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蓉蓉
摘 要 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而工會作為企業內部重要的群眾組織,有得天獨厚的群眾基礎,最貼近職工群眾,最清楚職工群眾的所思所想,最具有吸引力和號召力,因此,企業工會組織必須在繁榮職工文化,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上發揮職能作用。
關鍵詞 企業 工會 文化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一、依托職工思想道德建設,搭建企業文化理念“講臺”
繁榮職工文化,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就是要注重對職工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引導,不斷強化職工思想道德,使職工對企業文化產生價值認同感與歸屬感,從而達到與企業核心文化理念協調統一的目的。工會應利用其號召力和組織力的優勢,搭建好企業文化理念宣灌的講臺,不斷開展形勢教育、企業規章制度和安全法規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活動,不斷優化企業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全面提升。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緊扣“五比五賽”、“安全文化”、“中國夢、勞動美”等主題,以勞動競賽、演講、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大賽、網絡、媒體等多種形式宣傳企業文化理念,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使之深入人心,根植于職工的沃土中,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面展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依托職工技能素質提高,搭建職工爭先創優“擂臺”
企業文化的實質是“人本文化”,繁榮職工文化,推進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文化變成生產力,企業的生產力在哪里?歸根到底,就是職工的職業技能。要繁榮職工文化,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必須把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做為關鍵點。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不斷在企業內部得到運用,這對職工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工會組織要堅持提升能力、以用為本、高端引領、整體推動,以面向全體職工崗位適應性培訓為基礎,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方向,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用好用活高技能人才為根本,深化培訓、練兵、競賽、晉級、激勵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培育企業工匠,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崗位適應性、新技術新知識、線上線下互動式培訓,提升職工的職業技能。
三、依托職工安全生產建設,搭建安全文化管理“平臺”
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效益,是工會組織對職工的根本維護。要不斷深化“安康杯”競賽等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建立公司、廠隊、班組三級競賽機制。創新活動形式,豐富宣傳渠道,通過安全微課、安全漫畫、安全技能大賽、職工代表安全培訓等形式,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增強勞動保護技能。健全勞動保護各項規章制度,夯實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活動,定期開展現場安全檢查,糾正生產作業中的不安全行為,真正做到安全生產常抓不懈。要通過組織職工學習安全規法律法和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知識,強化企業的安全基礎,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同時,加強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建設好隊伍,利用好陣地,定期開展以“查隱患、反三違、保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將競爭機制、獎勵機制、激勵機制全面應用于安全生產活動中,推進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設。
四、依托職工民主管理機制,搭建企業和諧文化“展臺”
工會的基本職能是深入基層,深入職工,掌握了解職工思想動向,傾聽職工的呼聲,解決職工困難,當好職工的貼心人,同時,對企業決策層起參謀作用,做上情下傳、下情上達的聯結紐帶。可以說,工會基本職能發揮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內部和諧穩定的大局。工會應在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企務公開等基本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要大力創新民主管理方式,全面拓寬職工民主管理的渠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地收集職工對企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對具有普遍性、全局性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反饋給企業領導,為科學決策建言獻策。同時,及時向廣大職工宣傳企業決策、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引導廣大職工共擔企業發展重任,同維企業穩定平安,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五、依托職工文化活動陣地,搭建職工快樂工作“舞臺”
文化興邦,文化強企。在企業發展中,工會組織要把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作為重要職責,以文化凝聚共識、激發激情,為實現強企夢提供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文體活動是推動職工文化在職工中生根開花的最好載體。工會作為群眾性的組織,要堅持正面引領,積極開展與企業改革發展緊密相關,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文化體育活動。突出正風化人,大力弘揚標兵文化,廣泛宣傳先進事跡,舉弘揚勞模精神,開展勞模建言獻策、勞模倡議書活動,發揮標兵引領作用,唱響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突出思想引領,家是小國,國是萬家,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養職工道德修養,傳播傳統文化,弘揚時代新風;突出知識育人,開展“企業·員工”讀書活動,引導廣大職工轉變思維、開闊視野,提升素質,實現職工與企業共成長的和諧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