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鋒
摘要:在學校諸多關系中,師生關系是最重要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加強師生交往;樹立教師威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完成教師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師生關系 策略 師生觀 教師威信
教育教學是在良好師生關系的大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每個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新型師生關系具有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心理相容,教學相長的特點。
一、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師生觀就是教師是怎樣看待和認識教師和學生的。有什么樣的師生觀,就會有什么樣教育行為。只有在正確的師生觀指導下,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正確的師生觀,就是教師要正確的看待和認識教師和學生。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是教育者、領導者,又是服務者;學生是受教育者、被領導者,又是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要高度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好。另一方面,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他們又是不成熟的,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是離不開教師的扶持和引導的。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結合起來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也只有這樣,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建立起立。
二、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往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教育上巨大的不幸與失敗,其根源常常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可見,師生交往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中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深入到學生中間經常與學生交往,就不能產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親密情感。師生交往的過程,就是了解學生對各種事物感受的過程,老師對之表示同情或者加以引導,就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
師生之間的交往一般要經歷“接觸、親近、共鳴、信賴”四個步驟。只有這樣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才能建立起來。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全國優秀教師斯霞就比較善于與學生交往。就餐時,她和學生一樣帶著飯盒;午休時,在教室和學生躺在椅子上一起休息;演出時,她頭扎蝴蝶結和學生在舞臺上一起翩翩起舞;勞動時,她和學生一起揮汗如雨,樂此不疲。她不但是學生可愛可敬的師長,她同時又是學生可親可信的慈母。可見,在師生交往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才能構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一旦建立起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三、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威信
教師威信就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只有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教師的威望才能建立起來,進而樹立起教師威信。
為什么要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威信呢?教師是教育者,建立教師威信,對于形成正確的師生關系,建立正常學校秩序,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教師威信的樹立有多種手段和方法,只有那些在平等的基礎上通過正當手段建立起來的威信才更有吸引力和說服力,才更能得到廣大學生的擁護和歡迎。所以,真正的教師威信,不能依靠行政手段來建立,那樣只能增加學生的心理反抗,真正教師威信的建立首先依靠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還需要具有教師職業所要求的特殊性格,既具有童心、公正感和自制力。
如何樹立教師威信呢?教師威信的樹立,來自于教師的高尚人格、教師的廣博學識、以及教師職業所要求的特殊性格。有了高尚的人格,教師才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了廣博的學識,教師才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有了童心,教師才能了如指掌,與學生打成一片。有了公正感,教師才能一視同仁、因材施教。有了自制力,教師才能在各種復雜情況下,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建立教師威信還需要具有教師職業所要求的特殊性格,即具有童心、公正感和自制力。老師要建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有童心,即在教師心靈中保留有兒童心靈和世界。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兒童,從而獲得教育兒童的條件。教師要建立自己的威信,特別要堅持公正。教師公正就是要求教師對于不同相貌、性別、智力、個性,對于不同家庭社會背景、不同籍貫、不同親疏關系的學生,要一視同仁。公正是學生依賴老師的基礎。老師對待學生公正、平等、無私,不僅給學生道德心靈上以極其有益的影響,激勵他們追求真、善、美,而且大大有益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師要建立自己的威信,還要具有自制力。自制力就是要求教師懂得,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無論學生犯有多么明顯的錯誤,又多么無理,也無論學生如何“頂撞”或“冒犯”,作為一名老師,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角色,要堅持用理智戰勝情感。
只要我們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加強與學生的交往,并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威信,就一定能營建良好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