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秉強 葉芳
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發展任重道遠
□蘭秉強 葉芳

近年來,麗水市積極探索實踐綠色公共交通發展,多項舉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2016年12月5日,《麗水市“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優先試點發展分時租賃建設運營和公私合作關系(ppp模式)等商業運營模式,建設完成一批公用充電樁,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進一步擴面提升。目前,蓮都區網點建設逐步完善,并向龍泉、云和、縉云、松陽等九縣(市)延伸,全市累計建成投用租賃網點135個,1033個充電樁停車位,投放純電動汽車600臺,成為公眾旅游、綠色公務出行的新模式。
無縫對接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新能源電動汽車以其“共享、環保、高效、創新”的特點代表著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14年就發布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各地也紛紛出臺政府引導政策與財政補貼政策。麗水市以此為契機,改善旅游交通服務,在蓮都區率先布局,積極對接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9日啟動建設,歷時1個半月時間建設完成項目一期,于2015年12月26日與高鐵同步開通投入使用,2016年3月26日進入了正式運營階段。整個項目分三步走,實現三個“全覆蓋”:第一步,實現中心城區以及各縣城區的全覆蓋;第二步,實現重點鄉鎮和景區全覆蓋;第三步,基本實現所有中心村全覆蓋,最終形成市、縣、鄉(鎮)、村“一張網”循環。
無縫連通高鐵站與景區。隨著金麗溫高鐵正式運營,赴麗水“高鐵游”的出行人數呈現井噴式增長,而麗水景區山區居多,旅游班車、公交路線又受時間點的限制。在這種大背景下,在政府的推動和電力部門的參與下,麗水在全國率先開通運營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游客到達高鐵麗水站后,可通過手機APP搜索到最近的新能源租賃網點,實現自助式預約、租車、換車以及結算出行。
無縫對接公務出行網約車平臺。早在車改啟動前,麗水市車改辦已牽頭召集相關部門實地調研,多方驗證將“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納入公務用車社會租賃平臺的可行性。同時,在全省率先將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納入公務用車平臺窗口,有序推進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縣縣通工程。目前,蓮都區網點建設逐步完善,并向龍泉、云和、縉云、松陽等九縣(市)延伸,全市累計建成投用租賃網點135個、充電樁停車位1033個,投放純電動汽車600臺。同時,優化站點建設,在全市各級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之間采取分時租賃的方式,構建點對點的公務出行大循環。
全域旅游全行程服務水平有“新高度”。通過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項目,補給城市公共交通缺口,實現交通換乘無縫對接,便利游客出行需求,實現“高鐵—景區—住宿”一站式服務。周末時間,坐上高鐵,來到麗水,租輛電動汽車,開進山間小村,住一晚民宿已經成為很多大城市游客首選的休閑方式。同時,有效拉動鄉村旅游消費。由于電動汽車通達率高,偏遠鄉鎮旅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旅游小鎮建設如火如荼。
綠色公務出行有“新保障”。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城市擁堵和停車泊位緊張的問題,還可以解決養車成本高和汽車使用率低的問題。據測算,每發展1輛分時租賃新能源電動汽車,可減少6至8輛私家車的使用。專家測算,在分時租賃模式下,新能源電動汽車使用率可提高2-3倍,但使用成本僅是傳統汽車的20%左右。目前,全市各地以公車改革為契機,優化分時租賃網點設置,網點服務公務出行實現率高,已然成為麗水公務人員外出公務的優選模式。
市民駕車出行需求有“新思路”。新能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交通工具采用奇瑞EQ純電動汽車,時速最快能達每小時108公里,充滿電后可以行駛160至180公里。租金是每分鐘0.5元,每小時只需30元,每天租金上限是180元。截至2017年2月22日,共有135個網點的1033個停車位充電樁投入使用,覆蓋了16個民宿主題村落,注冊會員已達30000余名,租賃人數超過15萬余人次,有效緩解了市民出行交通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高鐵+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已經成為麗水市一種創新、綠色、時尚的出行模式,為智能交通注入了新動力。
作為一個嶄新的產業,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的進一步發展任重而道遠。真正要把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做起來,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則還需解決很多硬件方面的問題。
推動企業經營模式創新,解決營收模式單一問題。從目前運營來的情況來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價格偏高,比較目前較為流行的滴滴打車,費用相差不大,在沒有優惠券或充值優惠的情況下,乘客單人出行時,優選滴滴打車的多,從而在一定程序上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而影響運營商的收益。麗水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模式雖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但同時也面臨租賃企業融資難、資金額度大、盈利回收慢等問題。建議鼓勵和支持電動汽車租賃企業拓展業務,積極培育和發展租賃市場。
盡快完善配套管理舉措,解決租賃站點無序停放問題。
從目前用戶體驗和反映來看,分時租賃站點使用頒率參差不齊。一些偏遠鄉鎮、小景區的站點利用率普遍不高,而人流量大的鬧市區、居民區、熱門景點等卻遭遇一車、一位難求的情況。與此同時,由于占用租賃站點車位處罰措施沒有及時跟上,個別利用率不高或者停車位稀缺的租賃網點,車位經常被私家車占用,再加上中午休息時間客服服務沒有及時跟上,造成還車困難。建議,一是盡快完善占用分時租賃站點車位的處罰依據,將占用電動汽車停車位納入交警和城管整治范圍,以懲罰促規范。二是在居住小區等人流集中的區域或利用率低租車網點建設電動汽車停車站時,適當減少電動汽車停車位,同步增加公共停車位,電動汽車還車遇到車位不足時,可暫時停放公共停車位。三是加強客服培訓管理,及時進行挪車,不占用居民區稀缺車位。
強化政策引導,解決客戶拓展不足問題。目前全市出租車型主要是小E,車型小,續航里程短,僅局限一定區域內使用。如麗水蓮都區峰源鄉,地處偏遠,分時租賃電動車使用率低,站點、車輛投放使用后經常處于閑置,投資虧損概率高,經營企業投入積極性不高;其次,一些特殊車型日常租用率不高,企業推廣熱情不足;第三,電動汽車公司雖然中標麗水公務出行社會化租賃,但“私車公用”政策尚不明朗,差旅費報銷、事故處理等缺乏細則,私人駕車公務出行可選擇范圍小。為此,急需電動汽車多元化組合模式,滿足不同用戶繁多的需求,建議通過政策引導,一是把各種不同用戶的出行差別都在一個平臺上快速便捷地解決,如政務車、電動大巴通勤車、物流專用車等都納入租賃范圍,面向社會購買服務。二是盡快研究出臺有關制度,允許單位社會化租賃費可用于電動車租賃,以實現必要公務出行的有效對接。三是對偏遠鄉鎮推廣新能源汽車進行財政補助,引導資源向偏遠鄉鎮布局。
實行充電樁和電動汽車營運分離,解決區域循環受限問題。從浙江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來看,雖然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推廣模式,但由于運營商不同,跨市充電受限,電動汽車僅可以在本地使用,去外市區仍以私家車或公共交通為主,新能源汽車沒有得到充分推廣應用。實行充電樁和電動汽車營運分離,建立充電樁管理和營運企業,合理設置網點,面向社會開放,既可為分時租賃車輛充電,也可為其他社會車輛充電,同時可以解決實現跨市地循環問題,使得充電樁服務體系更加優化。
作者單位: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