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春
在新課改模式下,教學理念發生了改變,許多創新的教學方式也逐漸應運而生。高中物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給他們創造活力、豐富而輕松的課堂環境,引導他們去自主學習,來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同時也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針對高中物理自主學習進行理論分析,并對其相應的模式提出探究。
高中物理自主學習理論分析高中物理是一門重要的高中學科,對學生進行高考也有著關鍵的作用,從以往的教學來看,課堂上一般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學生總是被動地汲取老師所教給的知識,這種方式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阻礙了學生各方面思維的發展,最終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理解知識,學習成績也停滯不前。而在當代教學理念下,教育工作者不再單純地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反而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課堂教學的目標。自主學習成為了現今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在當前高中物理課堂上得到了高度關注,同時它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所以說,物理老師要倡導學生去進行自主探究,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自主學習方式的特點
第一,具有民主性和自由性。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能有一個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并在這種氛圍下,來自覺參與的學習活動。所以說,老師需要給學生創建一個民主、自由的高中物理課堂。第二,讓學生能自覺的確立學習目標。實現自主學習讓學生更能自覺地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能力去設定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而通過自主學習實現目標。第三,在接受知識上具有選擇性。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來選擇物理知識進行學習。第四,可以讓學生有多種學習方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使用多種學習方式,多種學習方式使他們獲得的知識更豐富,同時也培養他們了好的學習習慣。第五,使學習場所具有多樣性。學生不再僅限于在教室里學習物理,他們可以到圖書館、物理實驗室等去進行自主學習。第六,讓學生在學習時更有自控力。在自主學習時,學生會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并會通過自己的自學和自控不斷地努力奮斗,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來實現這一目標。
二、自主學習的理論分析
1.明確課堂的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更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從以往的教學來看,在課堂上,基本上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學生思考的少,老師和學生的課堂交流也少,老師問什么,學生答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缺少了很多探索過程,也讓他們難以發展自己的個性。這樣的課堂缺少了活力,顯得單一而乏味,學生們也難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把“以生為本”這種基本理念應用到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思維方式來教學,同時老師還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分析并探究,進而豐富他們的學習內容,有效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啟發他們的思維,使他們能盡快地進行接下來的學習。
2.自主建構知識,并主動學習
第一,要積極主動地學習。良好的學習過程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如果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那么他們就只能遵循別人的思想,形成一種被動接受的思維定勢,并且也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只有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自己所需的知識,才會真正理解知識,鞏固知識,使這些知識在自己腦海中有深刻的印象。第二,要會對知識進行建構。建構知識,就是學生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適當的合并和調整,使每方面的知識都更豐富、更完整,而這樣也更能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不要總是單純地去積累知識,而是要把知識進行分類,把相似的知識進行總結,使自己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3.適應學生的心理發展
學生的心理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而自主學習的進行需要符合他們的心理需要,而且還要能刺激他們的學習動機。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控力和自學力,他們可以不在老師的指導下去自覺地學習,但是他們的這種自主意識并不是很強,甚至在高中那樣強烈的壓力下會想要去釋放自我,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并且鼓勵學生,讓他們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使他們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三、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模式初探
當前的教學現狀,還是需要老師去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以高中物理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給他們提供自學和討論的課堂環境,來幫助他們理解所學知識。
1.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思維的起點。”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有足夠的學習動機。因此,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創設有趣的情境,通過提問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例如,老師可以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講解“力的合成與分解”這節課時,老師可以引入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玩過拔河比賽嗎?哪一方更容易贏?是力氣越大的那一方嗎?”通過創設這樣日常生活現象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去思考,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并激發他們去對未知進行自主探究,進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2.指導學生進行自學
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來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在課件上展示一節課的提綱,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器材,并指導他們自主地利用這些進行知識的探索。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根據提綱來閱讀課本上的內容,在實驗中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來思考并分析從而自主探究得到實驗結果。
例如,在“自由落體”這節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實驗:拿一個硬幣和紙片,讓它們同時自由落體,然后把紙片揉著紙團,再與硬幣進行自由落體,在這兩個實驗過程中,能得到什么結論?接下來向學生們提出這樣的問題:“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實現自由落體的條件又是什么”“自由落體中下落的時間應該怎么去計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學來理解物理知識,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思考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3.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
討論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高中物理老師要在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善于組織他們進行小組討論。在分組開始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愿去結成小組,并在之后觀察小組討論情況中做適當的調整,使每個小組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也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來,并積極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勇于創新。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所以在討論中難免會出現觀點的分歧,而這又何嘗不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方式呢?由此可見,老師要善于讓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讓他們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除此之外,還要讓他們在觀點的碰撞中,更清晰明了地理解物理知識,并真正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
總之,高中物理作為學生物理學習生涯中的基礎和關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高中物理老師要注重引入自主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提升他們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進而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徐五健.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品牌,2014,(08).
[2]丁建榮.高中物理自主學習的理論分析及模式初探[J].教育與管理,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