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全方面的改善,對于畜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牛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牛肉的質量對于人們的健康安全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基于此,本文對貴州織金縣農牧局畜禽技術推廣站西門塔爾牛與貴州本地黃牛雜交技術推廣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西門塔爾牛;貴州本地黃牛;雜交技術;推廣
貴州本地黃牛有著耐飼養、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好、遺傳型穩定等特點,但由于這些本地黃牛受到了長期役用,導致黃牛的產肉性能較差、生長緩慢,對貴州省畜牧業的發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加強貴州省本地黃牛與西門塔爾牛進行雜交改良,以求改善黃牛的體型外貌,提升黃牛的產肉性,滿足消費者的食用需求,從而促進貴州省畜牧業快速發展。
一、西門塔爾牛外貌特征與生長狀況
1.基本情況
早在2000年,貴州省在發展過程中將各個地區的畜牧業產業結構進行了全方面的調整、完善,將當地黃牛品種進行全方面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黃牛的品種的產量與肉質量。現階段,貴州省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成立了黃牛冷配培訓中心,、加強對各個地區的黃牛雜交、培養。
2.西門塔爾牛外貌特征
近年來,貴州省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以西門塔爾牛細管凍晶為基礎進行雜交,而西門塔爾牛的主要外貌特征主要體現在:西門塔爾牛是一種大型的肉牛品種。毛色多為黃色,頭部、腹部、尾端與四肢有白斑塊,全身結構均勻,體格結實強壯。西門塔爾牛與貴州本地黃牛雜交結合可以有效的改良本地黃牛肢體發育不完善、生長緩慢、肉質較差等缺點。通過貴州本地黃牛不斷的改良、雜交,本地黃牛在生長過程中外貌特征與毛色受到了西門塔爾牛遺傳影響相當明顯。
3.西門塔爾牛生長狀況
剛出生的西門塔爾牛平均體重為21.1kg,本地黃牛為9.9kg,通過二者之間的改良與雜交,本地黃牛的體重相對提高11.39%;西門塔爾牛生長到18月時,與其他種類的黃牛體型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通過二者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地黃牛體型高度32.5%,體斜長度增長到28.6%。
二、西門塔爾牛與貴州本地黃牛雜交效果
1.役用性能:西門塔爾牛的性情溫順,身體強力較大,耐力持久,方便人們調教、使用。也正是因為西門塔爾牛的體型較大,使其的生長發育速度較快。當其生長到12月時,就可以開始拉役,與本地黃牛相比早了很久;
2.繁殖性能:西門塔爾牛的成熟時期與本地黃牛相比推遲了2、3個月,在對西門塔爾牛配種時,可以在18月份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西門塔爾牛的受孕率、產犢率、存活率等;
3.肉用性能:西門塔爾牛在生長期間主要以放牧為主,其在生長期間可以適當的補充精料,為其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為西門塔爾牛的正常生長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礎;
4.適應性:西門塔爾牛的適應性較強,不管在什么地區、季節都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在其飼養過程中,對于飼料的條件要求不高,不調試、抗病能力較強。貴州省牧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養殖戶有放牧條件的話可以將其進行放牧飼養,提升西門塔爾牛的肉質與口感,從而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食用需求。
三、西門塔爾牛與貴州本地黃牛雜交技術推廣對策
1.加大黃牛雜交推廣工作的宣傳力度
在開展西門塔爾牛與貴州本地黃牛雜交技術推廣工作時,需要加大其宣傳力度,打破傳統的知識觀念,將傳統的畜牧業發展轉成現代化畜牧業。同時在開展宣傳工作時,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專業指導,讓養殖戶們了解黃牛改良雜交的重要性,提高養殖戶們的綜合素質水平與專業技術能力。
2.建立完整的黃牛雜交推廣體系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想做好黃牛改良雜交技術推廣工作就需要建立完成的農機推廣體系。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建立對應的試驗基地,組織當地養殖戶進行參觀,讓養殖戶意識到雜交改良的重要性,并嚴格遵守國家指定標準開展改良工作,同時還應該建立推廣信息平臺,為其配置專業推廣人員與技術人員進行服務、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推廣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3.提升提高黃牛雜交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
黃牛雜交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推廣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因此,在實際推廣過程中當地政府可以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活動,讓養殖戶們了解到雜交改良的全部過程。同時還需要將傳統的推廣手段進行優化、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與專業技術能力,加大推廣力度,加快畜牧業發展進程。
4.建立黃牛雜交推廣政府補貼機制
現階段,我國政府對黃牛改良、雜交推廣工作給予一定的支持與補助,但是因為養殖戶自身收入的原因阻礙了推廣工作的開展[5]。在實際政府補助與農村地區的消費水平還有著一定的差距,養殖戶很難購買一些西門塔爾牛。因此,要想做好推廣工作就需要建立完整的政府補貼制度,加強對政府補貼監督、檢查等工作,保證國家對畜牧業黃牛雜交、改良工作的補貼資金得到落實,促進我國畜牧業發展。
四、結語
貴州省在發展過程中實施了西門塔爾牛與貴州本地黃牛雜交、改良項目,并根據貴州省畜牧業發展現狀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黃牛雜交推廣技術,加強農戶對黃牛雜交技術的認知,為貴州省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金順,鐘順勇,彭乃木.溫州本地黃牛雜交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18:305+311.
[2]侯旭,張一敏,毛衍偉,梁榮蓉,羅欣,朱立賢.宰后盆骨吊掛方式及成熟時間對黃牛牛肉品質的影響[J].農業工程學報,2014,08:251-256.
[3]李國華,杜杰亮,董躍武,李茂森,李四燾.鄧川黑白花奶牛同期發情及胚胎移植試驗報告[J].云南畜牧獸醫,2014,03:10-12.
[4]古磊,劉紅道,胡文魁.吉州區乳肉兼用牛養殖現狀和發展思考[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4,05:7-9.
[5]蒲宏石,謝春雷,肖和良,肖建龍,胡劍強.雜交黃牛高效育肥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推廣[J].中國牛業科學,2017,0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