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需要我們教師順應發展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做一名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此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行為中,讓孩子在有限的幼兒園階段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使他們日后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這是每一位幼兒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如何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轉變教育觀念,提升教育水平是我們思考的課題。
一、以幼兒為本,讓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理念貫穿教育過程
《指南》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幼兒為本,即教育觀念的具備、教育價值的體現、教育行為的落實,歸根結底是讓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營造充滿關愛的人際環境。用心去關注幼兒,用心去接納幼兒,用心去體會幼兒,理解和尊重幼兒在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注重師幼互動,使每個幼兒都能體會到教師的關愛,讓關懷、寬容、安慰、鼓勵、獎賞、贊揚、信任、支持溫暖著每一位孩子。共同創設一個充滿愛的群體,幫助幼兒感受群體的親情和同伴間的友愛,形成積極健康穩定向上的情感體驗。
善于聆聽幼兒的心聲。《指南》指出: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切從有利于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了解幼兒就要走近幼兒,仔細傾聽幼兒的心聲。教師要用信任、接納、寬容來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在他們快樂時分享他們的快樂,在他們情緒不佳時努力尋找原因,使他們心情愉悅的生活。
充分尊重理解幼兒。每一個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同樣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理解與尊重。我們應努力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理解、贊賞和支持。當幼兒犯錯誤時,我們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風驟雨”的加以批評、當眾揭短,應多給一些寬容,使幼兒的自尊心得到保護。教師的尊重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給幼兒。
在游戲中釋放孩子的天性。《指南》指出:“幼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師要珍視游戲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的需要”幼兒園教育要秉承“玩中學,學中玩”的宗旨,在游戲中引導幼兒以自己的方式主動探索,學習與人相處,獲得自由、愉快、積極、主動的發展,形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讓幼兒教育回歸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還原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本真。
在活動中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機會。幼兒年齡雖小,但同樣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嚴,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幼兒可以參與活動內容的討論、活動環境的創設,提供豐富的活動環境及均等的活動機會,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材料、選擇合作伙伴,與同伴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和經驗,促進幼兒自主性、獨立性的發展。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
踐行和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除了領悟其精神,還需要幼兒教師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一是正確的教育觀: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并積極創設條件發揮并發展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活動與交往過程中獲得身心各方面的和諧發展。二是正確的知識觀:過去我們過分強調系統的、靜態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強調教師的作用,而忽視兒童的發展和需要,忽視兒童的活動和直接經驗。科學的知識觀應當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態度為主,重視幼兒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三是正確的整體觀:幼兒的發展是整體的、全面的,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項活動是整體的,幼兒園課程內容是整體的,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領域的內在聯系,發揮各種教育資源的整體性影響。四是正確的發展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思想看待每一位幼兒的發展,要承認每一個個體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是不一樣的,著眼于幼兒的終身教育。
三、樹立科學的課程觀念,使課程回歸自然,貼近生活
傳統的幼兒園課程脫離幼兒生活經驗,遠離幼兒生活,關注的是服務于未來生活,追求的是兒童適應未來生活所必須具備的科學知識,兒童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經常被分割,使兒童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很難感受到真正的快樂,這與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教育規律是違背的。《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即:幼兒園課程需要生活化,應充分挖掘幼兒生活為課程內容,追隨幼兒的經驗與興趣。
課程就是回歸經驗。幼兒是通過自己親自參與去感受,獲得對事物的認識,他們的學習是以經驗為取向的學習。只有將經驗貫穿課程的全過程,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價值和有效性。即實施課程前應明確各領域幼兒應具備那些關鍵經驗,課程實施中應強調幼兒親身經歷體驗獲得相關經驗,課程實施后應關注幼兒是否達到經驗提升。
課程就是做事。幼兒需要的事,適合幼兒天性的事,幼兒力所能及的事,幼兒能挑戰的事,幼兒能感到趣味的事,幼兒所經歷的事情,幼兒表現自己的過程,幼兒所看、所聽、所作、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作為課程加以設計、整合與運用。
挖掘設計幼兒園課程。將課程資源變成教育活動是當今教師進行課程開發的新課題,幼兒園課程資源除了幼兒用書,還包括食品、用具、動植物、公園等物質資源,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神話、童話等非物質資源。教師要善于撲捉每一個課程資源中所蘊含教育契機和教育價值,根據兒童的需要和興趣,制定適宜的目標,選擇豐富、安全的課程資源,開發設計出利于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王衛東.關于教育價值觀的若干基本理論問題.
[2]何媛.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問題.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4]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