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政府為了治理國家,收集掌握著大量個人信息,同時越來越多公權侵犯隱私權的事件也在該領域中“突顯”。面對法律法規的缺位以及部分執法者的“任性”,大多數受害者表現出了無奈和無助。本文從憲法角度闡述了公權侵犯隱私權產生的原因和隱私權保護入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個人信息 隱私權 公權侵犯 憲法保護
作者簡介:梁蒙娜,鄭州大學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67
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下發了《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以及文檔、圖片、音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都屬于電子數據,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向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這意味著我們的微信朋友圈聊天聲音、圖像文檔等記錄不但被“偷聽偷窺”了,還隨時可能成為“呈堂證供”。相比于傳統的書證、物證、照片等證據種類,電子數據涉及的個人隱私信息量數量巨大,這就引發公眾的疑慮:面對公權的入侵,我們還有隱私嗎?
一、我國隱私權保護的現狀
部分法學專家認為隱私權即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其基本內容應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公民私人生活與安寧不受侵擾的權利;二是私人信息保密不被公開的權利;三是個人私事自由決定的權利。
從傳統文化上看,中國并無隱私觀念。由德、禮、法的大一統制度構建的古代社會結構是一種典型的公私不分的“熟人社會”,并不存在西方式的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區分嚴格的二元化格局。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了計劃之中,從就業、到結婚、離婚、求學、生育子女等等一切人生軌跡都受到公權力的管理.公民“私有”地位和空間更是不斷被壓縮的。隨著以改革開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們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中對于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間的界限漸漸出現,對維護人格尊嚴和保護隱私權的意識才逐步加強。
隨著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體制的推進,各級政府都在建設各類個人資料檔案體系、個人征信體系,以及為反恐、公共安全而實施的城市視頻監控網絡建設、通信網絡平臺監控等。而采集、存儲、調用的這些個人信息和資料涉及大量隱私,如有不慎泄露,就會經公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產損失。例如2016年,犯罪嫌疑人購買了5萬余條山東省2016年高考考生信息,對高考錄取新生徐玉玉以發放助學金的名義實施電信詐騙。案發后,徐玉玉報案后回家途中,心臟驟停死亡。2015年河北館陶縣警察在309國道執行巡邏任務拍攝到“車震” 錄像,一年后被傳網絡造成女當事人在該縣公安局巡警特警大隊內服下農藥自殺。
二、我國公權侵犯隱私權原因分析
(一)相關法律條款的缺位
隱私權保護在民法領域起步較快,2009年通過的《侵權責任法》第一次對隱私權的規范從司法解釋的層面上升為專門法律的層面。2017年通過的《民法總則》,將隱私權作為公民人格權明確了獨立地位,為民法體系中受到司法全面保護奠定了基礎;而在憲法中,并沒有對隱私權做出明確規定,是從人格權保護和人格尊嚴的價值出發,采用間接保護的方式,主要體現在《憲法》第37條(人身自由)、第38條(人格尊嚴)、第39條(住宅不受侵犯)、第40條(通信自由),以及2004年憲法修正案第24條(尊重和保護人權);在刑法和行政法等其它法律中,同樣未明確隱私權地位,只是部分條款中要求保護公民的隱私。
(二)部門法立法和執法的隨意性
憲法隱私權保護弱化可能使部門法制定時缺少制衡,過分強調公共利益而“公而忘私”,侵權與否很難界定。而執法者素質不高,執法自由裁量權過大,更容易漠視公民的權利。例如2013年東莞市部分村委會按照計生管理部門的要求,將村民名字、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避孕方式張榜公布。2013年山東濱州警察為揪出濱州學院學生宿舍里的小偷,對5000多名男學生采血驗DNA。
(三)受害者不愿追究
因隱私常與“陰私”概念的聯系在一起,隱私可能會被認為是指個人不愿意為他人所知的不正當的、不光彩的生活秘密,而為他人所不齒,所以受害人往往事后選擇忍氣吞聲。特別是侵犯的是犯罪嫌疑人,更不可能伸張權利,使大量的隱私侵犯事件被忽略。例如2009年河南鄭州市公安局開展打擊涉黃涉賭專項行動后,一些賣淫女的裸照被公布;2010年湖南有關部門在華菱漣鋼集團公司足球場上組織了約6000人公捕公判大會,嫌疑人和罪犯被游街示眾;2010年廣東東莞清溪警方用繩子牽著一名“小姐”指認現場,并讓鎮電視臺拍攝播放。
三、隱私權憲法保護的必要性
(一)法律體系成熟國家的經驗借鑒
大多數西方法律體系較為成熟的國家在修憲或制憲過程中均把隱私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來規定確認。例如《西班牙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