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凱++周逸凡
摘 要:通過當前汽車4S店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4S店經營困難的原因,為此指出行業改革十分緊迫,勢在必行。4S店是汽車的一種一體化經營模式,在我國經歷過繁榮發展期,而今卻在冰封期苦苦掙扎,希望通過對其原因進行探討,能夠對其經營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4S店;銷售現狀;品牌意識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4-0091-01
一、現狀分析
以往4S店由于品牌意識強,優越的購物環境以及緊密的產銷關系,使4S店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但當前市場環境變化,4S店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
隨著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汽車廠商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壓縮成本,以此來降低售價,以期提高競爭力。然而,越來越大的汽車保有量,讓市場需求開始不斷減少,市場上供大于求。當新車上市時,老款車型就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優惠,經銷商的目的就在于清理庫存,但是對廠家大量的積壓車卻是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有媒體報道新車賣不掉,寧愿報廢也不肯低價賣給消費者。這一情況從側面反映了不僅汽車廠商難做,4S店同樣難做。
株洲某4S店服務總監李某曾說:“現在賣車大不如前,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售車只要少虧就是賺了,“平均每售出一臺車,就要虧1萬”,賣的越多,虧的越多。2014—2015年兩年間各地4S店出現倒閉潮,如嘉興市區東風雪鐵龍4S店、煙臺東南三菱潤東4S店、石家莊東風日常4S店等等。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全國90%經銷商處于虧損狀態,商會秘書長指出未來可能有30%的經銷商倒閉,當下4S店面臨五大新常態,即退市、重組、跑路、退網、關張,具體標志就在于北京聯拓退市。因此,4S店在當前形勢下,正經歷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4S店面臨行業大改革。
二、原因分析
造成4S店當前生存困難的原因相對較多,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消費群體的變化。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來說可以說已穩居第一,作為汽車產業鏈上的一種重要環節,4S店卻還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市場環境最顯著的變化就在于消費群體的年輕化,90后、80后成為購車主力,年輕化的消費群體更愿意兼具經濟性和個性化,更偏愛經濟價位的緊湊車。汽車廠商倒是很早就窺視到市場的這一變化,在產品戰略和營銷方面形成了重大調整,但是4S店卻沒有跟上這一變化。
其次,市場形勢的變化。由于營銷模式的改變以及強大的汽車金融,消費者購車手段越來越豐富。雖然就目前來說,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強大剛需存在,僅以2016年高校畢業生來說就有785萬人,這部分就是汽車市場的剛需所在,但是豐富的購車手段卻使得剛需并沒有落到實處,而4S店的反映就是賣不動車。從營銷模式來看,當前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企業進入汽車市場,豐富的互聯網營銷手段,或是線下的汽車超市都在沖擊著4S店的地位,特別是汽車超市。2014年,汽車超市這種銷售模式在我國誕生,經營的品牌多,價格也具有優勢。而4S店要接受廠家授權,廠家向經銷商攤派銷售目標,完不成就沒有返點,甚至取消授權。出現這種情況,4S店必然面臨嚴重虧損,而廠家卻很少管市場能不能夠消化掉,所以出現大量積壓新車報廢的情況。
最后,歷史原因。自4S店這種汽車銷售模式進入中國以來,在當時以其優勢,獲得了井噴式發展,大量不分品牌、不管投資風險的投資者進入4S店建設浪潮之中,使大量良莠不齊的4S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這些4S店的出現有悖于市場規律,而且對市場的敏感度不高,面對市場變化,很難做出有效應對。同時4S店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廠商,廠商錯估市場,導致大量汽車銷售不出去,只能降價銷售,從而導致4S店虧損經營。
三、趨勢分析
4S店面臨寒冬,必然會尋求破局路徑。面對市場的變化,小品牌4S店或被兼并或被淘汰,只好在服務上下工夫。某4S店經理人陳某認為“未來4S店主要贏利點在于做好服務”。創品牌4S店,將汽車品牌質量與服務質量有形結合,走集團化之路,廠家先進經驗和規范化的服務流程將帶領經銷商一起成長,并在兼并重組中強強聯合,擴大規模,分散投資風險,并從國外先進經營模式中吸取經驗,引領行業改革。
當前傳統4S店正經歷冰封期,大部分在虧損經營,面對行業洗牌的大趨勢,行業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郭俊利.我國汽車4S店銷售模式的現狀分析與機制創新[J].福建質量管理,2016,(3):109.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