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峰
2017年元旦剛過,銅山區按照徐州市“百千萬”工作部署,啟動了“區級機關聯鎮街、百名干部進百村、千名黨員入萬戶”集中走訪幫扶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沉下身心到基層去解難題促發展、補短板幫民富、化矛盾促和諧,真正把工作做到家里,實事辦到田間。
轉“集中”為“常態”促進作風轉變
利國鎮西李村一居民因宅基地糾紛常年上訪,工作組的同志在春節后上班第一天一起到他家中走訪,戶主當場表示“你們來了,我也保證不到外面上訪了”。
干部不往下走,問題就會往上走,干部高高在上,群眾就會避之唯恐不及。為徹底轉變工作作風,讓群眾說話有人聽,事情有人辦,銅山區確定了用真心、動真情、聽真話、幫真事“四真”工作法,讓走訪干部真正沉下心、俯下身、察實情,當好方針政策的“宣傳隊”、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銅山積極對接市幫扶單位,建立點線面聯動機制,組建25個工作隊負責全區面上工作推進,每個工作隊以村居、園區為單元組建工作組,負責村居、企業、項目、家庭等四條“線”上的走訪幫扶,工作組內全體黨員對接幫扶對象建立包掛點,形成了市、區、鎮、村四級聯動的工作機制。
在“大走訪”要求上,銅山確保做到數量質量“雙保證”:數量上做到對323196戶居民、916家重點企業一戶不漏、一個不少;質量上要求明確程序流程、明確訪問內容、明確幫辦事項,確保人員到位、精力到位、保障到位“三明確三到位”。為確保走訪工作常態化開展,銅山建立了“兩檔兩卡、企業幫辦”制度,“兩檔兩卡”是指為走訪戶、走訪企業分別建立檔案,并發放百姓連心卡、企業服務卡;“企業幫辦”是指區四套班子領導和區機關所有單位班子成員與區內重點企業建立“一對一”服務幫辦關系,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截至目前,全區各級干部共下基層走訪8.2萬人次,走訪群眾29.6萬戶,入戶率91.5%。
轉“過場”為“現場”促進工作落實
俗話說腳上無泥,手上無力。要摸清實情,必須做到身到、心到,放下架子、進萬家門,沉下身子、知萬家情,想出法子、解萬家難。
銅山堅持在走訪幫扶中訪出問題、查清底數、查明癥結,做到問題不遮掩、矛盾不回避、絕不走形式。25個工作組1900余名黨員干部采取進村入戶、座談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堅持“戶戶入、人人問”,采取一條短信、一個電話、一次交流、一張卡片、一次幫扶“五個一”工作法,全面摸清社情、民情、企情,深入了解基層所需、群眾所急、企業所困,堅持邊走訪邊落實、邊調研邊促進。
黨員干部帶著真心真情,聽到真話實話,著力解決群眾思想困惑、生活困難、項目建設障礙、企業發展瓶頸、影響社會穩定事項、基層黨建薄弱環節等6個方面的問題,初步梳理出教育、就業、醫療、出行、飲水、安全等方面問題8303件,已幫助解決2447件。
轉“被動”為“主動”促進企業發展
在走訪徐州愛特普電子有限公司時,企業提出希望幫助申報“蘇科貸”,以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區科技局在了解企業的經營、財務等方面情況后,會同中國銀行青年路支行對企業進行了貸前考察,并指導企業開展“蘇科貸”項目的申報工作。目前,企業正在填報項目材料,與銀行進行對接。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不多、企業不強,光有數字好,那只是虛胖,也不會長久。
銅山區組織走訪干部深入建設一線,了解掌握“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推進情況和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扎實做好項目審批、土地供給、環境評估、政策支持、資金保障、征地拆遷等環節的協調服務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工作隊員深入企業一線,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逐一摸清企業在技術升級、投資融資、市場盈利、政策環境等方面的瓶頸制約,以及對產業政策制定、執行、審批效率、干部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結合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形成一枚公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平臺管信用的工作機制。深入生產一線,重點走訪生產一線職工、困難戶等,深入了解職工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探索增收富民新渠道,為今后定政策、作決策提供依據。目前,各工作隊已走訪企業858家,梳理企業提出的問題401件,已幫助解決49件。
轉“觸動”為“行動”促進民生改善
陽春三月,銅山區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同和煦的春風一起,吹進了群眾的心中。區人社局、區扶貧辦、區總工會、區婦聯等單位以“促進轉移就業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為鄭集鎮及周邊的農民朋友送去了崗位和政策。招聘會現場進駐企業140家,其中市區企業45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入場求職人數45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1080人,發放宣傳材料9000份,提供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政策咨詢1500余人次。
銅山區在大走訪中,聚焦百姓所思、所急、所需、所盼,用“腳板”量出“短板”,即知即改,即知即干。
針對居民富裕程度不高的問題,銅山區抓住就業這一富民之首、民生之基,加快推進“四個一批”項目建設,堅決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通過產業發展吸納直接就業2.6萬人;落實市“六項脫貧舉措”,年內再完成2萬低收入人口脫貧、8個經濟薄弱村達標任務,到2019年提前實現7.6萬低收入人口脫貧、30個經濟薄弱村達標目標。
針對農村孩子“上學遠”、城鎮孩子“擇校熱”問題,著手恢復6所村級小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在城區新建6所中小學,讓孩子們都能就近享受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
針對就醫問題,投入2.9億元實施區醫院、中醫院內涵提升工程,改造未達標農村衛生服務站100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針對農民出行問題,投資3.9億元,建設農村公路160公里,村內道路200公里,新開通鎮村公交9條,今年實現水泥路“戶戶通”、公交“村村通”。
針對飲水安全問題,鋪設更新供水管網2350公里,力爭明年讓全區130萬群眾都喝上干凈衛生經過水廠處理的地表水。
針對公共安全問題,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信訪穩定、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四項督查”工作,實施平安建設“十項工程”,把各類矛盾隱患發現在早、處理在小,力爭今年創成“長安杯”,讓百姓切實感受到發展的溫度。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銅山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錢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