利用多種形式進行生字的復現。通過不斷鞏固,來掌握生字,教師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將生字排列成為爬梯型,通過比賽的形式,看誰能夠到達頂端獲得紅旗,這種方式鼓勵學生掌握了大量的生字。
第三,“找朋友”游戲識字。學生手中拿著生字卡片,要求站在講臺一側,要求另外一組學生對應站立,進行生字的認讀,要求兩個同學組成一對,然后高舉卡片并進行全班領讀。
第四,“猜謎語”游戲識字。結合小學生的喜歡猜謎語的特點,總結出這類識字方法。對于接觸這種方法的班級來說,教師進行相關引導,比如,“一月長半斤—胖,又在村中—樹,十月十日—朝”等,在后續的教學中,可鼓勵學生主動來編字謎,邀請別的學生去猜,并評比出優勝者,鼓勵大家參與。
第五,“帶帽子”戴帽子游戲。在黑板上,貼上相應的聲母、韻母、生字卡片,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進行選擇,通過聲母和韻母組合完成生子音節拼寫,并貼在生字旁邊,進行全班領讀。
2.3 利用生活資源,創設開放的識字課堂
第一,在溫馨的家庭生活中識字。小學生最喜歡自由自在的家庭生活,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讓小學生在看動畫片、家里做游戲、吃零食的過程中,主動性的來認識相關出現的漢字,這種輕松氛圍下的學習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在美麗的校園生活中識字。首先,對于進入校園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他們十分好奇周圍的事物以及校園生活,應該充分利用好入學教育的階段,盡量能夠在熟悉學校的同時,積極開展識字教學。通過相關的校名、專用教室名稱等,復習認識的字,學習不認識的生字,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感到很喜歡這個活動,不自覺地就學習很多生字;其次,在人是同學的過程中,進行識字練習。通過學生的姓名制作成卡片,并提出班干部的任命條件。如果認識本排的同學,可以擔當排長的職務;同樣,如果認識本組同學姓名的可以當組長,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則會積極認識同學姓名中的生字,起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還應該結合實際的生活環境來認識生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關注超市中蔬菜的名稱、公交車站牌、社區宣傳欄等內容,這也是識字課本的良好補充,能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3 結語
識字則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主導作用,從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入手,結合興趣點所在,積極思考,大膽創新,采用多樣化的識字教學方法,積極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孩子們勇于觀察,提升識字積極性,切實提升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娟. 淺析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 小作家選刊, 2016,(35).
[2]葛婧. 關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 考試周刊, 2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