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杰+李益鋒++鄧建平
摘 要:該文以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現代種植專業群重點建設內容、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的主要任務、實施途徑和主要成效等方面對現代種植專業群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校企共建“能力遞進”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為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現代種植專業群;課程體系;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1-0178-02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了以種子生產與經營為核心,涵蓋園藝技術、園林技術、休閑農業、農業生物技術、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等專業的現代種植專業群。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是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園藝技術專業是第一批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省級精品專業、省級特色專業,擁有省級教師認證培訓基地、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省級教學團隊。休閑農業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園林技術專業是省級精品專業;農業生物技術專業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專業群現有在校學生1479名。
1 現代種植專業群重點建設內容
對接糧油、果蔬、花木和休閑農業四大千億產業,直面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農業現代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等“三農”熱點,按照“植物生理、土壤肥料、病害蟲害”等基礎知識相通、“綠色防控、土壤耕作、智能控制”等專業技術相近、“肥料配方員、種子繁育員、生產技術員、植物保護員、園林綠化員”等農業生產一線崗位相關的原則,建立以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為核心,涵蓋園藝技術、園林技術、休閑農業、農業生物技術及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等專業的現代種植專業群。
2 課程體系與教學資源
2.1 主要任務 建成“基礎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選”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校企共建“基本技能+專項技能+拓展技能”能力遞進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按照湖南省名師空間課堂建設標準開發建設3門專業共享優質核心課程、18門專業特色的優質核心課程和4門拓展課程,開發國際化課程4門;依托湖南農業職教云平臺搭建能學能教的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六庫三頻道”數字化教學資源。
2.2 實施途徑
2.2.1 系統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 整合專業群內課程內容,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基于崗位實踐能力、特色鮮明、持續更新的現代種植“人文素質+專業共享+專業特色+專業拓展+頂崗實習”的模塊化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專業共享課程分為核心共享和基礎共享。核心共享課程主要有植物保護技術、現代耕作技術、種苗生產技術?;A共享主要有植物與植物生理、植物生產環境、農業昆蟲、植物病理。人文素質課程主要有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勢與政策、心理健康、體育與健康、公共英語、計算機基礎、應用數學、基礎化學、普通話、就業與創業等。專業拓展課程主要有生物有機肥生產與經營、生物農藥應用技術、種子質量跟蹤與溯源、種子生產智能化管理、糧油生產遠程診斷、糧油生產智能化管理、生態園區規劃設計、苗木生產智能化管理、休閑觀光電子商務、特色生產智能化管理等。專業特色課程主要有耕地治理與修復、土壤改良技術、測土配方技術、農業微生物工程、種子營銷與貿易、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技術、種子生產技術、糧油產品質量檢測、糧油產品安全檢測、綠色糧油生產技術、綠色糧油認證管理、園藝產品商品化處理、園藝標準園經營管理、綠色蔬菜生產技術、綠色水果生產技術、苗圃經營管理、園林植物造型技術、樹木栽培與養護、花卉生產技術、休閑農場經營管理、休閑項目策劃、農耕與節慶文化、植物特色生產技術等。現代種植技術崗位主要有土壤培肥、種子生產、糧油生產、果蔬生產、花木生產、特色生產等。
2.2.2 根據崗位實踐能力形成規律,校企共建“能力遞進”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學生認知和職業技能成長規律,按照“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專項技能+拓展技能”的邏輯線索,整合種植業崗位基本要求及綜合技能要求,引入國家高級植保員、農業技術指導員等職業標準,校企共建“能力遞進”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舅刭|訓練包括軍事訓練、體能訓練、英語口語訓練、語言表達訓練、禮儀訓練、人際交往訓練、計算機操作訓練、數學應用能力訓練、公文寫作訓練等?;炯寄苡柧毎ㄞr藥劑型及配置、病蟲草害防控、種植模式設計、耕作措施選配、種苗快速擴繁、植物識別、植物生理指標測定、昆蟲鑒別、植物病理分析、土壤分析、肥料配方等。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包括原種生產、大田用種生產、雜交種子生產、種子檢驗、種子加工貯藏等。園藝技術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包括園藝標準園規劃、果蔬安全生產、嫁接換種技藝、整形修剪技藝、商品化處理等。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包括綠色食品認證、綠色糧油生產、產地環境檢測、農產品安全檢測、農產品質量檢測等。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包括秸稈腐熱面擴繁、土壤養分檢測、測土配方、土壤重金屬檢測、生物有機肥生產等。園林技術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包括種苗繁育、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樹木移植、植物養護等。休閑農業專業專項技能訓練包括休閑園種植規劃、觀賞植物生產、特色生產規劃、節慶創意設計、室內植物養護等。拓展技能訓練包括家庭農場創業實踐、農產品網絡營銷創業實踐、新技術推廣實踐、智能化生產管理、質量跟蹤與溯源、新媒體營銷實踐、休閑園管理實踐等。
2.2.3 按照湖南省名師空間課堂建設標準,校企共同開發專業優質核心課程 以高產安全栽培、農藝農機結合、綠色環保、新品種、新技術為引領,融入最新種植行業技術規程、職業標準,按照湖南省名師空間課堂建設標準要求,校企共同開發《植物保護技術》《現代耕作技術》和《種苗生產技術》3門共享的優質核心專業課程,《種子生產技術》《種子檢驗技術》《種子營銷與貿易》《綠色水果生產技術》《綠色蔬菜生產技術》《園藝產品商品化處理》《花卉生產技術》《樹木栽培與養護》《園林植物造型技術》《測土配方技術》《土壤改良技術》《耕地治理與修復》《綠色食品認證管理》《綠色糧油生產技術》《糧油產品安全檢測》《植物特色生產技術》《休閑項目策劃》和《休閑農場經營管理》18門體現本專業特色的優質核心專業課程,其中建成省級名師空間課堂課程4門,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2本。響應“走出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開發《專業英語》《家庭農場經營與管理》《農業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和《新媒體營銷》4門拓展能力課程。
2.2.4 教學資源庫建設及學習方式創新 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Y源”的組織建構邏輯,對知識與技能進行解構與開發;滿足個性化需求,對素材按照“顆?!⒄n—專題或項目—學歷或培訓”的架構進行重構與集成。面向在校學生、企業員工、種植業愛好者,搭建能學輔教的“六庫三頻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以專業標準庫、職業信息庫、專業素材庫、測評試題庫為建設元件,根據培養、培訓的不同要求,集成課程資源庫和培訓資源庫。借助湖南農業職業教育云平臺和職教新干線網絡平臺,開辟學歷教育、社會培訓、種植竅門三個頻道,以網絡課堂、空間慕課等形式呈現。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全部核心課程教學實施線上與線下結合,系統自動對注冊用戶完成過程評價,教學評價由終結性評價向全過程評價轉變。
2.2.5 國際培訓課程開發 引進國際種子檢驗、美國有機農業標準,與隆平高科、泰谷生物合作,重點開發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秈型雜交水稻三系親本基礎種子生產技術》《秈型雜交水稻兩系親本原種生產技術》《雜交水稻生產技術》《生物有機肥生產技術》4門核心專業課程模塊,實施雙語教學。
3 主要成效
現代種植專業群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成為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范式。建成的專業核心課中6門達到國家級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標準、3門達到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標準、4門成為省級名師空間課堂課程。主編2本國家級規劃教材。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六庫三頻道”教學資源庫達到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標準,成為國內在校學生、基層農技干部、企業員工、種業愛好者學習、測試、繼續教育、在線交流中心。開發的4門國際培訓課程實現雙語教學。 (責編:張宏民)