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材料】
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一方面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另一方面也迫使我國加快調整和提高供給結構和水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結構。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中求進上升到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國經濟總體上已初步形成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據國家宏觀經濟研究機構統計,2016年,我國消費、就業和收入形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對經濟增長的托底作用比較穩定;基礎設施投資以較高增速增長,作為投資增長穩定器的作用趨向增強;房地產局部過熱的問題得到了初步控制,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結束下降趨勢,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制造業投資增速開始止降回升。實踐證明,確定穩中求進總基調是正確的,我國經濟發展成績再次表明:穩中求進的“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穩是為了求進,穩是大局,穩能夠為進奠定基礎、創造條件。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進的重點是深化改革開放和優化結構。中央提出,穩中求進在戰略上,我們要把握好穩和進的辯證關系;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確?!胺€”字當先,這個關鍵點就是結構優化。
【試題】
1.就你的理解,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應該在哪些方面“穩”呢?把答案寫在下面空格處,不超過100字。
2.材料指出,穩中求進戰術的關鍵點就是結構優化,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實現結構優化來確保“穩”呢?要求:指出優化方向,簡要闡明原因,不超過500字。
【答案要點】
第一問:
穩宏觀政策、穩經濟運行、穩消費增長、穩社會就業、穩市場物價、穩居民收入、穩社會穩定,穩房價、穩出口、穩匯率、穩金融、穩投資、穩預期。
第二問:
(1)從產業結構上優化,為“穩”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最根本的是產業結構失衡,特別是產業結構處于中低端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可以有力推動經濟穩步發展。(2)從技術結構上優化,為“穩”奠定更高水平的技術基礎。經濟發展質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技術創新,需要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潛在經濟增長率。(3)從制度結構上優化,為“穩”創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動力。制度是根本,是保障,是我國創造經濟發展“中國奇跡”的重要經驗,只有堅持完善和優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在較長的時間內實現穩步增長。(4)從經濟與自然結構上優化,為“穩”提供強有力的資源環境支撐。我國綠色發展的空間巨大,通過節能減排,可以在現有的資源環境條件下,確保經濟發展持續穩定。(5)從居民收入結構上優化,為“穩”創造更加和諧的社會條件。收入差距過大,出現兩極分化,就會導致經濟停滯,引發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只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調節機制,促進共同富裕,才能確保經濟發展得更好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