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雙燕
一、制作PPT的前期準備
首先在確定了授課的內容后,對授課對象進行分析,分析他們所處的年級、經歷、能力水平、預備技能、學習偏好等群體特點,然后要對授課對象進行實地考察,了解他們的興趣,學習態度,對要教授的內容的學習動機,通過問卷的形式了解他們的自述技能,同授課內容的相關經歷等。經過這一個環節可以把教學的最終目的,或通過授課后學習者所要達到的水平確定出來,然后根據他們的自述技能、經歷和興趣,將教學目的進行細化,分析出為達到目標所需要的子技能,排序后,并且找出與這些子技能所對應的一系列相關的知識,對應他們的自述技能或前測試題的回答狀況來確定入門技能和教育的起點。這樣就清楚了授課對象最想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最大程度的引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然后對課堂上所要講授的知識點進行重新羅列和排序,找到適宜表現和連接這些知識的順序(最好是從易到難或根據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規律),接下來是對每個知識點進行初步的分析,列提綱寫出利用PPT的哪項功能適于把知識呈現給學習者,是利用一個框架,一個列表加上鏈接,一個圖示、動畫、文字還是聲音、視頻等,初步決定后,可以畫個簡圖,將各個元素在每一張幻燈片的位置,出現的次序進行大概的部署。到此,準備工作可告一段落,接下來就可以著手去制作了。
二、PPT的制作過程
(1)設計母板。母板的作用是使整個課件看起來是一個完整而統一的整體。然后要注意母板的色彩,最好用淺顏色的背景(如白色),簡單的畫面,線條,使整個課件看上去簡潔明了,字體和想要展示的元素更加醒目,可以防止學習者長時間觀看產生視疲勞。
母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建立導航,導航使PPT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非線性超媒體的特點,可以建立導航返回到主目錄,跳躍到各個分目錄。使演示者操作更加得心應手,也使學習者對要講的內容一目了然,有一種從整體上去把握的感覺,對課堂講授的進展也能清晰準確的定位。
可以根據學習者的整體的性格特征,對母板的色調進行設計(當然要同時適合講授的內容),比如甜美的色調是一種高明度、柔和的粉色調,多用比較亮和白的顏色;樸素的色調是一種簡單的低純度的土色調;活潑的色調是一種純度、明度都很高的多色相的色調。
(2)母板內填入內容。可以先按照初步確定的簡圖將各個元素安排到相應的幻燈片位置上,觀察效果是否協調,是否引人注目,對不合適的圖片(如顏色搭配不合理)用Photoshop進行處理,動畫的使用一定要為內容服務,不能為了用動畫而加動畫,反而舍本逐末,使學習者不能注意到要講授的知識上去,并且動畫和視頻的濫用,會使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充分的展現出來。對于不適應用PPT展示的知識就最好用黑板板書或用實物展示臺手寫。例如數學上一些公式的推導,英語上句型的轉換等,而PPT的優勢在于可以在瞬時呈現給學習者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給以學習者視覺上、聽覺上更加豐富的刺激,尤其是對于一些識記、認知方面的瑣碎知識點學習的評價方面,具有傳統教學不能達到的優點,即它可以及時地反饋,在制作PPT時不要忘記加上對這堂課教學成果的評價部分,設計課堂中難點和重點的題目,要在學習者應答后能給予及時的提示和反饋。正確答案的反饋形式有很多種,可以利用超鏈接的方式,也可以利用鼠標響應。
據有關調查表明,學習者在課堂上的有效注意只能維持7秒鐘,盡管學習的內容非常重要,學習者的動機和傾向很大,但也無法在一堂枯燥的課上一直保持著注意。這就要求內容的呈現要多樣化,所以可以適當的利用幻燈片的切換,自定義動畫和一些聲音。在2004版的PowerPoint的自定義動畫中,可以選擇進入、強調、退出、路徑等各種效果。根據內容的需要可以設置動畫的時間、動畫的響應方式、聲音效果等。為了能更好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被束縛在電腦前,完全可以將所有的內容的展現定上時間,這樣可以脫離電腦的束縛,更好的利用教師口才和教師姿態來達到教授的目的。
(3)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在各個鏈接上可以加上提示文字,便于學生在自學時,同樣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習內容。對于問題答案的呈現也最好不要一步到位,多設計幾步提示和相關知識的鏈接。也就是要注重學習者的參與,不能制作一個滿堂灌的PPT課件。
“技術本身不是中立的,是具有一定的傾向性,但要發揮PPT的優勢進行教學。如果只是將各級標題進行簡單的羅列,為的只是省去一些必要的板書的話,那么PPT的真正價值并沒有體現出來,他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它的非線性,在于它所帶來的整體上對知識的掌握。
三、PPT的評價
這一環節十分重要,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在試用展示時,可以從不同層次的學習者中挑出代表來進行課件的評價。看整體的邏輯結構思路是否清晰,顏色搭配是否恰當,重點、難點內容是否突出,長時間觀看是否會視覺疲勞,有沒有存在一些內容無關的干擾因素。對于問題的解答有沒有給出有效的提示等。在使用過后,也應對學習者進行實地訪談,或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詢問。比如對課件的滿意程度,有沒有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的目的,課件的教學設計有沒有形成對內容的全面了解等。然后相應的對PPT進行改進。
四、結語
PPT正是靠著他的簡單易用,成為了我們學習生活中最常見的課堂教學課件,PPT軟件的功能強大,但不能把這些功能全都用在課件上,功能只是為教育服務的,要根據講授的內容來確定使用哪些功能,如何利用PPT達到教育最優化的目的,仍需要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