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5年我國實施匯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就呈現出相對貶值的趨勢。本文簡單回顧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情況,從人民幣貶值的原因出發,分析了人民幣匯率之后的走勢,并且為政府當局控制人民幣匯率穩定提出了幾點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 匯率 貶值 國際化
一、引言及人民幣匯率變動現狀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自從2015年8月起就結束了2005年7月我國進行匯改之后的升值趨勢,開啟了連續的貶值趨勢。其貶值速度、貶值力度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次貶值會持續多長時間,會不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什么影響,我國貨幣當局會怎樣應對此次貶值,這些問題無一不引起經濟學界的關注。
自從2005年我國實施匯改開始放棄原先保持固定不變的匯率,轉而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以后,人民幣相對美元就一路穩步升值。這種狀態終結于2015年8月。在此期間,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4.98%(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匯改前的8.2765下降到2015年8月10日的6.2093)。而從2015年8月我國再次實行匯改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就改變了之前的升值,一直處于震蕩貶值的情形。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從2015年8月10日的1美元對6.2093人民幣上升至2017年3月31日的1美元對6.8977人民幣,累計總共貶值11.09%。
二、人民幣近期貶值的原因
(一)美元走強
美元的不斷走強是近期人民幣之所以出現大幅貶值的最關鍵因素。美元走強又是因為以下幾點:
1.美國經濟好轉。自2016年初以來,美國的經濟出現了復蘇跡象,尤其是美國2016年第3季度實際GDP增長了3.5%,升幅創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失業率在2016年12月達到了近期低點4.6%;PMI指數自2016年10月以來一路飆升,2017年2月該指數為57.5,達2015年3月以來最高。美國經濟表現良好,投資者紛紛看多美元,由此導致了美元的持續升值。
2.美元加息。美聯儲于2016年12月決定再次加息,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提高到0.5%~0.75%,這也是自美國2008年開始實行零利率政策以來的第二次加息,上一次加息發生在一年前2015年12月。2017年3月16日,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又宣布加息,提高利率到0.75%~1%。美元利率上升,會刺激短期資本從我國市場加速撤離,涌入美國市場,從而對我國資本流動帶來壓力,加劇了人民幣貶值風險。
(二)國內經濟因素
盡管2016年國內宏觀經濟仍在合理區間內,全年GDP增速保持在6.7%,但仍有一些問題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比如我國的實體經濟面臨結構性的失衡,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體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大多數產業還處于產業鏈的低端,高端產業比較匱乏,只能滿足公眾中低端、低價格的消費需求;我國經濟的脫實向虛問題也比較嚴峻,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僅實體經濟得不到發展,還加大了金融體系的風險;大量資金由于股市不景氣等原因進入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房地產市場而引起嚴重的房地產泡沫等。中國經濟發展壓力加大,國內外的投資者紛紛看好國外的市場,將資金投入國際市場,使得我國資本流出,導致人民幣貶值。其次,2016年間,我國國內投資者對境外的企業進行的非金融直接投資達到1701億美元,同2015年的1180億美元相比提高了44.2%。2016年中國海外并購規模將近是2015年的兩倍,2016年的并購金額總共是2210億美元,而2015年中國海外并購金額則是1119億美元。海外投資和并購狂潮使我國境內資本外流嚴重,從而致使了人民幣的貶值。
(三)政治因素
1.特朗普當選。特朗普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在其競選中提出了許多有利于改善美國經濟的決策,如大幅降低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率、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美國基礎設施、放松金融監管等。這些決策使投資者對美國的未來經濟看好,可以吸引資金進入美國市場,促進美元進一步走強。另外,特朗普在外交和對外貿易方面,強調美國利益優先,提出退出TPP、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我國收取高達45%的懲罰性關稅、一再指責中國政府通過壓低匯率來促進本國出口等主張。特朗普的對外政策趨于貿易保護主義,美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拉動作用減弱,嚴重阻礙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世界經濟也將面臨下行風險,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會導致人民幣貶值。
2.英國退歐。英國和歐盟的關系具有較大不確定性,會導致英國國內甚至歐洲局勢動蕩,不利于英國、歐元區和世界經濟的增長,給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帶來沖擊。在這種環境下,市場容易陷入恐慌,致使投資者不斷撤回在亞洲地區的資金以規避風險,使中國面臨資金流失的擔憂,從而推動了近期人民幣的貶值。
三、人民幣2017年走勢
筆者認為短期內人民幣會持續貶值,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上出發,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人民幣在2017年仍會出現一定的貶值趨勢
從國際角度看,美國經濟溫和增長,美元在2017年有望加息3次甚至更多,如此強勢的美元導致未來人民幣仍會貶值。從國內角度看,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中仍有許多結構性問題沒有解決,2017年國內的經濟增速可能放緩。其次,2017年中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美國已經確定加息,全球其他央行也可能退出量化寬松,全球流動性拐點出現,從而給人民幣帶來進一步貶值壓力。最后,由于2017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將受到嚴格控制,企業和個人將增加海外資產配置,這會導致資本外流,資本外流又進一步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
(二)人民幣貶值幅度基本可控
從國際角度看,市場在美元正式加息前就已經達到了加息的共識,所以,市場已經提前對美元利好做出反應,等到美元正式加息之后,美元也不會出現大幅升值。而且,自特朗普去年11月當選后,市場開始提前將新政府大力推行財政刺激、重振美國經濟的政策納入預期,美元指數一路飆升。但是,如今,市場應該更加關注特朗普究竟做了什么而非說了什么。例如,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3月24日,由于沒能爭取到多數投票支持,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的承諾未能兌現,這也讓公眾懷疑特朗普政府的執政能力,令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降低。因此,盡管美元仍可能走強,但難以恒強。
從國內角度看,首先,2017年初,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新政策,增加了個人購匯過程的復雜程度,并且明確指出個人購匯不能用于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等。新政策控制了外匯的流出速度和規模,使得人民幣匯率避免了大幅貶值。其次,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納入了SDR(特別提款權)也會有助于促進人民幣匯率的長期穩定。正式入籃以后,人民幣成為了國際儲備貨幣之一,這說明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提升了海外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并帶動了國內外投資者增加人民幣的配置,從而促進了人民幣匯率的長期穩定。最后,2015年實施匯改之后,中央銀行改變了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使得人民幣匯率不再唯一地圍繞美元影響而波動,這使得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可以更為多樣化,降低了對美元匯率的依賴。綜上所述,人民幣仍面對一定的貶值壓力的同時,貶值的幅度不會太大,基本可控。
四、政策建議
人民幣持續貶值不僅會增加我國政府和企業償還外債的壓力,還會使我國外匯儲備因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而減少,甚至還會增加我國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所以,國家相關政府部門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貶值。
第一,首先,究其根本,要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國內金融改革要繼續推進,鼓勵企業的自主創新,提高我國企業的吸引力,保證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平穩,促進資本內流。其次,加大對資本對外流出的控制力度,抑制不合理不合規的投機性的外匯支出,加強資本與金融項目下的匯兌管理,加強審慎監管,總之,要在流出方面適當收緊,在流入方面適當放寬。再次,要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擴大人民幣在國外交易的規模,提升投資者對人民幣的可接受度,以防止資本過快外流。最后,中國政府要積極妥善地處理和美國的關系,避免貿易戰的發生,促進雙方友好和平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達到雙贏的結果。
第二,其實,在我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之后,人民幣匯率會因為供給和需求關系變動而產生上下波動,不可能一成不變。而且,人民幣匯率也不可能一直處于一種趨勢,人民幣從2005年起開啟了長達十年左右的升值,近期的匯率貶值也可以看成是對之前長期升值的一種理性回歸。所以,人民幣貶值無需造成太大的市場恐慌。
五、結語
縱觀全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趨勢關系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是國家經濟走向。在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情況下,政府應該針對貶值產生的原因采取一些經濟政策來緩解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比如政府要積極發展我國經濟,嚴格控制資本流出,深度促進人民幣國際化,處理好和美國之間的關系等。同時公眾也應該認識到匯率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經濟保持穩定,就無需太過恐慌。
參考文獻
[1]張洋.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16.
[2]蘇劍,人民幣匯率走勢何去何從[N].中國經濟時報,2017-1-17.
[3]龔婷.特朗普當選對全球、美國和中國的影響前瞻[J].中國投資,2016(23):36-39.
[4]程竹.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可控[N].中國證券報,2017-2-23.
[5]喬依德,葛佳飛.對外金融風險加劇下的政策應對[J].科學發展,2017(99):63-68.
作者簡介:馮菁(1993-),女,漢族,天津人,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