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華
摘 要:英語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發展思維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本文就英語教學觀念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英語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手段;高效課堂
隨著課改的大力推進,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觀念,才能適應新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需要,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筆者在長期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領悟到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英語教學觀念。
一、師生深厚感情建立
學生從小在父母的關心成長,感受到了父愛與母愛,進入中學階段學習,許多學生脫離了父母的照顧,獨自學校參加學習,作為一名教師要把學生當做是自己的子女一樣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學生繼續在中學階段感受到了母愛般的溫暖,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因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都要平等對待,不能歧視,更不能言語辱罵。特別是學生進入中學第一學期,學習新的一種語言——英語,因沒有一定的方法,往往會感覺到吃力,厭學,無學習語言的興趣。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主動接近他們,用積極的態度,真誠的微笑來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分析學生學習英語喪失學習興趣的內在原因,只要我們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
作為語言教師要明確學生中的差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卑心,但也渴望進步。教師要適當尋求一些機會,與學生們交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們的個性發展特點,課后多與班主任、課任代表溝通,以此了解學生學習英語信心不足的問題。教師做到不鄙視他們,不放棄他們,不批評他們,了解他們的特長、愛好,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上進心。
例如:我班上有位學生,他喜歡運動,愛好籃球,常常因為打籃球,而耽誤了英語的識記,我就開導他,如果今后在籃球方面有所造化,到國際上去參加比賽,沒有熟練的英語,不能和其他國家或運動員交流,你的英語也一定能學好。于是乎。我總是上課時,有意識地激發該同學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一有進步就表揚他、鼓勵他,利用早自習、晚自習,讓他帶領全班同學讀單詞、唱英文歌曲,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現在他特別喜歡學習英語,并且成績還不錯。
二、認真解讀課標,明確教學目標
英語教師要認真研讀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英語課本是根據英語課標編寫的,是高中招生考試命題指南,也是英語教師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準則。教師要明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以及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各階段學生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應該達到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標。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進
英語教學方法本著進一步優化教學的結合,指導學生使用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著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要求英語教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在課堂上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進行教學,如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學法”,即:課前復習舊知識、提出教學目標、講授新的知識、課堂學習知識的診測、課堂小結。在講授新的知識時,教師應采用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方式,利用實物、圖片、借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通過分排、等進行操練。
四、教學評價的有效實施
既要對學生所學習英語知識的檢測,也是對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這就需要運用形成性評價,全面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過去,英語教學的評價方式都是終結性評價,可這種評價方式對那些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
一旦學生成績不理想,他們便會感到焦慮、自卑和自責,自信心也受到嚴重打擊。對于英語老師而言,這種評價體制也極大挫傷了他們對英語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改革與探索的積極性。因此,終結評價方式不利于英語教師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很有必要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新的評價體系,即形成性評價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
新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學內容的選定,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學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
許多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直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一味的依賴于教材和老師,缺乏思考,獨立失去應有的教學效果,并且局限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揮,學生只能很被動地接受知識。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現場使用英語的機會也日益增多,如進口設備,儀器的說明書,化妝品、藥品的說明書,生產現場使用英語是國際通用的標準,正在使用的成熟技術和先進技術的原始資料卡都可以納入教學內容,成為中職英語教學十分實用面生動的教學內容。
總之,作為中學英語老師,要面對新的一輪課改,要徹底轉變英語教學觀念,對出現新的矛盾與遇到新的難題,不能避讓,要勇挑課改重擔,迎刃而上,開拓創新,不斷地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才能在自己的英語教學工作作出新的起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
[2]張美瑩.論英語教學觀念的轉變[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7.
[3]方敏.淺析英語教學中觀念的轉變[J].消費導刊,2015,8.
[4]遲序光.轉變思想更新英語教學觀念[J].新課程(教研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