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菊
摘 要:使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為自己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形成和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應圍繞基本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方法的學習兩方面開展教學活動。一要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欣賞能力、評價能力等基本的閱讀能力;二要讓學生學會各種閱讀方法,初步形成正確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
關鍵詞:獨立閱讀能力;基本閱讀能力;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預感。學會與用多種讀書方法……”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的自主朗讀為主線,在學生的朗讀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初步形成正確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突出多讀,重視積累,保障閱讀能力的形成。
一、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獨立閱讀能力形成的前提
堅決摒棄繁瑣分析,摒棄抽象說教。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采取“自讀自悟”的策略,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悟情、讀中想象、讀中欣賞、讀中積累,其核心是自始自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朗讀為主線,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堅決摒棄繁瑣分析,摒棄抽象說教,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讀書。
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學會讀書方法——獨立閱讀能力形成的核心
(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
1.自讀感知。自讀理解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核心,是從書面符號中進行譯碼,從而獲得意義的過程,是最重要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味和探究遇到的問題:
方法一:聯系上下文獨立理解詞句。“‘獨立就是不要老是的幫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闭n文中相當多的詞語、句子,如果就詞解詞,就句析句,往往難以理解。如果把它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聯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確切的理解。
方法二:邊讀邊想的方法。閱讀和思考相結合,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方法。邊讀邊想,讀思結合,是被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方法三:圈畫批注的方法。邊讀邊想與圈畫批注可以相互促進。一方面,圈畫批注把閱讀思考的結果記下來,便于深入的閱讀;另一方面,動手又能促進學生進一步動腦,必須用心讀書,否則圈畫批注不到點子上。因此,教給學生圈畫批注的方法,對培養他們的獨立閱讀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自讀想象。在語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質兼美的選文,課文里既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理性。學生從認知入手,借助形象,引發情感,引導學生在課文感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中的形象意境進行入情入境的想象、品味,既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又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培養。
3.自讀欣賞。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課文中的優美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品味、欣賞,獲得審美享受,受到感情陶冶,精神得到凈化。
4.自讀積累。引導學生運用朗讀、復述、背誦、摘抄、寫話的方法,對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等語言材料、語言運用規律、規范語言內進行積累,使學生逐漸樹立自覺積累的意識,學會積累語言的方法,養成注意積累善于積累的習慣,為自能讀書,形成語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讀書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學生只有掌握了閱讀方法并正確運用才能真正實現獨立閱讀能力的提高。
1.精讀。主要目的是精確的把握文章重點部分的內容和層次關系思考句子的含義和蘊理,了解表現手法和思想感情,從而把握文章中心完成綜合與分析的思維加工,提出并解決問題等。
2.略讀。略讀相對精讀而言,是不必探究詞句,而是用較快速度閱讀一了解內容梗概、主要觀點、作者意圖,確定閱讀的重點。這在課文初讀感知、復習、搜集資料等運用較為廣泛。
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主要靠教師有意識的把方法滲透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使他們經過一次次的閱讀實踐,一點一滴的逐漸領悟方法,并且反復的聯系運用。這樣才能慢慢形成閱讀能力。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獨立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的達到閱讀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使閱讀既能在主動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懈。
怎樣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呢?其一,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培養。課前預習、上課、課后復習。教師要告訴他們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發現問題提醒他們改正。其二,在各種閱讀活動中培養。不僅在閱讀課上,而且在課外閱讀活動中,隨時隨地都要注意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其三,嚴格訓練,持之以恒。要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四、精讀與略讀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是達到獨立閱讀能力的途徑
學生在課內所讀的課文只是例子,學生憑借種種基本的閱讀方法,有了初步的閱讀能力。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實踐,閱讀方法才能內化為較強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實踐能使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提高靈活運用閱讀方法的能力。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朗讀訓練為主線,以讀為切入點,以讀為基本的教學手段,在自讀感知、自讀理解、自讀悟情、自讀想象、自讀欣賞、自讀積累過程中,學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等基本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閱讀中注重貫穿對學生進行精讀、略讀、瀏覽等朗讀方法的指導與訓練,敘述正確、靈活地運用朗讀方法的能力得到培養,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