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6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試圖把中東國家拉入中國版北約上海合作組織常被稱為是未來東方平衡北約的組織。上周,上合舉行年度峰會,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成員國。這是該組織成立以來首次有新成員國加入。隨著伊朗加入的勢頭漸增和土耳其入會的可能性上升,上合的發展變化似將繼續。
若上合向中東的初步擴張成為現實,可能激起阿拉伯國家申請加入的興趣。目前,華盛頓對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與卡塔爾的爭執反應不明確,加之人們覺得美國在脫離全球領導之位,這更讓中東國家有理由尋求域外國家作為潛在安全伙伴。
伊朗準備加入上合由來已久。隨著去年聯合國制裁解除,伊朗入會成為焦點。土耳其目前是上合的對話伙伴,也表達有意成為成員國。土耳其總統曾講到土與上合組織國家有共同價值觀,這與其同歐盟的關系不睦形成鮮明對比。
若伊土加入,將不僅反映該組織的擴張野心,還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構想一致。伊朗目前是“一帶一路”的伙伴,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就把伊朗作為端點之一。土耳其在“一帶一路”中具有突出地位,它是上述走廊的另一端點。
但是,上合向伊土的擴張,可能會給中國與海合會的關系帶來難題——這對北京很重要。中國與海合會談判自貿協定已久,預計明年會簽署。簡言之,海合會是中國中東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與伊土關系太近可能會令中國與海灣國家的關系變復雜。這種環境下,北京并不愿選邊站,而是呼吁外交解決并強調海灣地區要穩定。這與中國對該地區的整體政策相一致。沙特阿拉伯與伊朗的對立,凸顯伊土加入上合可能給中國的中東政策帶來的外交問題。但從中也可一窺上合將來擴張的可能方向。印巴加入表明,上合愿意接納彼此對立的國家。隨著伊朗向成為成員國接近,若沙特阿拉伯及其海合會伙伴表達加入上合的興趣,將不會令人意外。沙特—伊朗的競爭和美國的政策不確定,正令波斯灣成為有著地區利益的域外國家(中國)實現雄心的舞臺。▲
(作者喬納森·富爾頓,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