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萍
數學課堂教學離不開練習,有效的課堂練習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堂數學課的效果如何,從練習中也能檢測出自己的教學實施是否成功。小學數學中計算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僅在小學階段學習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因此,在小學階段學好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不但對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體現計算的應有價值。
學生的計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現在計算正確率下降、口算速度減慢等,而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并沒有因此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而且通過以上的原因,使得自己的課堂未能達到應有的成效。比如:學生計算速度慢了,影響了課堂教學進度,從而會導致課堂教學延堂或一堂課的教學未能進行完;學生計算正確率低了,那么教師就會在這個問題上耽誤很長時間。因此,要想使一堂數學課成功,必須要充分設計好課堂練習。具體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手。
―、課堂練習引入方法應該多種多樣
數學知識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一是來自數學外部日常生活中的;二是來自數學內部的。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中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創設一定的情境,通過情境開展學習,學生能把計算當作一種工具,通過計算解決一些問題,體會計算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因此,計算教學從情境引入,并就此展開有效的教學,這是可取的。但是,創設情境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也不能拘泥于過多的非數學信息,不能干擾和弱化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發展。任何方法都有一個度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也不例外。創設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解決情境中問題,還要通過計算,形成計算技能。
二、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計算要經過觀察、比較、想象等一系列思維活動。計算過程體現了思維水平的高與低。新課程下的計算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提倡獨立思考。新課程提倡算法多樣化,是為了提倡學生獨立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展示學生不同層次的思考結果,老師不能引導學生尋求“低層次算法”。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課堂的,他們不僅有原有認知結構作基礎,還有自身的思維潛能作基礎。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做,去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之法。要留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舍得放手,相信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多獨立思考,盡可能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計算遇阻時,再讓學生互議互啟,老師盡量做問題的共同研究者參與學生的探討交流,最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嘗試所得。
(2)關注質的提高。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大都注意了量的增加,即引導學生找出盡可能多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有序思維,從質的方面提高。
鼓勵算法多樣化,它為我們了解學生的認知狀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采用各種手段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種算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及時對“多樣化”進行“優化”,找到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與交流,感受不同方法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作出合理的判斷。
三、課堂練習引入目標要明確
(1)一節練習課圍繞教學重點設計,有清晰的教學目標,練習的內容要明確。《因數與倍數》中先從自然數的分類,2、3、5的倍數特征,巧妙地設計練習,設疑精講,讓知識延伸,形成系統。小結課題時,學生通過練習清楚知道按是2的倍數自然數分為偶數和奇數;按因數的個數分為質數、合數和1。偶數和奇數是相對一個數來說的,而因數和倍數是相對兩個數的關系來說的。
(2)目標的層次要分明。對練習的知識從知道、理解、掌握、應用、比較熟練、熟練等不同層次進行達到要求。課堂上加強巡回觀察,了解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情況。練習之后要組織學生進行講解、討論和訂正,主要講解題目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四、設計課堂練習要遵循認知規律
注重由淺入深,有坡度地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地展開。每節課的練習設計要根據知識的結構特征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設計,先讓學生做基本練習,從書上的練習中,選擇與例題的結構基本相同的題目進行初步練習,練習的數量要少,重點放在學懂學會方面。同時注意收集分析學生在練習中反饋出來的各種信息,對于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及時給以點拔、輔導或糾正,對于少數后進生,應加強個別指導。如在一節體積的練習課中這樣設計:
(1)基本練習:如一根長方體鋼條長2米,橫截面積是25平方厘米,這根鋼條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2)綜合練習:一根方鋼,長2.5米,橫截面是一個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這段方鋼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已知1立方厘米的鋼條重7.8克,這段鋼重多少千克?
(3)發展練習:把一塊棱長是0.6米的正方體鋼坯,鍛成橫截面是9平方分米的長方體鋼材,鍛成的鋼材有多長?(用方程解答)
通過上述三個層次的練習,學生在簡單運用、綜合運用、擴展創新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同時也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都有收益。
五、課堂練習引入要保證適量
新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但是計算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是,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高效、統一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并在練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興趣。
(1)加強口算練習??谒闶枪P算的基礎,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僅要正確還要速度,口算要達到熟練的程度。當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訓練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訓練實現的??谒阌柧氁惨v究方式方法,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強課堂練習。留有足夠的時間。學生的練習是別人無法代替的,課堂教學如果不能實現“當堂訓練”,學生就會對當堂課的知識“遺忘”。沒有時間進行必要的課堂練習,要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并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教師進行糾正。
關注計算練習后的思考。加強練習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于總結經驗,提高練習效率。引導學生反思總結,觀察算式時,要從知識的整體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