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達輝 吳才 孫建東 彭力強 劉文靜
【摘要】目的 研究自擬強心益腎湯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心內科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例,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強心益腎湯組(n=250)與常規(guī)組(n=250),常規(guī)組給予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強心劑、血管擴張劑及ACEI等常規(guī)治療,強心益腎湯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強心益腎湯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變化、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及療效。
結果 強心益腎湯組總有效率95.20%高于常規(guī)組7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都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均較治療前增加,強心益腎湯組LVEF升高幅度明顯大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擬強心益腎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關鍵詞】自擬強心益腎湯;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2
為了探究中醫(yī)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藥,內蒙古自治區(qū)著名中醫(yī)金廣輝主任醫(yī)師憑借他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研發(fā)出自擬強心益腎湯并應用于臨床。為驗證其療效,我院心內科于將自擬強心益腎湯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其效果顯著,現(xiàn)歸納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科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0例,男300例(60.00%),女200例(40.00,%);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2.33±7.17)歲;心功能分級:2級220例(44.00%),3級280例(56.00%);冠心病317例(63.40%);高血壓性心臟病137例(27.40%);擴張型心肌病3例(9.20%)。中醫(yī)診斷依據(jù)《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診斷為心力衰竭;西醫(yī)診斷依據(jù)Framingham study標準[2]診斷為心力衰竭。納入標準:未行其他治療患者;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標準:其他類型心臟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等重癥疾病患者;依從性差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把5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強心益腎湯組(n=250)與常規(guī)組(n=250),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常規(guī)組給予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強心劑、血管擴張劑及ACEI等常規(guī)治療。4周/1療程。
1.2.2 強心益腎湯組
強心益腎湯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口服強心益腎湯治療。其方藥為:人參12 g、黃芪25 g、丹參25 g、附子10 g、靈芝15 g、白術15 g、赤芍15 g、川芎15 g、牛膝
15 g、葶藶子15 g、三七10 g、五味子10 g、五加皮15 g、肉桂6 g、干姜10 g、茯苓15 g、澤瀉15 g、豬苓15 g。水煎服,1劑/d,4周/1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變化及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顯效:患者心功能提高≥2級,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有效:患者心功能提高≥1級但<2級,心力衰竭緩解;無效:患者心功能提高<1級,心力衰竭未見好轉;惡化:患者心功能惡化≥1級。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強心益腎湯組總有效率95.20%高于常規(guī)組7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n(%)]
組別 顯效 有效 無效 惡化 總有效a
強心益腎湯組 243(48.60) 233(46.60) 20(4.00) 4(0.80) 476(95.20)
常規(guī)組 135(27.00) 225(45.00) 91(18.20) 49(9.80) 360(72.00)
x2 0.6265 0.1387 0.7327 0.5163 0.5538
P 0.0000 0.1439 0.0000 0.0000 0.0000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VEF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均較治療前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強心益腎湯組LVEF升高幅度大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急危重病癥,是由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復雜臨床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疾病終末階段的臨床表現(xiàn),同時也是引發(fā)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我國正步入老年化階段,老年人發(fā)病率6%~10%,并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臨床資料顯示,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癌癥相當[4],因此防治慢性心衰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心慌氣短、咳嗽胸悶、憋氣呼吸困難、浮腫、倦怠乏力、甚則端坐呼吸等癥狀。傳統(tǒng)上,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多以西醫(yī)為主,但單純西醫(y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并不十分顯著。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慢性心力衰竭屬于本虛標實證,以心氣虛、陽虛為本,血瘀水停、痰濕內阻為標?!堆C論》進一步指出“血積既久,其水乃成”、“瘀血化水,亦發(fā)水腫,是血病而兼也”。由此推論出心氣虛導致血瘀,血瘀又進一步引起水停心下,導致體內代謝的各種病理產物無法排除體外而出現(xiàn)的繼發(fā)性表現(xiàn)。近些年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慢性心衰是以心氣虛、心腎陽虛為主,以心血瘀阻、水飲內停、痰濁不化為標,氣虛、血瘀、水停病機貫穿慢性心衰始終。所以治療上金廣輝老師以益氣溫陽顧其本,活血化瘀利水治其標,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經過多年的療效觀察強心益腎湯具有益氣溫陽、活血化瘀、通陽利水之功效。尤其適用于氣虛血瘀、心腎陽虛、陽虛水犯型心力衰竭患者,可起到溫陽利水,益氣活血,促進心衰患者轉歸之功。在本研究中,強心益腎湯組各觀察指標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且治療期間未見不良反應,表明自擬強心益腎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還能進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療效確切,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中強.保元湯湯劑與免煎劑輔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0):28-29.
[2] 申利華.十味強心湯治療心腎陽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1):285-286.
[3] 王 慧,孔令信,張銳等.補腎活血湯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8):866-868.
[4] 高占義,魏月娟,王彥敏.自擬強心湯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療效分析[J].四川中醫(yī),2016,34(7):73-76.
[5] 劉 強,李 萌.益氣活血利水湯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44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9,28(8):533-53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