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
四年前,英國人類學家湯姆·麥克唐納來到了一個位于北京與上海之間的偏遠小鎮。他的目標是研究當地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但當地人對他的決定很是困惑。
“他們很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愿意住在這樣的地方。”麥克唐納說。對他們來說,這個小鎮偏僻落后,人們巴不得離這里遠遠的,因為這里根本談不上是什么技術變革的蓬勃發展中心。然而麥克唐納選擇這個小鎮正是因為它相對孤立的特點。
很多關于中國互聯網的文章都主要聚焦生活在中國大城市里的精英。然而在這個小鎮,麥克唐納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在線世界。“我們很容易把‘中國的互聯網想象成一個單調、無趣且受制約的網絡,但事實上,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創造性令人驚嘆,互聯網的活躍程度也超乎想象。”他說,“就好比一場在線狂歡。”
網絡連接比西方更先進的小鎮
即便是在這個偏遠小鎮的網絡連接,也勝過西方很多地方。“在我離開這個偏遠小鎮之前,他們已經用上了4G網絡。”麥克唐納說,“但是,我的家鄉英國約克郡到現在還沒有4G網絡!所以這些對比非常有意思——如今在中國鄉村,人們擁有現代生活方式,正變得越來越現代化。”
并且,這一進程只會加速發展。這一現象不僅體現在可用服務上,如廣泛使用的虛擬貨幣,也體現在人們使用這些服務的方式上,中國已經遠遠領先西方國家。如果我們想一睹自己的未來,可以參考像這個小鎮乃至北京等大城市。
據統計,中國近十年來一直處于互聯網發展的最前沿,從2008年開始超越美國。目前,在中國每日在線用戶達到了近7億人次,大多數使用的是高速訪問連接。盡管這其中的大部分用戶來自中國的大都市,但農村的互聯網用戶數量仍達到了1.78億人次。
在麥克唐納所去的小鎮,有兩個社交網絡異常火熱——QQ和微信,還有微博平臺新浪微博。
這些應用的主要吸引點是即時通訊,取代了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的郵件。然而,QQ和微信的作用遠不止替代電子郵件。以QQ為例,QQ在空間內有一個個人信息頁面,配有動態簽名,還有時間線與日志可以分享你的動態。QQ還可以用來登錄各種游戲網絡。
麥克唐納提到了漂流瓶功能。你可以編輯一段文字然后放進漂流瓶扔到虛擬海洋中,之后一名隨機用戶就會拾到你的漂流瓶。微信則可以讓你尋找并與附近的人開啟聊天——如果你感到無聊了,你可以搖一搖手機,找到這個網絡平臺中和你一樣寂寞無聊的人一起聊天。這個功能在大學生中間更加流行,他們經常使用“搖一搖”功能來結交朋友。
麥克唐納說,與英國的社交媒體使用相比,小鎮居民的更新比較集中在家庭和朋友關系上,還常常伴有抒情式的圖片和文本內容——大概這也是他們保持鄉村團體核心價值觀的方式之一。
并且,麥克唐納還發現這些用戶一直在對他們接受和適應的技術進行試驗創新。比如,一位當地業主嘗試利用一種搜索功能來吸引消費者前往他的燒烤店,這樣,人們在搜索附近的人時,就可以發現他的餐廳。
麥克唐納還對QQ空間各種五彩繽紛的文化特征,以及那些生動的表情感到驚訝,“這種本土創造力著實讓人驚嘆”。所有這些都證明了中國互聯網的使用遠比人們所料想的更加多姿多彩。
便捷的移動支付
中國的技術發展也異常迅速,超出了麥克唐納的想象。從2014年他離開小鎮,中國互聯網的更多新功能已然出現——包括便捷的網絡支付。“你可以用網絡支付打車、訂外賣,或者支付電費賬單,或者購買火車票等等。”他說。
最近,麥克唐納在探究深圳外來打工者里的此種現象。這些外來打工者來自全國各地,在深圳的手機制造工廠里打工。“我們一路沿著街道走下來,幾乎每一家小店都支持網絡支付功能,你可以用網絡支付來買水或者可樂。”他說,顯然,網絡支付在中國的普及遠高于信用卡。
當然,這些公司也從他們的用戶身上收集到了大量數據。“很多西方人會想,‘我為什么要把個人信息透露給一家公司?”麥克唐納一位同樣在深圳研究這個項目的學生郭亞楠這樣說,但很多中國人對一個應用就能解決日常生活需求感到滿意。
這個改變著實有意思。麥克唐納認為我們剛好見證了一個革命的開始,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獲益匪淺:“我們以前總認為中國人就知道復制西方,但是當你看到微信、淘寶和阿里巴巴時,你就會大吃一驚,因為這些比我們在英國擁有的應用要豐富多彩得多——通過這些應用和互聯網,你幾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并且這一切井井有條地聯系在一起,使用起來超級方便。未來我們有太多需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摘自《看世界》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