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本文試結合目前反家庭暴力工作、婦女維權工作的現狀以及司法實踐,對檢察機關在實施反家庭暴力法過程中的職能進行探索。
關鍵詞 婦女維權 家庭暴力 檢察 反家庭暴力法
作者簡介:李囝妮,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檢察院干部。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70
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其為處理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護令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表明了我國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切實維護了婦女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權益,對于防范和懲治家庭暴力行為,構建和諧、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家庭暴力的含義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當中的一方,利用或者企圖利用暴力對另一方進行身體、精神或性上的暴力行為其通常發生在夫妻、父母子女、公婆媳、岳父母婿、兄弟姐妹、祖孫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其中身體暴力是指對于人身有關的暴力行為,精神暴力是指對于精神上的暴力行為,是一種無形的暴力,性暴力是配偶間和其他家庭成員間以暴力形式強行性行為或變態性行為。按照我國《反家庭暴力法》的有關定義,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主要體現為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進行的暴力行為。筆者理解,有關“冷暴力”的實施并不在此中。限于篇幅有限,本文所稱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夫妻暴力。
二、導致家庭暴力的因素
(一)封建思想的束縛
產生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仍是男權思想的存在。“男女平等”的觀念雖然早已深入人心,但并未完全瓦解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男權思想仍存在于部分家庭中。丈夫強調自己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常以自我為中心,對妻子過度控制。一旦妻子違背其意愿,做出不合其要求的指令時就會施加暴力。大多數家庭暴力的受害女性都羞于將自己的遭遇訴諸他人,將他人的眼光、離婚的經歷視為大敵,寧愿默默承受巨大的身心創傷,也不愿向他人、向法律求助。
(二)我國關于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規尚在完善
我國向來對于婦女兒童權益的保障高度重視,各級婦女聯合會組織的設立,為維護廣大婦女同志的合法權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保護婦女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有關婦聯組織的推動下,在我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以前,已形成了相對較為完整的反家庭暴力法律體系。但是以往的法律法規中對家庭暴力范圍的界定并不清晰,對于公安機關介入的程序也未作明確規定。加之家庭暴力案件證據的取得和證明都較為困難。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和相關政策都存在著實際的缺陷,如立法不集中、規定不詳盡、可操作性不高等。這些原因都使家庭暴力現象肆意滋長。
(三)部分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經濟來源制約
男性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處于主導地位,大多數男性成為家庭生活中的經濟支柱。家庭暴力中的施暴男性往往具有這樣的心理:自己在家中占據經濟主導地位,因此也要占據絕對領導位置,妻子要依附于自己,要完全受到自己的控制,一旦遭到違背就有理由任意施暴。離婚難成為女性逃離暴力的最大障礙,丈夫對其施暴不是為了離婚,而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往往會對提出離婚的妻子加以恐嚇威脅,用其家人的安危迫使妻子屈就于他。女性因顧忌孩子和家人而不敢離婚。離婚對于女性來說,還有一大難題就是獨立生活后的生存問題。在農村,婦女離婚后將被切斷一切依附于婚姻中的生活來源。沒有收入、沒有田地、沒有住房,甚至會因為封建思想被父母家嫌棄,無法獨立生存,只能在婆家忍受暴力。在城市,沒有收入和住房的女性同樣會面臨生存的難題。
三、檢察機關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職能作用
(一)控告申訴部門
1.告知控告人相關權利
檢察機關控告申訴部門應當及時受理群眾控告的家庭暴力事件,可以對控告人進行法律輔導。向其告知家庭暴力受害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救濟措施等相關法律問題。例如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時有權向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報案;有權向居住地、家庭暴力發生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人身安全保護令由人民法院執行,公安機關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應當協助執行;在相對人違反民事裁定相關行為時,有權向公安機關報案。控告申訴部門也可直接將控告材料移交給同級人民法院處理。
2.對控告人進行維權法律咨詢
絕大多數家庭暴力事件會因為證據不足而無法立案。因為家庭暴力事件常常發生在家庭內部或私密空間中,很難有目擊證人。受害女性的單方面陳述無法成為定案的有力證據,為公安機關、法院認定家庭暴力行為帶來很大阻礙。檢察機關可適當發揮職能,為控告人提供法律咨詢。以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為依據,告知控告人在遭受家庭暴力行為時如何收集和保存證據,為司法裁判提供合理有利的客觀證據。例如保留施暴方事后寫下的包含暴力行為內容的懺悔書;因受到嚴重傷害就醫時,應當注意保留照片、病歷、收據和院方醫生的鑒定書;在有較激烈爭吵和肢體沖突時,尋求鄰居提供證言。
(二)偵查監督部門
1.審查逮捕
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在辦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涉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在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同時,偵查監督部門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取保候審強制措施附加義務”的建議,即建議公安機關在對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時,除要求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在遵守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應該遵守的內容外,還應當遵守不再侵害被害人安全,甚至是不得私自接觸被害人的事項。一旦被取保候審人再次向被害人施暴,或違反規定接觸被害人對被害人造成困擾,可以變更為逮捕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有權對相對人提請批準逮捕。檢察機關也可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查逮捕。
2.立案監督
對于有的婦女在遭受嚴重的家庭暴力犯罪后,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未予立案,其來到檢察機關進行立案監督的申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應當依法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理由。如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偵查監督部門應當依法通知公安機關立案。檢察機關對家庭暴力嚴重犯罪實施立案監督,有利于防止公安機關在處理家庭暴力案件時出現“家務事難斷”的老舊思想,失去提供有效證據的機會。
(三)公訴部門
對于嚴重家庭暴力犯罪,檢察機關應當向法院提起公訴。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對某些家庭暴力犯罪可能涉及的罪名,采取了自訴的方式。但檢察機關對于某些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不能一味的要求被害人走自訴渠道,例如對于受害者無法提起自訴的,檢察機關公訴部門應當支持起訴,保證刑法對于家庭暴力行為人的威懾力。但應當注意的是,應當結合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對于一般的家庭暴力案件,與嚴重的家庭暴力案件,予以司法政策上的區別對待,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對于一般家庭暴力案件可以暫緩起訴。此外,按照辦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專業化的要求,可以成立專門的反家庭暴力案件辦案組,有適合做當事人安福引導工作的檢察官作為承辦人。
(四)婦女工作部門
與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聯合共建,發揮婦委會、婦女代表作用,把提高社會反家暴意識作為工作的著力點,依托尋找最美家庭、和睦家庭創建等活動,切實把握好國際三八婦女節活動,廣泛提示婦女同志積極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切實把握好“11.25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活動,組織廣大婦女同志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維權的合法途徑;切實把握好,“12.4國家憲法日”活動,廣泛宣傳憲法,廣泛普及憲法精神,倡導憲法原則,尤其是其中的人人平等原則,面向社區和家庭倡導夫妻平等、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面向社會公眾積極開展反家庭暴力法宣傳教育,通過建立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定期發布、推出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以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生動案例,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識,積極發揮民事檢察職能作用,在保護受害婦女合法撫養權、財產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